内容简介 · · · · · ·
虽在俗世中奔波忙碌,心里却拒绝变成庸俗、麻木的人,总觉得生活应该是优雅的、鲜活的、免俗的,但又觉得很难达到。
其实,免俗不是要你脱离世俗社会,也不是要你不食人间烟火,只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体会美,就能领略免俗的趣味,拥有既世俗又免俗的生活态度。
《谈美》是中国美学泰斗朱光潜先生的巨著,全书共15个章节,围绕美的欣赏、美的本质、美的创造和人生的艺术化来书写。
作为一本美学入门书,《谈美》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朱光潜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阐释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将复杂的学术问题写得生动易懂,帮助读者构建出完整的美学图景。
作者简介 · · · · · ·
朱光潜(1897—1986)
字孟实,安徽桐城人。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谈美》《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谈修养》《谈文学》《悲剧心理学》。
主要译作:《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美学原理》。
目录 · · · · · ·
开场话 001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005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013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022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030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037
· · · · · · (更多)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005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013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022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030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037
· · · · · · (更多)
开场话 001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005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013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022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030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037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044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053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061
九 “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071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079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088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常遭与格律 097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未我”——创造与模仿 105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113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122
后记 133
附录
朱光潜谈美 136
西方哲学家谈美 153
· · · · · · (收起)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005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013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022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030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037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044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053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061
九 “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071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079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088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常遭与格律 097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未我”——创造与模仿 105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113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122
后记 133
附录
朱光潜谈美 136
西方哲学家谈美 15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距离较远了,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他们一看到瓜就想它是可以摘来吃的,一看到漂亮的女子就起性欲的冲动。他们完全是占有欲的奴隶。花长在园里何尝不可以供欣赏了他们却欢喜把它摘下来挂在自己的襟上或是插在自己的瓶里。 在许多民族的神话里面,伟大的人物都有母而无父,耶稣和孔子就是著例,耶稣是上帝授胎的,孔子之母祷于尼丘而生孔子。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 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0页 -
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而这种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谈”不出什么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附录 《谈美》序 朱自清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谈美"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城南 9.5
-
- 满江红:我们终于可以聊聊岳飞 9.3
-
- 生死手记 8.4
-
- 枕头仙人(全2册) 9.0
-
- 起舞弄清影 9.1
-
- 熊猫福宝 8.5
-
- 城外 7.7
-
- 从未走过的弯路 9.5
-
- DK动物双语词汇1000 9.5
谈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0 条 )



《朱光潜谈美》总结、书摘和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s:个人认为本书中对美的定义偏向于个人美感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来源的普遍规律。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我们见到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实用的态度以善... (展开)

《谈美》读后感 ——艺术与人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纵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这本书看完后,对人生与艺术,自己与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书中开篇就解释了谈美的原因,“要求人心净化...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9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0分 11128人读过
-
东方出版中心 (2016)9.2分 636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0)9.2分 5024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9.2分 216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4阅读书单 (乐多书苑)
- 书单|走着书店有个猫窝4.0(豆+红) (六安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谈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瓜瓜在读: 2024-05-13 11:30:52 安徽
中间有部分是轻学术的,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看,但是第十四、十五章很受用!!尤其是心理学的部分,大大缓解了我的内耗。
0 有用 一蓑烟雨 2024-03-11 07:59:30 河北
好书一本,发人深省
0 有用 自有我在 2024-03-20 19:38:16 江苏
这本书中还给我们提供了艺术和实际人生之间的距离;给我们提供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给我们分享了与美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中还收录了朱光潜对于西方美学大家的分析,而这些认识也是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根源,也可以帮助我们读者完成对于美学更为深入的洞察。
0 有用 拉拉修娅 2024-03-30 23:59:17 云南
大师的见解就是不一样,我们所看见的一切,所表达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心想让我们看到并表达的,那些景物,那些美本来并没有意义,因为我们的感情,所有的一切都被赋予了意义。
0 有用 知粥 2024-03-24 12:45:36 山东
这部小书便是帮助你走出这些迷路的。它让你将那些杂牌军队改编为正式军队;裁汰冗弱,补充械弹,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给你一简捷不绕弯的道路让你走上前去,不至于彷徨在大野里,也不至于彷徨在牛角尖里。 ——《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