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詹姆斯·华生 主编
/
詹姆斯·华生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麦当劳在东亚
原作名: Golden Arches East
译者: 祝鹏程
出版年: 2015-3
页数: 258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8141314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麦当劳在东亚
原作名: Golden Arches East
译者: 祝鹏程
出版年: 2015-3
页数: 258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814131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描述了麦当劳在东亚五大城市:台北、香港、北京、东京、首尔,如何融入当地文化的成功经验。在跨国经营的背后,麦当劳其实十分重视文化差异这件事。麦当劳董事长詹姆士·坎特洛普曾说过,麦当劳的目标是“尽可能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在各地积极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外,当日本人觉得正餐一定要吃饭才吃得饱,又想吃烧烤的料理时,东京的麦当劳就从善如流,开始卖咖哩饭和照烧猪肉堡。在香港人的认知中,笑脸迎人必有诈,麦当劳就调整当地员工教育训练的方式,不去强调麦当劳一贯的微笑式服务。总之,麦当劳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在经营方式上做调整。
金拱向东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华生,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晚清帝国和现代中国的丧葬仪礼》(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海外移民与中国家族世系》、(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Lineage)等书。
目录 · · · · · ·
前言__1
导言__10
第一章 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本土化
作为美国象征的汉堡__52
慢下来的快餐:适应与在地化__65
消费主义的兴起与麦当劳的成功__78
· · · · · · (更多)
导言__10
第一章 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本土化
作为美国象征的汉堡__52
慢下来的快餐:适应与在地化__65
消费主义的兴起与麦当劳的成功__78
· · · · · · (更多)
前言__1
导言__10
第一章 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本土化
作为美国象征的汉堡__52
慢下来的快餐:适应与在地化__65
消费主义的兴起与麦当劳的成功__78
结论:全球—本土联结下的金色拱门__84
第二章 麦当劳在香港:消费主义、饮食
变迁与儿童文化的兴起
跨国主义与快餐产业__91
外出就餐:一部消费社会史__92
观念分类:小吃vs 正餐__96
从异国风味到日常饮食:麦当劳的本土化__97
公共卫生与洁净__101
笑意味着什么?友善与公共服务__102
消费者的自我约束? __104
候餐和纸巾大战__106
抗争、环境保护和慈善事业__108
作为消费者的儿童__111
“麦当劳叔叔”和生日聚会的发明__114
作为青年中心的麦当劳__116
结论:麦当劳是谁的文化? __118
第三章 麦当劳在台北:汉堡、槟榔和身份认同
台湾的饮食与文化简史__121
麦当劳与台湾本地意识的崛起__124
槟榔__125
麦当劳在台湾:第一个十年__128
麦当劳和台湾的青年文化__131
作为庇护所的麦当劳:家以外的家__133
等待孩子的老祖母__135
躲避婆婆的媳妇__136
作为庙会集市的麦当劳__136
空间与时间:麦当劳里的生活方式__138
麦当劳与学校午餐__139
结论:全球化与本土化__142
第四章 麦当劳在首尔:
饮食选择、身份认同与民族主义
韩国麦当劳的发展简史__148
“本土”的麦当劳__150
麦当劳及其竞争者__151
创造麦当劳的市场__153
性别、空间和快餐的意义__155
消费、抗争和海外输入__159
大米与汉堡之争__162
韩国饮食中的共享文化与个人主义__164
结论__166
第五章 麦当劳在日本:改变中的行为与礼仪
麦当劳在日本__171
作为小吃的麦当劳__172
麦当劳为什么被视为小吃? __175
食物和共餐__178
被建构的美国文化__182
猫肉汉堡奇谈__183
麦当劳和餐桌礼仪的改变__185
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__189
附录 作为政治标靶的麦当劳:
20世纪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全球性的反全球化运动__193
作为政治标靶的麦当劳__196
为什么是麦当劳? __199
肥胖政治学__201
家庭革命:银发族的挑战__205
结论:作为政治象征的麦当劳__207
注释__210
索引__238
译后记__253
· · · · · · (收起)
导言__10
第一章 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本土化
作为美国象征的汉堡__52
慢下来的快餐:适应与在地化__65
消费主义的兴起与麦当劳的成功__78
结论:全球—本土联结下的金色拱门__84
第二章 麦当劳在香港:消费主义、饮食
变迁与儿童文化的兴起
跨国主义与快餐产业__91
外出就餐:一部消费社会史__92
观念分类:小吃vs 正餐__96
从异国风味到日常饮食:麦当劳的本土化__97
公共卫生与洁净__101
笑意味着什么?友善与公共服务__102
消费者的自我约束? __104
候餐和纸巾大战__106
抗争、环境保护和慈善事业__108
作为消费者的儿童__111
“麦当劳叔叔”和生日聚会的发明__114
作为青年中心的麦当劳__116
结论:麦当劳是谁的文化? __118
第三章 麦当劳在台北:汉堡、槟榔和身份认同
台湾的饮食与文化简史__121
麦当劳与台湾本地意识的崛起__124
槟榔__125
麦当劳在台湾:第一个十年__128
麦当劳和台湾的青年文化__131
作为庇护所的麦当劳:家以外的家__133
等待孩子的老祖母__135
躲避婆婆的媳妇__136
作为庙会集市的麦当劳__136
空间与时间:麦当劳里的生活方式__138
麦当劳与学校午餐__139
结论:全球化与本土化__142
第四章 麦当劳在首尔:
饮食选择、身份认同与民族主义
韩国麦当劳的发展简史__148
“本土”的麦当劳__150
麦当劳及其竞争者__151
创造麦当劳的市场__153
性别、空间和快餐的意义__155
消费、抗争和海外输入__159
大米与汉堡之争__162
韩国饮食中的共享文化与个人主义__164
结论__166
第五章 麦当劳在日本:改变中的行为与礼仪
麦当劳在日本__171
作为小吃的麦当劳__172
麦当劳为什么被视为小吃? __175
食物和共餐__178
被建构的美国文化__182
猫肉汉堡奇谈__183
麦当劳和餐桌礼仪的改变__185
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__189
附录 作为政治标靶的麦当劳:
20世纪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全球性的反全球化运动__193
作为政治标靶的麦当劳__196
为什么是麦当劳? __199
肥胖政治学__201
家庭革命:银发族的挑战__205
结论:作为政治象征的麦当劳__207
注释__210
索引__238
译后记__25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显而易见,如果不去迎合儿童、青年等新一代消费者,麦当劳不可能在东亚取得成功。公司在培养青少年市场,制作针对儿童的广告上投入甚多。生日聚会成为关键的策略:在麦当劳出现以前,东亚人并不重视生日(对于传统的香港人而言,阴历生日主要用于成年后的仪式场合,如结婚前男女双方的“合八字”等),给孩子办生日宴会也并不多见。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业通过广告,把有蜡烛、蛋糕的西式生日聚会推广给了东亚大众,使其在年轻人之间风靡起来。此外,麦当劳还发明了一系列本土化的做法来迎合青少年,如在北京的餐厅不仅有传统的“麦当劳叔叔”,还配有“麦当劳阿姨”,她的任务是招待儿童和主持聚会。在台北与香港,麦当劳提供特殊的聚会服装,给参加者们准备特殊的礼物与玩具,服务员还会带领孩子唱唱跳跳。这些形式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有机组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言__10 -
生日聚会成为关键的策略:在麦当劳出现以前,东亚人并不重视生日,给孩子办生日宴会也并不多见。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业通过广告,把有蜡烛、蛋糕的西式生日聚会推广给了东亚大众,使其在年轻人之间风靡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金拱向东"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金拱向东"的人也喜欢 · · · · · ·
金拱向东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孩子与小吃——麦当劳在东亚的生存之道
匆匆读完导论,北京章和香港章。 麦当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在很多文化研究者看来,即意味着一种文化霸权。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尤其对于小时候就接触到麦的人群来说,他们早就将麦当劳当做社区的一部分。麦当劳在东亚地区广泛介绍当然与他的美国文化符号有关 ,许多成年人...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7.3分 52人读过
-
早安財經文化 (2007)7.3分 34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7.0分 24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5 (ICE CHAN)
- 我评过的 (辄馨)
- 城市书籍推荐2 (到里斯本看海)
- 食物世界史 (王小麦)
- 启真馆2015年新书 (北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拱向东的评论:
feed: rss 2.0
40 有用 李定国两蹶名王 2017-10-17 18:47:08
几年前去北京,深夜在雍和宫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走了快一公里吧,死一般的沉寂,真是害怕突然有个强人剪径出来劫掠……急急行走,路口有家麦当劳,感觉终于安全啦!
4 有用 萧湘 2015-05-16 22:19:43
美式现代化的橱窗与东亚经济起飞相逢的甜蜜故事,抚今追昔,真是不须上溯康乾世,回首同光已惘然。
16 有用 时间之葬 2018-05-20 14:05:47
本书的研究视角其实相当有趣,可惜的是不同章节的内容多有重叠之处,也并未做更深一层的挖掘。研究的数据和对象都是90年代中叶,如果有最新的数据与现象作为依托来进行分析,应该会更有趣味。越来越日常的M记能提供的思考,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
5 有用 riye 2020-10-13 23:28:14
好看。闫云翔写北京,华琛写香港和导论、附录,吴燕和写台湾,大贯惠美子写日本,朴相美写韩国,祝译得也非常顺。东亚世界的小孩子们开始过生日一定程度上是麦当劳推动的,这倒是之前没意识到的。
12 有用 熊阿姨 2017-12-09 16:54:01
越看越一般,只有开篇闫云翔的观察全面且足够细致,详细写麦当劳如何给小学生过生日,怎样塑造卫生、美国现代化的企业形象、怎么吸引年轻雅痞族,都有自己搜集的数据和案例做支撑,所以生动深刻。后面作者写麦当劳与台湾的槟榔、韩国的大米的比较本来是非常有趣的话题,泛泛讨论一下就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