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地利]
奥托·魏宁格
/
Otto Weininger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原作名: Sex and Character: An Investiga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译者: 肖聿
出版年: 2006-9
页数: 383
定价: 33.0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西翎译丛
ISBN: 9787500456094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原作名: Sex and Character: An Investiga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译者: 肖聿
出版年: 2006-9
页数: 383
定价: 33.0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西翎译丛
ISBN: 9787500456094
内容简介 · · · · · ·
《性与性格》是奥地利犹太裔哲学家奥托·魏宁格23岁时发表的著作,也是他生前发表的惟一著作。一百年来,《性与性格》一直在被研究和争论。人们对它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或舵拍案喝彩,或对它口诛笔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不同于一般的性心理学专著,更不是坊间常见的那种打着性学旗号的庸俗读物。它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传统的探讨。
性与性格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是奥地利犹太裔哲学家奥托·魏宁格23岁时发表的著作,也是他生前发表的惟一著作。一百年来,《性与性格》一直在被研究和争论。人们对它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或舵拍案喝彩,或对它口诛笔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不同于一般的性心理学专著,更不是坊间常见的那种打着性学旗号的庸俗读物。它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传统的探讨。本书的思想维度如此深广,却出自一个如此年轻的哲学家,实属罕见。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言
德文版序言
原序
第一部分(预备部分)性的复杂性
绪论
第一章 “雄性”与“雌性”
第二章 雄性原生质与雌性原生质
第三章 性吸引力的规律
第四章 同性恋与男色
第五章 性格学与体型学
第六章 解放了的女人
第二部分(主要部分)性的类型
第一章 男人和女人
第二章 男女的性欲
第三章 男女的意识
第四章 才能与天才
第五章 才能与记忆
第六章 记忆、逻辑与伦理
第七章 逻辑、伦理与自我
第八章 “我”的问题与天才
第九章 两性的心理
第十章 母性与卖淫
第十一章 爱欲与审美
第十二章 女人的天性及女人在宇宙中的意义
第十三章 犹太教
第十四章 女性与人类
· · · · · · (收起)
德文版序言
原序
第一部分(预备部分)性的复杂性
绪论
第一章 “雄性”与“雌性”
第二章 雄性原生质与雌性原生质
第三章 性吸引力的规律
第四章 同性恋与男色
第五章 性格学与体型学
第六章 解放了的女人
第二部分(主要部分)性的类型
第一章 男人和女人
第二章 男女的性欲
第三章 男女的意识
第四章 才能与天才
第五章 才能与记忆
第六章 记忆、逻辑与伦理
第七章 逻辑、伦理与自我
第八章 “我”的问题与天才
第九章 两性的心理
第十章 母性与卖淫
第十一章 爱欲与审美
第十二章 女人的天性及女人在宇宙中的意义
第十三章 犹太教
第十四章 女性与人类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若是看看天才者的情况,我们便会看到:天才者的爱情频频始于自我愧疚、自我羞辱和自我克制。他爱上的女人的道德似乎产生了变化,仿佛开始了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即使她的恋人从未和她说过话,或者只不过是曾在远处看见过她几次。因此,这个过程的来源不可能是那个对象,那个对象常常会是一个卖黄油面包的姑娘,一个感觉迟钝的蠢货,更经常会是一个漂亮的风骚女子,谁都看不到她恋人赋予她的那些无比美好的性格,唯有她恋人才看得到。谁能相信这个被爱者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呢?事实上,她唤起的那些激情,难道不是比她真正能激发的强烈不知多少倍么? 恋爱中的男人爱的只是他的自我。不是爱他那个经验性的自我,不是爱他自己的种种弱点和粗鄙之处,不是爱他自己的失败和渺小,而是爱他渴望成为的那一切,爱他应当成为的那一切,也就是他最真实、最深刻、可被认知的本性,它摆脱了一切羁绊和必然限制,摆脱了人世间的一切污点。 由于肉体的实际存在,他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且为感觉所桎梏。无论他多么深入地观察自己,都会发现自己深受伤害、浑身污点,却全然看不到自己所寻找的那个毫无瑕疵的形象。尽管如此,他最大的渴望还是实现他那个理想,即找到他真正的、更高尚的自我。因为他无法在自身找到这个真正的自我,所以不得不在自身之外去寻找它。他把自己的理想,即一种具备绝对价值的存在的理想,一种无法在自身找到的理想,投射到了另一个人身上。这个举动(也唯有这个举动)只能是爱情以及爱情的意义,而不可能是其他东西。唯有做了错事并意识到了这一点的人才会去爱,因此,孩子就绝不会去爱。这完全是由于爱代表着一切渴望中最高的、最遥不可及的愿望,因为它无法在现实经验中被实现,因而必定始终是一个理念。爱的理想存在于另外某个人身上,并且仍与施爱者保持着一定距离,正因如此,这个理想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恰恰是由于这种状况,爱情才会联系到唤醒净化的欲望,才会联系到竭力达到一种纯精神目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6页 -
恋爱中的男人爱的只是他的自我。不是爱他那个经验性的自我,不是爱他自己的种种弱点和粗鄙之处,不是爱他自己的失败和渺小,而是爱他渴望成为的那一切,爱他应当成为的那一切,也就是他最真实、最深刻、可被认知的本性,它摆脱了一切羁绊和必然限制,摆脱了人世间的一切污点。 由于肉体的实际存在,他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且为感觉所桎梏。无论他多么深入地观察自己,都会发现自己深受伤害、浑身污点,却全然看不到自己所寻找的那个毫无瑕疵的形象。尽管如此,他最大的渴望还是实现他那个理想,即找到他真正的、更髙尚的自我。因为他无法在自身找到这个真正的自我,所以不得不在自身之外去寻找它。他把自己的理想,即一种具备绝对价值的存在的理想,一种无法在自身找到的理想,投射到了另一个人身上。这个举动(也惟有这个举动)只能是爱情以及爱情的意义,而不可能是其他东西。惟有做了错事并且意识到了这一点的人才会去爱,因此,孩子就绝不会去爱。这完全是由于爱代表着一切渴望中最高的、最不可企及的愿望,因为它无法在现实经验中被实现,因而必定始终是一个理念。爱的理想存在于另外某个人身上,并且仍与施爱者保持着一定距离;正因如此,这个理想便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恰恰是由于这种状况,爱情才会联系到唤醒净化的欲望,才会联系到竭力达到一种纯精神目标,才不会被与被爱者的肉体结合所站污。惟有如此,爱情才是意志竭力达到至善的最髙尚、最强大的努力。惟有如此,爱情才能将人的真正存在置于身体与精神、感觉与道德本性、神与野兽之间的位置上。惟有产生了这样的爱情,一个人才能找到自我。因此,我们便可以说:很多人惟有在爱的时候才会理解自己个性和对方个性的存在;而对两个恋人来说,“我”和“你”才会变得不仅仅是代词,而是具有更丰富的意义。我们还可以说:惟有如此相爱的人,他们名字才会在其爱情故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毫无疑问,正是通过爱情,很多人才第一次了解了自己的真正本性,才相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西翎译丛(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休谟散文集》《笑的研究》
。
喜欢读"性与性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性与性格"的人也喜欢 · · · · · ·
性与性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性与性格 与 董明珠 | 来自大包酥智术士 | 2 回应 | 2021-05-10 23:37:09 |
嘿嘿,我是跳着看得,我想问下所谓心灵生活的连续... | 来自Sapphire 曦 | 2021-05-08 10:30:25 | |
作者极端仇视女人 | 来自小北 | 3 回应 | 2021-04-14 08:49:25 |
本人跪求"性与性格"中文电子版!! | 来自James | 1 回应 | 2021-02-23 16:17:38 |
女权运动终究是一场难圆的梦 | 来自tang | 5 回应 | 2020-08-02 15:40:1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译林出版社 (2011)8.3分 681人读过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7)7.3分 352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8.4分 5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女性主义标准文本 (海鹰)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自如书系【心理视角】 (一合)
- 拉康精神分析事务所的架上读物 (情绪请稳定)
- 愿主使他们的灵魂得享安息----作家非正常死亡录II (R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性与性格的评论:
feed: rss 2.0
39 有用 旁骛 2016-10-17 02:41:39
偏激,但是敏锐。若是不加分辨就给作者扣上“直男癌”的帽子,似乎懒惰了些。一个绝对政治正确的世界是很无趣的,有意思的往往是偏见。(这话本不必说,算为一星鸣不平吧。)以下是阅读感受:作为一位女性,我在阅读的数个瞬间里体会到了被看透、戳穿的震撼和羞愧。
18 有用 Mia 2015-03-18 23:55:04
前几篇关于爱情和天才的言论还是比较新颖的,但后面的90%的内容都不断在重复“女人只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这个观点,狂妄自傲让人厌烦,这本书不读为好。
12 有用 在野主义 2018-03-16 10:39:15
本书在给结论前也给出了论证过程,让我们得以看见如此多的漏洞,把意淫当做真理,时而经验主义,时而本质论,把生物现象目的化,把人造的神话当做历史论据,再加上他趋向极端的狂热气质,写完后自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按他的逻辑想下去,本质不是为了高尚的人生,没有达到高尚的可能。他让男人在行为上尊重女人,在情感上蔑视她们。他推崇绝对的天才,绝对意义上的男性气质,而对女人、黑人、犹太人等妄下的结论,都是来自同一种本... 本书在给结论前也给出了论证过程,让我们得以看见如此多的漏洞,把意淫当做真理,时而经验主义,时而本质论,把生物现象目的化,把人造的神话当做历史论据,再加上他趋向极端的狂热气质,写完后自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按他的逻辑想下去,本质不是为了高尚的人生,没有达到高尚的可能。他让男人在行为上尊重女人,在情感上蔑视她们。他推崇绝对的天才,绝对意义上的男性气质,而对女人、黑人、犹太人等妄下的结论,都是来自同一种本质二分法。不是所有绝对论断句都配称为真知灼见。因为已经读过了后来波伏娃对他某些观点的反驳,看到所谓“最卑劣的男性也比最杰出的女性高级”的话并不会愤怒,只是越发感到逻辑学的深刻重要性,否则脑海里那些脱轨的高速列车可能会载着你一路直冲下地狱。三星,给这本已过时的反面教材曾起过的历史作用 (展开)
8 有用 阿桔 2016-10-13 15:38:01
一本直男入门手册
24 有用 momo 2015-05-20 12:57:51
这个世界不仅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就连女性也对自我有偏见,还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