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莫言的最新长篇小说。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蛙的创作者
· · · · · ·
-
莫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 《透明的红萝卜》、 《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
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l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内外奖项。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小说由...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 《透明的红萝卜》、 《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
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l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内外奖项。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本书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
目录 · · · · · ·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真正的长篇小说,知音难觅,但知音难觅是正常的。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没有必要像鬣狗一样结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滚地交配着,血水浩荡地生产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姑姑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是陈鼻。为此姑姑曾表示过遗憾。她说她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本应该是革命的后代,没想到却接生了一个地主的狗崽子。但当时为了打开局面,为了革掉旧法接生的命,姑姑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 姑姑得到艾莲即将生产的消息,骑着那时还很罕见的自行车,背着药箱子,飞一般窜回来。从乡卫生所到我们村十里路,姑姑只用了十分钟。当时村支书袁脸的老婆正在胶河边洗衣裳,她亲眼看到姑姑从那座狭窄的小石桥上飞驰而过。一条正在小桥上玩耍的狗惊慌失措,一头栽到河里。 姑姑手提药箱冲进艾莲居住的那两间厢房时,村里的“老娘婆”田桂花已经在那里了。这是个尖嘴缩腮的老女人,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现在早已化为泥土,阿弥陀佛!田桂花属积极干预一派,姑姑进门后,看到她正骑跨在艾莲身上,卖力地挤压艾莲高高隆起的腹部。这老婆子患有慢性气管炎,她咻咻地喘息声与产妇杀猪般的嚎叫声混杂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英勇悲壮的氛围。地主陈额,跪在墙角,脑袋像磕头虫般一下一下地碰撞着墙壁,嘴里念叨着一些含混不清的话语。 我多次去过陈鼻的家,熟知他家的结构。那是两间朝西开门的厢房,房檐低矮,房间狭小。一进门就是锅灶,锅灶后是一堵二尺高的间壁墙,墙后就是土炕。姑姑一进门就可看到炕上的情景。姑姑看到了炕上的情景就感到怒不可遏,用她自己的话说叫做“火冒三丈”。她扔下药箱,一个箭步冲上去,左手抓住那老婆子的左臂,右手抓住老婆子的右肩,用力往右后方一别,就把老婆子甩在了炕下。老婆子头碰在尿罐上,尿流满地,屋子里弥漫着臊气。老婆子头破了,流出了暗黑的血。其实她的伤也没有多重,但她尖声嚎叫,十分夸张。一般人听到这样的哭声就会吓晕,但姑姑不怕,姑姑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姑姑站在炕前,戴上橡胶手套,严肃地对艾莲说:你不要哭,也不要嚎,因为哭嚎无济于事。你如果想活,就听我的命令,我让你怎么着,你就怎么着。艾莲被姑姑震住了,她当然知道姑姑的光荣出身和传奇经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姑姑第一次接生孩子(莫言写得很有意思,笑死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蛙"的人也喜欢 · · · · · ·
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06 条 )



莫言小说《蛙》里,姑姑说知道的关于日本人的秘密是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杉谷义人其实是姑姑的弟弟。大奶奶被日本兵抓走时已经怀孕,因为之前大爷爷要回部队时家人要大爷爷给姑姑留下个弟弟再走,可以合理推测大奶奶在日本军营中生下了杉谷,之后杉谷被驻守平度城的日本军官收养。后文中姑姑和杉谷“一见如故”、“杉谷义人”的“义人”(义子)等细... (展开)
论坛 · · · · · ·
为啥好多人都在谈论精神问题啊 | 来自Donnie Darko | 2023-06-05 18:43:46 | |
小跑的儿子到底是谁生的? | 来自米克米粒 | 25 回应 | 2023-06-05 18:40:27 |
现在豆瓣评分7.6 才拿诺贝尔 估计会升到9 | 来自Rap2rap | 5 回应 | 2023-05-19 09:45:05 |
最后的话剧有些看不下去 | 来自zoe | 11 回应 | 2022-11-12 09:52:26 |
不喜欢《蛙》的几个原因。 | 来自万 | 25 回应 | 2022-06-05 16:46:2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3 )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8.9分 33520人读过
-
Viking (2015)暂无评分 18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8.5分 25082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2)8.3分 812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看之前以为很枯燥,结果一看却欲罢不能的书 (苏珊酱)
- 书海无涯 (佾云)
- 冯唐与阿乙提到的书 (不鸟万阿润)
- 茅盾文学奖 (Li)
- ♥ 德芭与彩虹书店 ② ♥ (猫糊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蛙的评论:
feed: rss 2.0
38 有用 youmei 2015-05-22 13:00:14
蝌蚪说剧本里要易名,高密东北乡易作马孔多,可是马孔多是虚构的、高密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称这种小说,作魔幻现实主义,读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历史的荒诞,可是合上书本我猛地想起,这样荒诞的历史如今还在进行,这才是最可怕的。(未完见回复)
112 有用 小标点儿 2012-08-24 20:04:21
计划生育、代孕,这样的题材,该比现在写得好,特别当失独之痛成为无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反省实有必要。书信体和剧本太随意以至拙劣,魔幻也不能老老当借口,语言风格一如继往写着写着就high了收不住了,中间还好。姑姑本身即是合情与合理的挣扎,“中国人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控制了人口暴增的局面”。
338 有用 功夫熊猫小碗熊 2013-08-25 10:55:02
值不值某奖另说,此书的设置和处理超越了大多数中国作家处理乡村题材时的沉重现实笔法和无奈感,而指向了后现代式的解构、狂欢、荒诞和黑色幽默(虽然每个都似乎不够深入),是较时髦的写法,有潜力改编为电影佳作。莫言把握文字、调动意象、杂糅元素、构造场面感的能力甚强,全书仿佛一台大戏,以淳朴又带愚昧的乡村为平台,上演计划生育的高压与无奈—民间风俗、历史、人际关系和迷信仪式—姑姑从接生到计生再回到接生的人生波折... 值不值某奖另说,此书的设置和处理超越了大多数中国作家处理乡村题材时的沉重现实笔法和无奈感,而指向了后现代式的解构、狂欢、荒诞和黑色幽默(虽然每个都似乎不够深入),是较时髦的写法,有潜力改编为电影佳作。莫言把握文字、调动意象、杂糅元素、构造场面感的能力甚强,全书仿佛一台大戏,以淳朴又带愚昧的乡村为平台,上演计划生育的高压与无奈—民间风俗、历史、人际关系和迷信仪式—姑姑从接生到计生再回到接生的人生波折—主角蝌蚪的情感故事这四重奏,点缀以光怪陆离的魔幻场景和比附,最后以支离破碎的话剧、不伦不类的谎言和赎罪收场,对象则是有文化有赎罪感、作为侵华日军军官后代的日本作家(恰是一个让书中人带有复杂情感的诉说对象)。不过其他元素略有些喧宾夺主,故一般读者可能难以把握其反思力度和晦涩语言下的责问主题。 (展开)
25 有用 森雲 2018-04-26 14:45:14
就像马尔克斯说我的作品只是写实,而在外人看来都是魔幻。这片大地上的无数事件又何尝不是如此
14 有用 蜉蝣 2014-06-14 21:55:05
真是乡土文学啊!跻身于八通线单手举kindle的我实在再没法容忍这种土气。 发自内心的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