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如何治国?如何做人?
孔子说:仁。
孟子说:义。
墨子说:公平正义。
杨朱说:我一毛不拔。
庄子说: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荀子说: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发图强。
韩非子说:仁和人都是靠不住的,霸道才是真王道!
人性善还是恶?王要仁慈还是法治?社会公平能够实现吗?
儒、道、墨、法,先秦诸子三百年大辩论,请看中华民族群星璀璨的时代!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的创作者
· · · · · ·
-
易中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易中天
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明星学者、公共知识分子。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
天子剑
孔子的遗志
儒家的药方
墨子:不要仁爱要兼爱
庄子:不救才有救
韩非:治国还须庶人剑
第二章 哪个社会好
为了正义,为了公平
墨家社会主义
两种“无政府”
无为的专制
平等导致了独裁
儒家小康社会
第三章 君权、民权,人权
国王培训班
无民权,就革命
守住你的王冠
人治出特务
一毛不拔错了吗
人权宣言
第四章 活着为什么
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要做就做大丈夫
为行义,活见鬼
天命与使命
没用才好
若为自由故
第五章 生存之道
弱者生存
兵道与兵法
两种活法两种道
中庸与反调
君子当自强
死期就在眼前
第六章 制度与人性
人是靠不住的
孟子:人性向善
荀子:善能胜恶
韩非:人性本恶
德治还是法治
没有结论的争鸣
后记 能做河伯也不错
· · · · · · (收起)
天子剑
孔子的遗志
儒家的药方
墨子:不要仁爱要兼爱
庄子:不救才有救
韩非:治国还须庶人剑
第二章 哪个社会好
为了正义,为了公平
墨家社会主义
两种“无政府”
无为的专制
平等导致了独裁
儒家小康社会
第三章 君权、民权,人权
国王培训班
无民权,就革命
守住你的王冠
人治出特务
一毛不拔错了吗
人权宣言
第四章 活着为什么
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要做就做大丈夫
为行义,活见鬼
天命与使命
没用才好
若为自由故
第五章 生存之道
弱者生存
兵道与兵法
两种活法两种道
中庸与反调
君子当自强
死期就在眼前
第六章 制度与人性
人是靠不住的
孟子:人性向善
荀子:善能胜恶
韩非:人性本恶
德治还是法治
没有结论的争鸣
后记 能做河伯也不错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 “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因此,别把小民不当人。 或者说,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个人的权利。 没错,相对于国家和天下,个人或许有如毫毛。然而毫毛也是命,小民也是人。谁要把我等小民不当回事,随随便便就拔了,对不起,不干! 这就是一毛不拔的意义。 但,如果拔一根毫毛就能拯救天下,也不干吗? 当然干。 只不过,得问清楚三个问题。 首先,拔一毛真能救天下吗?好像不能,因为“世固非一毛之所济”。既然不能,为什么要拔? 其次,谁来拔?如果是自己,那叫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应该尊敬。如果是别人,是集体,是国家,是公权力部门,那就要问他们凭什么? 这个问题不能不问。要知道,国家权力是全体公民让渡的。公民让渡权利之总和,即国家权力。那么请问,我们让渡了生命权吗?没有。除去法定必须缴纳的税款,让渡了其他财产权吗?也没有。 那么请问,凭什么拔我们的毛? 当然,军人、刑警、消防队员等等,是让渡了生命权的。参军入伍,即是签订让渡协议。但他们没有让渡财产权。他们的生命,也不是用来挥霍的。 这就必须问第三个问题:拔下毫毛干什么? 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用于满足大小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这是一种剥削,甚至掠夺。只不过,这种剥削和掠夺打着“大公无私,利国利民”的旗号。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则不过圈套和陷阱:先哄骗我们献出毫毛,再哄骗我们献出肢体,最后哄骗我们献出生命。 因此,对付的办法,就是干脆把话说到底:别说要我的命,就算只要一根毫毛,也不给! 也许,这就是杨朱他们寥寥数语背后的思想逻辑。 这样看,一毛不拔有错吗? 没错。 于是杨朱的思想,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权宣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毛不拔错了吗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易中天中华史(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易中天中华史》
等
。
喜欢读"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的人也喜欢 · · · · ·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百家争鸣之摘要之摘要
春秋战国之复杂,易老师写了三卷。 一写精神,二写历史,三写文化。 六卷读罢,这套书对强迫症的友好可以确诊,每卷六章,每章六节,极其规整。易老师用他所说“填格子”手法,看来是先搭框架,再填内容,高质量完成了前五卷写作。但到了第六卷,这手法似乎是不那么灵了。 不灵...
(展开)

人性向善还是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谈人性就应该谈论人的社会性,而不是人的自然性。这应该没有争论,他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如果只讨论自然性,那么人跟其他动物没有区别。 这是孟子极力反对的,他认为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几希”,可正因为这一点点差别,人才是人。...
(展开)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果麦书架 (果麦文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三人行读书会读书记录 (李参)
- 易中天中華史 (Cadenza)
- 收割2014 (patto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巴喆 2019-09-15 18:29:45
写法颇为通俗,大道理大白话,表述的很接地气。做人还是最羡慕庄子,国家层面至今还是德法兼治,缺一不可。那个时代的诸子百家,塑造了整个中华文明的思想框架,影响至今,波及全球。后世俊杰只能修修补补,也无法脱离此框,终也无大建树。后来的就靠西方来解放了。8
1 有用 留白 2024-05-21 08:44:19 广东
这一章也可以叫奠基者,因为后续的种种思想,大多逃不出百家争鸣里面的
8 有用 昵称 2015-01-07 14:56:35
2014第49书。《百家争鸣》。刚看完,等于重温了中国哲学简史。理论、制度、道路,三个自信似可归于一个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根源就在诸子百家。此后2000多年,中国人怎么想怎么做,都木跳出先秦诸子画定的圈子,这个圈子辐射到了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后来又影响到欧洲。有了这个打底,偶们走到哪,都是中国人。
1 有用 思想的沙漠 2023-11-06 10:18:35 浙江
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讲天道,就是要回到太古;讲帝道,就是要回到尧舜;讲王道,就是要回到商周。讲霸道,才能走向秦汉。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的弟子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也不意外。这个学生就是韩非。
0 有用 黑花花 2015-12-24 17:43:57
通俗易懂,我这种学渣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