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 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许倬云
“华夏/中国”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个历史在给现在的历史学家出难题。许先生的笔下,是一部大历史,有“截断众流”的大判断。我相信,许先生无疑深感现实世界的刺激,他担心的是,在世界文明存在(Being)和变化(Becoming)之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
—葛兆光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
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 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许倬云
“华夏/中国”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个历史在给现在的历史学家出难题。许先生的笔下,是一部大历史,有“截断众流”的大判断。我相信,许先生无疑深感现实世界的刺激,他担心的是,在世界文明存在(Being)和变化(Becoming)之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
—葛兆光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说中国的创作者
· · · · · ·
-
许倬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以及《历史大脉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
目录 · · · · · ·
绪 论 在全球化的时代审察自己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族群的分合
第二章 夏商周:核心的形成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
第四章 天下帝国:关键性的秦汉时代
· · · · · · (更多)
绪 论 在全球化的时代审察自己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族群的分合
第二章 夏商周:核心的形成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
第四章 天下帝国:关键性的秦汉时代
第五章 秦汉时代的扩张
第六章 天下国家模式的衰坏
第七章 隋唐的天下国家
第八章 宋、辽、金和西夏的时代
第九章 金、元时代的外族征服
第十章 明代:专制皇权(上)
第十一章 明代:专制皇权(下)
第十二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上)
第十三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下)
第十四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上)
第十五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下)
附录
《说中国》·解说(葛兆光)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皇朝,向来以汉、唐为最重要的时代。假如借用佛家“成、住、坏、空”的说法:汉代是充实华夏,完成“中国”本体的“成”;唐代则是取精用宏、开展性的“大成”。人类历史上,许多地区都有过“盛世”,往往在极盛巅峰开始下降。在此以后,又往往有一段过程,该一复杂系统逐渐固定、僵化,而逐渐衰败。唐代的巅峰是在玄宗开元年间,天宝以后,安史乱起,唐代逐渐过了升降交点。根据佛家所谓“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唐代的“大成”之后,应是“住”的阶段:巅峰在此,下坡也在此开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七章 隋唐的天下国家…………122 -
相对言之,蒙元是征服者,以武力压制中国人,乃是弱肉强食难免的现象。朱明以驱逐胡人为口号,应以同胞对待中国百姓。可是,太祖杀伐立威,又将专制极权制度化,有明一代始终未曾改革。更可悲者,满清入主中原,沿袭明代制度,再加上征服王朝的武力镇压,于是中国人生活在专制极权的统治下长达六七个世纪之久。这一长期的压迫,斲丧中国人的自由,扭曲中国人的人权,对中国民族性造成的伤害,至深至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说中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说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说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 更多书评 80篇
论坛 · · · · · ·
这本好像被全网下架了 | 来自伯努利的骰子 | 3 回应 | 2024-05-29 15:58:51 |
关于"渤海冲积平原"和五帝部族的提问 | 来自Skylet | 2 回应 | 2022-11-24 19:41:01 |
与《万古江河》有何区别? | 来自晴夜风 | 2 回应 | 2015-12-28 15:51:24 |
定价太太太太太贵! | 来自笑望江湖 | 3 回应 | 2015-08-27 20:04:5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遠見天下文化 (2015)6.9分 34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21)9.2分 180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24)8.9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理想国 书香2015 (理想国imaginist)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5年购书目录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说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71 有用 南山 2015-05-19 14:41:18
“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试,而成其久。”
31 有用 韧勉 2015-09-27 18:52:27
许倬云版“中国大历史”,适合大众阅读,可以看出虽然许倬云先生年龄不小,但是紧跟学术潮流,叙述中国通史概况中运用了诸多全球史视野、考古学前沿、语言学前沿的论点来阐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振兴,适合大众。业内而言,新意不多。
11 有用 任丘 2020-08-05 12:31:09
到底何为中国,何为华夏,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是把王朝史用统一的眼光过了一遍,而最后的结论,那个所谓复杂共同体,也没能说清到底何为中国。另,何为中国,这个事情到底有多重要,其实我是存疑的。
1 有用 七七|烂柯人bot 2015-08-13 10:11:46
大家就是纵横捭阖都信手拈来绝不拖泥带水,写论文绪论结论必看@@
14 有用 杜君立 2015-06-27 22:27:49
农村人有句老话,祭祖时千万别认错坟头。因为历史的禁忌,当代中国人都不知道怎么认坟头,一般是哪个坟头大就认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