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
出版年: 1998-05
页数: 278
定价: 15.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ISBN: 9787020015054
内容简介 · · · · · ·
《桃花扇》可谓中国古典戏剧的最后一部杰作,在许多方面均富有艺术创造性。文学史上有不少传奇通过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但《桃花扇》的出现,却使这类创作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剧中人物的构思与描写颇具匠心,剧中词曲清婉流畅,感情色彩极为浓重。
桃花扇的创作者
· · · · · ·
-
孔尚任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从这些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三、隐居阶段:罢官后,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目录 · · · · · ·
桃花扇小识
桃花扇本末
……
卷一上本
试一齣 先声
第一齣 听稗
第二齣 传歌
第三齣 哄丁
……
卷二上本
第十齣 修札
第十一齣 投辕
第十二齣 辞院
第十三齣 哭主
……
卷三下本
加二十一齣 孤吟
第二十一齣 媚座
第二十二齣 守楼
……
卷四下本
第三十齣 归山
第三十一齣 草檄
第三十二齣 拜坛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桃花扇"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桃花扇"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牡丹亭 9.0
-
- 长生殿 8.4
-
- 宋元戏曲史 9.0
-
- 楚辞 9.1
-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全三册) 9.1
-
- 樂府詩集(全四冊) 9.3
-
- 喻世明言 8.1
-
- 古文观止 9.1
-
- 世說新語校箋(全二冊) 9.2
-
-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9.3
桃花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4 条 )


团扇那堪亡国恨——也说侯李结局的必然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笙箫下画楼,度清讴,迷离灯火如春昼。”在这样的夜晚,秦淮之畔,复社才子梳拢了一代名妓。这段风流韵事本有一个格外“才子佳人”的开始。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与其他传奇相比,揉进了太多沧桑,看到在乱世之中那般的坚贞和痴等,才让我在初翻《桃花扇》时,完全被那... (展开)论坛 · · · · · ·
是我太年轻吗?读完为什么我会觉得侯方域是个彻头... | 来自无欲则强-lji | 4 回应 | 2024-07-17 20:45:29 |
网上似乎有假本 白读了 | 来自Pe.gwka | 10 回应 | 2021-09-26 16:48:47 |
桃花扇—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 来自隐没 | 2019-07-26 15:26:40 | |
昆曲与戏剧:怎么差别这么大? | 来自海佛牙 | 2018-03-07 14:09:3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8.9分 2519人读过
-
三秦出版社 (2017)8.8分 433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6)9.1分 337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8分 3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梁启超列国学入门书要目 (狸猫)
- 被人书写的大师们 (藤原琉璃君)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整理完毕) (ReadPad)
- 吴宓《文学与人生》课程应读书目 (Tony Yet)
- 昆曲书单(也有越剧的) (是喵喵咪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桃花扇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雲水 2017-07-24 20:07:25
课本上的简介是谁写的啊什么凄美又壮烈的爱情故事这不骗人嘛,其实爱情部分完全是为了吸引普通观众才不得不加的佐料。写得最好的世事变迁人间百态,每一个人物都写活了。都说科班后台丑角最大,这部剧台前亦如是,柳敬亭绝对全剧灵魂人物。40出强行超现实可以不看,但续40出值得全文背诵
5 有用 难得清醒 2013-09-20 13:38:43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3 有用 atman 2017-06-01 23:28:05
的确比牡丹亭 西厢记 长生殿好看 老孔更大气。
42 有用 曼殊 2015-11-05 22:43:29
为什么喜欢桃花扇。因为在粉晚明的时候,不知不觉也把自己当成了遗民吧……
15 有用 小鸡饲养员 2014-04-30 21:44:40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