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错误的书评 (36)

私享史 2015-01-08 22:22:50

心理在哪里?

【Update】本书评几年后经补充修改重新发表于微博: https://weibo.com/1711243680/G8Kc83Hqu 与其他人一样,不少心理学专业人士常常会犯如下的错误。在数月前微博上一场关于“抑郁症是否能够预防”的论战中,作为反方代表且得到大量认同的一个回答里有这么一句话:“真正到了...  (展开)
大叔 2008-11-20 14:23:56

「笛卡尔的错误」

很幸运,我为这段时间以来的迷思找到了证明和解决方案:Damasio撰写的《笛卡尔的错误》,此书由东南大学外语系毛彩凤老师翻译,并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近一年左右,我一直在思考控制力的问题。最终的结论是,人类不拥有完全意义的自控力。这看上去是一句废话。 我...  (展开)
censored dump 2018-07-18 11:43:37

心理的物质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力图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回答心理是什么,作者认为心理是“具体、有形”的,身体,确切地说从感官到内脏的全部躯体,通过与外部环境(自然和人文)的交互和内部环境的自身活动(神经回路)产生拓扑性质的表征,心理是这种表征形成表象的过程,用电脑比喻,达马西奥是在解释从...  (展开)
老大娘 2012-11-21 07:30:35

引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直以来,经济学的主流假设是吧“人” 作为“理性人”来思考。现代社会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的。同样,在市场营销和和早期的广告领域,“理性人”也是所有理论和实践的前提。然而,最近20年,这个假设随着更多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  (展开)
苏氨酸 2019-12-19 22:47:20

P.G.“铁棒穿颅而过”“掘墓取头”故事始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848年,菲尼亚斯·盖奇(Phineas Gage)是个25岁的铁路工人(包工头),他们的工作中,需要安放炸药炸开地面进行施工,通常流程是:把炸药放在一个洞里,然后用沙土盖住,用铁棒将沙土夯实,再引爆。然而,在一次爆破中,盖奇一个不留神,在沙土没有完全覆盖炸药的时候就用铁...  (展开)
糖尾酸 2019-11-05 15:12:12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接触过一点行为经济学的东西,也在发育生物学课堂上讲过大脑的发育,而且也算稍微了解过一点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我对这个领域还是很感兴趣的。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的,想了想还是打出了5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我对大脑的认知。 PART Ⅰ 心智是大脑的躯体的结合体 书...  (展开)
南瓜石 2021-03-08 23:01:55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原文网站 不需要翻墙

https://ahandfulofleaves.files.wordpress.com/2013/07/descartes-error_antonio-damasio.pdf 前言 LTHOUGH CANNOT I tell for certain what sparked my interest in A the neural underpinnings of reason, I do know when I became convinced that the traditional views on...  (展开)
J.T. 2019-07-22 23:56:08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身心一体

一 Damasio提出对Descartes所谓身体和灵魂二分法的反对,包括这个观点的现代版本,即人的mind像一个软件,安装在大脑这个硬件上。Descartes的说法固然是沿袭古代把精神看作不同于物质的一种东西的设想,我不断提及Gazzaniga提到,我们有一种天生的二分倾向,把物质的看作一种东...  (展开)
Jes 2013-01-23 15:55:25

情绪和感受

对其中提到的案例很感兴趣,一个人如果有很强的思维计算能力,很好的体力,很棒的记忆力,那他会是怎样的人,之前一直认为这样的人会成为领袖,但是事实却并不一定如此,他还可能成为社会的遗弃者,因为他缺少了情感的控制力,就好像一个人记住了许多单词但是说话写文章却一团...  (展开)
开门trortd 2019-11-04 19:26:15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五星好科普,趣味十足,文理兼收,而且深奥得很哦!

正文: 这是一本可读性非常好的脑科学科普书。 语言中性、精确,表现稳定。内容生动,行文流畅,阐述的对象形象鲜活,讲述的脉络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我的兴趣一直被作者牵着走直到读完。这本书在写作层面上的完整性和乐趣性,堪比经典物理科普《汤姆逊先生奇遇记》(现在叫《...  (展开)
MiracleGD 2013-04-22 00:27:50

抄書耗費了太多時間導致心很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02】 情緒和感受是生物調節機制的明顯表達,如果沒有生物調節機制的引導,那麼,無論是在進化過程,還是對人格獨立個體而言,人來的推理策略都不可能發展起來。此外,即使推理策略在早期發育階段被建立起來,其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還要依賴之後發展出的感受能力。 在...  (展开)
老大娘 2012-11-21 07:35:19 Grosset/Putnam1994版

Must Read for Marketers

一直以来,经济学的主流假设是吧“人” 作为“理性人”来思考。现代社会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的。同样,在市场营销和和早期的广告领域,“理性人”也是所有理论和实践的前提。然而,最近20年,这个假设随着更多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  (展开)
wsq 2010-04-10 20:06:52

理解的功能

笛卡尔是法国的哲学家,他有一句名言:“理解万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理解别人的同时,也得到别人的理解,这只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的态度,只有态度同行为同一才是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目地,而不是哲学上的理解。理解对方很重要,但对方需要帮助时能给与帮助,我们的理解才...  (展开)
hugo蔷薇 2024-03-07 22:42:43

为什么只有人类才会假装

看完沙丘后遗症之二,甜茶和的夏洛特这段戈姆刺测试在我脑海里反复闪回,主要是教母提出的,遭遇痛苦时,动物会咬断自己的腿逃跑,而人不会,由此来说明人比动物高级,好吧高级这个词很傲慢,说有所区别好了,我这段时间恰好也在研究人在面临痛苦时怎么能忍耐,我把它称之为fak...  (展开)
就是这个光 2022-03-29 19:23:56

读后感

我们所有的意识都有生物基础,思考需要有其相应的神经回路执行,情绪也要有相关身体反应才能被"感受"到。 意识无法脱离身体单独存在,所以将意识上传至云端达到永生的想法似乎无法实现。因为意识与身体本身就是一体的,所谓意识,不过是人类进化之后所获得的一种高级的身体机能...  (展开)
大地 2020-07-17 09:53:56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几点收获

1.决策并不是单纯的理性,也是以感觉,情绪为基础的。躯体标识假说告诉我们其实每一次推理都是一次头脑运用表象与躯体标识的场景预演。 2.自我是大脑时时构建出来的,实时在刷新。生命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意识也是。我们通过当下的状态(躯体状态,环境状态等)构建自我的时候...  (展开)
深情的艾老师 2023-07-04 19:14:36 Vintage2006版

摘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The 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 postulated from its inception that emotions marked certain aspects of a situation, or certain outcomes of possible actions. Emotion achieved this marking quite overtly, as in a “gut feeling”, or covertly, via signals occurrin...  (展开)
斜川君 2023-04-17 17:45:54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书绝对值得读,但不要读该译本!

看了三分之一实在看不了了,找了英文原版和200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的老译本来看,真的强太多。湛庐选书包装和营销能力可以,但是认真编译做产品的能力和态度都太差。 不喷不黑,事实说话。 英文原版: “The strategies of human reason probably did not develop, in either evo...  (展开)
魔法纸牌屋 2023-02-08 20:46:40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个人鄙见

如果把书放在二十年前,那确实可能还算值得推荐,但放在现代来看,书中所提出的观点,私以为已经不值得花太多时间去了解。总言之是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身心二元对立论为靶子,记录自己的研究,得出诸如情绪感受也是推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feelings的缺失同样会严重损害人的...  (展开)
穆清 2023-01-13 20:11:55

心灵与身体

阅读需要部分神经科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没有的话可以阅读前三章。目前读到第七章,常有不知所云之感。有翻译得原因,完全直译,句与句之间割裂感明显。看来想看下去只能对照着原文读了。对照原文读起来也很艰难,原作就比较晦涩抽象。要想从书中获取更多,可能需要读不止一遍...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6条)

订阅笛卡尔的错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