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  · · ·  ( 1本 )

  • 施瓦辛格健身全书

读过  · · ·  ( 151本 )

  • 拐点
  • 道德经(春秋)(附弟子规)
  • 终身成长
  • 变量
  • 控糖革命
  • 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
  • 精准拉伸
  • 觉醒胖东来
  • 向上管理
  • 打开心智

想读  · · ·  ( 60本 )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 读通鉴论
  •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 千面英雄
  • 基因之河
  • 历史的教训
  • 科学思考者
  • 阅读的方法
  • 软瘾

康清宇的笔记  · · ·  ( 3篇 )

精准拉伸 (1)

  • 《精准拉伸》读后笔记
    本书分为三部分: 一 常见疼痛问题。 二 各个部位肌肉拉伸的详细介绍,包括站姿与坐姿版本。 三 从疼痛的角度,每个部位疼痛的问题,需要哪些肌肉的拉伸。 一 常见疼痛问题 缺乏运动的肌肉会紧绷、变短,从而导致...

向上管理 (1)

  • 《向上管理》读后感
    详细介绍了员工向上管理的规则。包括通过了解企业,找到企业发展的重心;了解上司,如何互补性格,通过汇报、服从建立信任;同事之间的合作、沟通,如何倾听,更好的建立双方之间的情感;在企业中,信任和专业能...

今日简史 (1)

  • 今日简史读后感
    1)一切都是虚构的故事 智人是后真相生物,创造并相信虚构故事的能力越高,就越能发挥更多的能力。 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世界,是因为合作能力高于任何其他动物,而合作能力源于相信虚构的神话。画家、剧作家、诗人...

最近阅读  · · ·

  • 5月31日
  • 读过 拐点
    调研了身边的一些同学,虽然大部分是在互联网工作,接触着最先进的产品,但是能把GPT玩得飞起的非常少,甚至很多人是不予理睬。2023年AI类的产品确实不太智能,但是Claude3的Opus,以及GPTs的出现,已经可以改进我们日常的工作流,提升日常效率了。即使不购买plus,免费的4o,整合搜索能力,也值得日常使用。 本书就介绍了AI发展的速度超乎想象,我们要尽早适应AGI时代的来临。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书中不仅简单介绍了AI的一些原理、与大脑感性部分的相似;如何做创新的教育;中国如何做适合自己国情的AI;权力与预测;如何优化自己的神经网络,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关于终极AI与人类共存的哲学思考,旁征博引,不论什么职业与年龄,都值得一读。提前理解AI,才能做好拥抱AI的准备,接下来驾驶AI。
  • 5月18日
  • 读过 道德经(春秋)(附弟子规)
    第150本。道德经是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虽然世界万物本质的道是不变的,但是到上层的执行就变样了。值得长期钻研,通过修炼来加深理解。 本书的经典故事部分,为了凑数而写。如果实在不知道,就不要写。这么多错误纯粹是误导读者。 第十一章。有以为利,无以为用。“有”对应使用价值,“无”对应内在价值。虚实。张仪无中生有之计,不太合适吧。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第一句注释是统治者少政令措施,少扰民。到作者故事举例的时候怎么变成了底层民众少说话了呢。 后面章节还有很多错误的解读故事。。。
  • 5月6日
  • 想读 脉络:小我与大势
  • 5月3日
  • 读过 终身成长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长期思维的方式。人生马拉松,每一次失败都是为了下一次胜利提升经验。不需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对固定型思维的改造,是需要终身保持的,永无止境。 对孩子的教育,要以身作则。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执行起来都比较难。毕竟孩子们、甚至成年人都喜欢被夸奖结果,而不喜欢被夸奖需要麻烦、不断学习的努力过程。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仅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还要给予失败正确的反馈、引导正确的方向。(避免一直假装很努力,但毫无收获)。
  • 4月29日
  • 读过 变量
    古代人因为交通不便,很少走出自己的村子;现代人每天刷着朋友圈、短视频,只看自己喜欢的,不想了解自己不熟悉、不喜欢的。何帆老师走访世界各地,拜访各行各业的人物。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学识、见识,这就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何帆老师坚持自己独立的个人观点,发现了当年各种现象,以及对未来的预测。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各种职业的辛酸与收获。 2024回看2018年的观点,或许有正确,有错误。不过,但是回到当年的场景再看,确实是有一些思考价值的。 但是有一点疑惑的是,作者当时写到:“强悍如苹果公司,最终也只能忍痛砍掉AppleCar计划“。2018年就知道2024.1月苹果放弃造车计划?
  • 4月21日
  • 读过 控糖革命
    简单改变就能减脂(还可以避免饿的快,减少炎症、缓解痤疮、抑郁、焦虑、免疫力下降等): 先吃纤维,接着是蛋白质,最后是碳水。并且还可以通过喝醋、运动来解决难以按照这个顺序执行的问题(聚餐没有纤维类食物,难以按照这个顺序上菜)。 作者讲解了原理、具体实践方法,以及一些工业食物的巨大危害。近一个月,我也做出了如下改变: 1每餐先吃蔬菜,全部吃完之后再吃肉类,最后再吃碳水。(之前是不同各种混着吃,通常优先吃碳水) 2早餐也吃蔬菜(之前早餐只有鸡蛋、全麦面包、坚果、牛奶) 3下午茶的顺序提前到午饭后2小时之内。之前通常在午饭后3小时左右才吃大量的水果。 4完全拒绝工业食物,虽然之前吃的很少。 但是动态血糖测量仪(CGMs)成本高、技术不成熟,我没有购买测试。根据近一个月身体感受,并无负向变化。
  • 4月15日
  • 读过 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
    本书总结了做PPT的逻辑与一些表达的方式。在汇报时候从不同的视角考虑,明确目的、解决方案、计划。通过视觉的调整,让整个PPT看起来更美观。
  • 3月30日
  • 写了关于 精准拉伸 的读书笔记: 《精准拉伸》读后笔记
  • 3月16日
  • 读过 觉醒胖东来
    胖东来,为何被称为商超界的天花板,中国零售企业坪效之王?在人口400多万的三线城市许昌,是如何诞生中国零售业神一般存在的企业? 虽然有很多迷之行为,但这只是表现现象,想要理解、学胖东来,就需要了解底层原理,胖东来有文化理念、分配机制、运营系统三大法宝。 作为一所学校,胖东来输出、分享自己的标准化流程,并辅导众多企业。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学习胖东来对于所有流程总结标准化文件,不断更新迭代。写出适合自己的原则。
  • 3月2日
  • 写了关于 向上管理 的读书笔记: 《向上管理》读后感
  • 2月19日
  • 读过 打开心智
    综合了心理学、脑科学较前沿的研究成果,深入进行了研究,探究问题的本质,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过各个章节比较独立,框架不是很好。如果能有整体的逻辑就更好了。
  • 2月16日
  • 读过 长期主义
    检视阅读。看序足够了,总结了其发展历程。 正文是历史文章的汇集,没有关联性,只是凑在了一起。正文分两部分,1股东的信;2采访、演讲记录。 1给股东的信,当然是让股东充满信心,类似于汇报,写了太多增长的数据。 2面对采访,内容有些随意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厉害,而没有写出商业发展的本质。 正文部分比较零碎,总结起来有几点:1长期主义,关注长期、而非短期的利润;2关注用户而非竞争对手,用户的需求引领企业发展;3不用PPT;4专注不可撤销的重大决策;5聘请优秀的人才;6 always day one,第一天追求目标,更有激情,每天都是第一天。
  • 2月15日
  • 读过 力量训练基础
    广泛介绍了健身各方面的操作指南,包括健身房的环境,各个部位的训练图解,拉伸的注意事项,如何调整训练计划。虽然每部分不太深入,不过优点是配图多,对初学者友好。
  • 2月13日
  • 读过 借势
    很多个零碎的观点凑在一起。每个点说的不清楚。像是教程的草稿,而非一本书。到处使用某品牌,不详细介绍。背景介绍的不够详细,导致读者比较困惑不知道说的对象是谁。 影响创业或运营的条件非常多,需要对案例各方面详细分析,而不是仅仅拼凑几个排比句。 作为一本书,结构松散,有东拼西凑的嫌疑,一句话前后主语不一致的现象出现了几次。
  • 2月12日
  • 读过 今日简史
    一切都是虚构的故事。智人是后真相生物,创造并相信虚构故事的能力越高,就越能发挥更多的能力。 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世界,是因为合作能力高于任何其他动物,而合作能力源于相信虚构的神话。画家、剧作家、诗人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士兵和工程师。我们对于“资本主义”这个现代神话的信仰,也是由好莱坞和流行产业的艺术创作在支撑。我们相信买到更多的东西会更开心,是因为在电视上亲眼见过资本主义的天堂。不但宗教和国家虚构故事,就连企业要想发展,也需要编造故事。可口可乐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讲故事,让人们脑海中想到的是健康的年轻人快乐得运动。但其实大口喝可乐不仅不会让人变得健康或快乐,反而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概率。人类因为从小就听故事,有了身份认同;整个国家、社会规范、经济体制,都是建立在故事基础之上。学者为真相,还是团结服务?
  • 2月7日
  • 读过 王兴传(精装新版)中国著名企业家传记丛书
    王兴有一种企业家的精神:每一笔钱都考虑花得是否值得,并非因为有钱而随意消费。 王兴有创办社会企业的理想,不仅只想着赚钱,还想着造福整个社会,值得广大企业家学习。 虽然在创业期间都是花自己的钱,但家里有钱确实能起到一些精神支撑的作用,保证了即使失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这也为长期主义提供了物质、精神保证。
  • 2月3日
  • 读过 联盟
    介绍了职场新人、职场中层、职场高层对应的三种特征:轮转期、转变期、基础基(这个翻译有点困惑,基础期对应高管)。 企业与员工要坦诚相待,能够提供什么价值,挑明说。永恒的利益,而非永恒的朋友。这样员工才能有主人翁意识,发挥自己的价值帮助公司发展。亚马逊的AWS就是一位普通员工提出的想法。 没有人会洗租来的车。如果员工和公司互相不信任,都认为对方接下来会对自己不利,那么各自为战,虽然表面和谐,但是很难有长期的发展。 建立长期的联盟关系:公司帮助员工改变职业生涯,员工适应公司、改变自己,帮助公司业务发展。即使离职,也要保证通过群可以联系。 这些理论适合注重长期发展的公司,关键是创始人的思维方式。另外还要有实力,如果时代、环境、资金不允许有太多犯错的机会。否则短期内无法维持下去,也无法实现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