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  · · ·  ( 3本 )

  •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 食经(上下)

读过  · · ·  ( 118本 )

  • 荆棘鸟
  • 史蒂夫·乔布斯传
  • 这些人,那些事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上中下)
  • 三体全集
  • 额尔古纳河右岸
  • 海都物语
  • 万历十五年
  •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 注定一战

想读  · · ·  ( 97本 )

  • 个人历史
  • 人工智能的未来
  • 人工智能
  • 心智探奇
  • 京都千二百年(下)
  • 京都千二百年(上)
  • 系统思维 (原书第3版)
  • Business Dynamics
  • Systems Thinking, Systems Practice
  • 进化动力学

收藏的作者  · · ·  ( 1位 )

zhilavie的书评  · · ·  ( 14篇 )

失控
zhilavie   评论: 失控

过了近十年,再精读,发现原来真是没读懂,看着很散,但其实还是有脉络的,涵盖了经过系统梳理的思想!从系统中的个体、到群体、再到生态,穿插了机器系统与工业生态、仿真生物、人工生命直至超生命,落点于进化.........
投资者的未来
zhilavie   评论: 投资者的未来

股利的再投资是长期股票投资获利的关键因素。 长期投资策略: 1.定价与增长率相对合理 1).略高与平均水平的市盈率(市盈率即实际利润增长与预期差)。 股票长期收益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
买
zhilavie   评论:

潜意识影响着我们所做的决定。85%的时间,大脑自动完成工作。大脑通过感性因素与某种价值、品牌发生联系;在情感上对某事感到越兴奋,越倾向选择即刻的满足感。 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记忆,是检验广告是否有效的.........
决策与判断
zhilavie   评论: 决策与判断

提示:评论里有关键情节透露

> 没关系,可以显示全文。

zhilavie的笔记  · · ·  ( 2篇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

  • 第376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典太多了。 第一部 轻与重 p4“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p5“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 (11回应)

看不见的城市 (1)

  • 第29页
    首先应承认变成大都市的莫利里亚所具有的繁华与壮观,可惜同昔日相比,又不免失去些优雅的气质,人们只能在画片里欣赏这种优雅,然而当初若是没有这番巨变,在人们眼里就一点优雅气质也显不出来;无论如何,今日...

最近阅读  · · ·

  • 2023年12月26日
  • 读过 荆棘鸟史蒂夫·乔布斯传这些人,那些事 等6本书
  • 2023年1月23日
  • 读过 海都物语
    1.人类尝试民主、集团决策的案例,不管什么制度,内部有社会上升通道,阶级不固化;外部跟上甚至引领潮流,就会有发展。威尼斯崇尚自由,宗教等环境宽松,内外部条件不具备,也是会灭国的。 2.威尼斯共和国以海上贸易立国,国家规模太小,再有能力,活动范围也仅限东地中海。征服“海上高速公路”各据点后,都实行自治,没能力直接统治。在他们能力范围内也是会打仗入侵的。。。
  • 2021年12月29日
  • 读过 万历十五年
    对人物的历史评价很客观,不是一面之辞,而是多角度、长时期表现的综合分析。
  • 2020年2月24日
  • 想读 个人历史
  • 2019年7月3日
  • 读过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只有脂肪、糖,为啥没有涉及蛋白质?为啥不讲下代谢的完整过程?整体感觉不系统。。。
  • 2019年6月10日
  • 读过 注定一战
    修昔底德陷阱,与其说是中美之战,不如说是各自内部之战,各有各的问题,就看谁能更好解决。。。
  • 2019年2月14日
  • 读过 马云:未来已来
    眼光长远,现在就想着为5-6年后的发展做铺垫。。。学习老毛,说老毛在延安就干三件事:1.培养干部2.搞思想建设3.开荒种地。。。
  • 2019年2月12日
  • 读过 人性的枷锁
    一个真诚的人的心灵成长。特别是“人生就是画一幅地毯”的比喻,精彩。唯一不过瘾的是大时代背景没那么突出。。。
  • 2018年10月31日
  • 读过 昨日世界人性的弱点
  • 2017年11月8日
  • 在读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2017年9月30日
  • 想读 人工智能的未来
  • 2017年9月11日
  • 想读 人工智能
  • 2017年8月12日
  • 想读 心智探奇
  • 2017年7月21日
  • 想读 京都千二百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