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当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其中的戏曲理论集中国古代曲论之大成,有些见解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闲情偶寄的创作者
· · · · · ·
-
李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目录 · · · · · ·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余怀序
尤侗序
凡例七则
词曲部
结构第一
戒讽刺
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戒荒唐
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
音律第三
洛守词韵
凛遵曲谱
鱼模当分
廉监宜进
拗句难好
合韵易重
慎用上声
少填入韵
别解务头
宾白第四
声务铿锵
语求肖似
词别繁减
字分南北
文贵洁净
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时防漏孔
科诨第五
戒淫亵
忌俗恶
重关系
贵自然
格局第六
家门
冲场
出脚色
小收煞
大收煞
填词余论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别古今
剂冷热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
变旧成新
附:《琵琶记・寻夫》改本
《明珠记・煎茶》改本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
调熟字音
字忌模糊
曲严分合
锣鼓忌杂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高低抑扬
缓急顿挫
脱套第五
衣冠恶习
声音恶习
语言恶习
科诨恶习
声容部
选姿第一
肌肤
眉眼
手足
态度
修容第二
盥祥
薰陶
点染
治服第三
首饰
衣衫
鞋袜
附:妇人鞋袜辨
习技第四
文艺
丝竹
歌舞
居室部
房舍第一
向背
途径
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瓷地
洒扫
藏垢纳污
窗栏第二
制体宜坚
取景在借
墙壁第三
界墙
女墙
厅壁
书房壁
联匾第四
蕉叶联
此君联
碑文额
手卷额
册页匾
虚白匾
石光匾
秋叶匾
山石第五
大山
小山
石壁
石洞
零星小石
器玩部
制度第一
几案
椅杌
床帐
橱柜
箱笼箧笥
骨董
炉瓶
屏轴
茶具
酒具
碗碟
灯烛
笺筒
位置第二
忌排偶
贵活变
· · · · · · (收起)
出版说明
前言
余怀序
尤侗序
凡例七则
词曲部
结构第一
戒讽刺
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戒荒唐
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
音律第三
洛守词韵
凛遵曲谱
鱼模当分
廉监宜进
拗句难好
合韵易重
慎用上声
少填入韵
别解务头
宾白第四
声务铿锵
语求肖似
词别繁减
字分南北
文贵洁净
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时防漏孔
科诨第五
戒淫亵
忌俗恶
重关系
贵自然
格局第六
家门
冲场
出脚色
小收煞
大收煞
填词余论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别古今
剂冷热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
变旧成新
附:《琵琶记・寻夫》改本
《明珠记・煎茶》改本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
调熟字音
字忌模糊
曲严分合
锣鼓忌杂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高低抑扬
缓急顿挫
脱套第五
衣冠恶习
声音恶习
语言恶习
科诨恶习
声容部
选姿第一
肌肤
眉眼
手足
态度
修容第二
盥祥
薰陶
点染
治服第三
首饰
衣衫
鞋袜
附:妇人鞋袜辨
习技第四
文艺
丝竹
歌舞
居室部
房舍第一
向背
途径
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瓷地
洒扫
藏垢纳污
窗栏第二
制体宜坚
取景在借
墙壁第三
界墙
女墙
厅壁
书房壁
联匾第四
蕉叶联
此君联
碑文额
手卷额
册页匾
虚白匾
石光匾
秋叶匾
山石第五
大山
小山
石壁
石洞
零星小石
器玩部
制度第一
几案
椅杌
床帐
橱柜
箱笼箧笥
骨董
炉瓶
屏轴
茶具
酒具
碗碟
灯烛
笺筒
位置第二
忌排偶
贵活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古云:“尤物足以移人”。尤物维何?媚态是已。世人不知,以为美色。乌知颜色虽美,是一物也,乌足移人?加之以态,则物而尤矣。 … 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是无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惟其是物而非物,无形似有形,是以名为尤物。尤物者,怪物也。不可解说之事也。凡女子,一见即令人思之而不能自已,遂至舍命以图,与生为难者,皆怪物也,皆不可解说之事也。 --《闲情偶寄》卷三·声容部·态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何为尤物 -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饮馔部◎蔬食第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明清小品丛刊(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雪庵清史》《小窗幽记》《呻吟语·菜根谈》《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浮生六记》
等
。
喜欢读"闲情偶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闲情偶寄"的人也喜欢 · · · · · ·
闲情偶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1 条 )


关于《闲情偶寄》精装典藏本——黄金万两不若闲情三昧
大学时,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感觉林语堂是个有趣味,对生活很有艺术品味,也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当时我不知道他那么推崇李渔,认为他的《闲情偶寄》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推崇李渔《闲情偶寄》这本书的还有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等文学大师,胡适重史料,认为这...
(展开)
论坛 · · · · · ·
如何克服半文言的障碍 | 来自miaomiaojiao | 1 回应 | 2022-09-24 11:28:22 |
文言文 | 来自嘻嘻在隔壁 | 2021-10-18 12:40:31 | |
请问这套《闲情偶寄》是不是全本? | 来自牧心 | 1 回应 | 2020-05-14 18:51:08 |
想请问有没有繁体的版本? | 来自陳思羽 | 1 回应 | 2020-05-14 18:50:23 |
请问这部有没有注释? | 来自桑妮 | 1 回应 | 2020-05-14 18:44:5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6 )
-
重庆出版社 (2008)9.0分 35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7)8.3分 37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2)7.7分 208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8.4分 17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琼斯黄)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明清小品&笔记 (熙寧)
- 建筑理论与历史(上)书单 (gp)
- 关于植物 关于大自然 (bunny frien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闲情偶寄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王二 2011-08-10 11:55:03
最早读到的本子是上海古籍明清笔记小品系列,在大学时图书馆,从此爱上李渔这个妙人,太他妈懂生活了,尼玛这才是诗意的人生啊。在古籍书店买了两本三秦版的,一本09年去南京送大侠客,一本11年夏至扬州送钱老师,扉页题字: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卓越上买了一本中国社科院校注版,10年冬常熟送桃子,扉页题字:人生得意须尽欢。
6 有用 肥皂侠 2012-01-13 16:34:01
初探欢乐 后读厌烦 闲时不宜看 词曲尚可观
4 有用 Spring 2012-11-08 16:51:23
此书大概只能出现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
5 有用 张大水 2019-05-20 09:31:17
昨天睡前看完园林和花木篇。如果在沈复,文震亨,李渔中选一个人最懂生活,你会选谁呢?
2 有用 大头绿豆 2017-03-11 12:17:33
一本可以放在床头随手翻看的妙书,一个可能挺穷但极其有品的有趣的老头。常为红裙知己,不愧风雅功臣,敢当香国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