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九三年(插图本)》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丹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作者简介 · · · · · ·
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802年生于法国白桑松,上有兄长二人。父亲为拿破仑麾下大将。少年时期家庭因父亲职业而追随军旅迁徙各处,虽然家庭环境困难,仍然持续接受教育。
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43岁时法王路易·菲利普绶予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4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处死刑。雨果于此时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第三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同名音乐剧即依此小说改编而成。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第二共和),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无论政治或文学...
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802年生于法国白桑松,上有兄长二人。父亲为拿破仑麾下大将。少年时期家庭因父亲职业而追随军旅迁徙各处,虽然家庭环境困难,仍然持续接受教育。
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43岁时法王路易·菲利普绶予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
184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处死刑。雨果于此时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第三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
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同名音乐剧即依此小说改编而成。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第二共和),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无论政治或文学,均有贡献。
1885年,雨果以83岁高龄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们喜欢吉伦特派,却挑选了山岳派;他们决定了结局。他们朝成功者倾斜,将路易十六交给韦尔尼奥,将韦尔尼奥交给丹东,将丹东交给罗伯斯比尔,将罗伯斯比尔交给塔利安。他们将活着的马拉示众,将死去的马拉奉若神明。他们支持一切直到某一天推翻一切。他们最善于将摇摇欲坠的东西最后推倒。在他们看来,你根基深厚,他们才为你服务,你若摇摇欲坠,那就是对他们的背叛。他们是多数,他们是力量,他们是恐惧,由此产生公然的卑鄙行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国民公会 -
好奇心是女人勇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她自己一口也不吃。”中士咕哝说。 “因为她不饿。”一位士兵说。 “因为她是母亲。”中士说。 穷人想当富人,富人不愿当穷人,我看这大概就是实质问题。 既然不许他爱,他便开始仇恨。他仇恨谎言、君主制、神权政治以及他的教士道施。他仇恨现在,呼唤未来。他预感到未来,隐约看到未来,猜到未来既可怕又壮丽。 九三年是战争的一年。欧洲反对法国,法国反对巴黎。什么是革命呢?就是法国对欧洲的胜利,巴黎对法国的胜利。因此,九三年这可怕的时刻举足轻重,比本世纪的任何时期都更伟大。 欧洲进攻法国,法国进攻巴黎,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这是史诗性的悲剧。 有些人长着翅膀,暴烈而平静,他们生来就是为了迎接巨风的。喜爱风暴的心灵是存在的。 第一个人叫罗伯斯比尔,第二位叫丹东,第三位叫马拉。 “法国国王更可怕。驱逐外国军队只需要十五天,消灭君主制可需要一千八百年。” 悲剧所过之处,留下的是憎恶与悲悯。 当路易十六被判死刑时,罗伯斯比尔的生命只剩下一年半,丹东只剩下一年零三个月,韦尔尼奥只剩下九个月,马拉只剩下五个月零三星期。勒佩勒蒂埃·圣法尔若只剩下一天。 国民公会宣布这个伟大真理:“一位公民的自由在另一位公民的自由的开始处结束。” 历史有其真理,传奇也有其真理。传奇真理不同于历史真理。传奇真理是以现实作为结果的臆造。然而,历史和传奇都有同一个目的:描绘过眼烟云的人背后的永恒的人。 所有的好运,即使是可怕的好运,都属于年轻人。胜利像是一位少女。 云向我们撒下阴影,云后有星星,它向我们撒下光明。 他处于一种令人畏惧的十字路口,真理在这里相互斗争、对峙,人类最崇高的三种观念在这里凝神对视,那就是人性、家庭、祖国。 人生来不是为了戴锁链,而是为了展翅飞翔。 人在破坏、摧残,人在扼杀,人在杀戮,但夏天依旧是夏天,百合花依旧是百合花,星辰依旧是星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九三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九三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3 条 )




郭万想要的世界里,每个公民都是贵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没看过《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初中的时候世界名著是我的噩梦,根本不敢碰。高中不让看课外书。很遗憾,我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知道得最多的时候,应该是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最起码知道大概的时间轴和主要人物,所以说那个时候是看这个书的最佳时机,会对思维有很大的... (展开)


论坛 · · · · · ·
上海译文的和人民文学的哪个好? | 来自小樽 | 7 回应 | 2018-02-22 22:36:02 |
与伟大时代并肩而行的巨作 | 来自慕容小松 | 2 回应 | 2009-01-31 15:14:4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9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8分 6473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1分 2580人读过
-
每满79减30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8.9分 104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9.2分 66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他者化的梅毒隐喻 (藤原琉璃君)
- 最佳名著译本 (看不见我)
- 欧美文学阅读书目100种 (azurebleu)
- 名著名译插图本-人民文学 (H ™)
- 名著名译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九三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黄连树 2014-09-30 09:39:58
“在一个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雨果把人性放在至高的地位,却绝想不到《局外人》《蝇王》更懂人性。相比于《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本书更明显的暴露了雨果叙事技巧的一个缺点:闲笔过多。
9 有用 众喵之门 2016-05-18 10:06:38
伟大的作品写的不是故事,而是历史,是思想——过去的,现在的,与未来的。【“绝不宽大,绝不饶恕”的人道主义,是暮年雨果的追求吧。】
26 有用 bendao 2009-04-26 01:47:39
每个少年成长的时候都会碰到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书籍。 15岁时,我开始看各样的哲学和历史,我扫荡了国图北海分馆。多甜蜜的读书的地方。海棠、银杏、藤萝,以及极少的人。我一个个书架的转遍,每个一两天就换3本书。 那一年我读了很多遍九三年。并不是这本书如何,而是作为一个阅读时思索的手中的道具。我每多读近百本书,就会拿起九三年,一边重温这个故事一边想,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2 有用 Echo·1900 2008-09-07 09:50:12
雨果这位看透了人世间一切黑暗与悲苦的深沉的智者,竟是如此坚定地相信人性中的光明。
0 有用 我的西班牙馅饼 2015-04-11 23:13:11
绝不宽大(公社的口号)绝不饶恕(亲王们的口号)。。。
0 有用 裹裹 2023-01-25 17:20:37 四川
@2019-11-06 14:59:29
0 有用 轨迹2001 2022-09-26 16:45:05 浙江
很难受,想到了我和我的朋友们,还有未知何时触发的九三年,那时天平之上还会有七弦琴吗?
0 有用 Catherine E 2022-05-29 10:04:44
感觉比描写同时代的双城记要好看,以及果流HE。。。真行(刑)啊(被创飞
0 有用 雷欧 2022-04-28 21:45:42
@2007-03-21 21:02:54
0 有用 鱼山 2022-04-24 16:32:51
拯救孩子的梯子半途被毁,到来的只有断头台。时代的命运,必然的选择,壮丽的死亡,都在这一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