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分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burgerlicheOffentlichkeit)。研究对象特别难以把握,这就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首先,由于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用单一某个学科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公共领域范畴放到传统“政治学”曾经关注的那样一个比较开阔的视野里加以探讨;①研究对象就其自身而言打破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界限。社会学和经济学、宪法学和政治学以及社会思想史等各学科一体化所带来的难题是很清楚的:从目前社会科学学科分化和专业化水平来看,没有谁能“掌握”多门学科,更不用说“掌握”所有学科了。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初版序言
1990年版序言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 起源问题
§2 论代表型公共领域
附论:代表型公共领域的终结:以《威廉・麦斯特》为例
§3 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
§4 概论
§5 公共领域的诸种机制
§6 市民家庭和公众私人性的机制化
§7 文学公共领域与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
第三章 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
§8 英国发展的样板
§9 大陆的诸种变体
§10 作为私人自律领域的市民社会――私法和自由市场
§11 资产阶级法治国家中充满矛盾的公共领域机制
第四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观念与意识形态
§12 论公众舆论范畴的史前史
§13 公共性作为政治和道德的调节原则(康德)
§14 论公共性的辩证法(黑格尔和马克思)
§15 自由主义理论关于公共性的矛盾观念(穆勒和托克维尔)
第五章 公共领域社会结构的转型
§16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趋势
§17 社会领域与内心领域的两极分化
§18 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
§19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瓦解的线索
第六章 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的转型
§20 从私人的新闻写作到大众传媒的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性功能的宣传(广告)
§21 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
§22 人为的公共领域与非公众舆论:民众的选举活动
§23 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向社会福利国家转变过程中的政治公共领域
第七章 论公众舆论概念
§24 国家法虚构的公众舆论以及对公众舆论概念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25 一种社会学解释的尝试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1990年版序言
第一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初步确定
§1 起源问题
§2 论代表型公共领域
附论:代表型公共领域的终结:以《威廉・麦斯特》为例
§3 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生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
§4 概论
§5 公共领域的诸种机制
§6 市民家庭和公众私人性的机制化
§7 文学公共领域与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
第三章 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
§8 英国发展的样板
§9 大陆的诸种变体
§10 作为私人自律领域的市民社会――私法和自由市场
§11 资产阶级法治国家中充满矛盾的公共领域机制
第四章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观念与意识形态
§12 论公众舆论范畴的史前史
§13 公共性作为政治和道德的调节原则(康德)
§14 论公共性的辩证法(黑格尔和马克思)
§15 自由主义理论关于公共性的矛盾观念(穆勒和托克维尔)
第五章 公共领域社会结构的转型
§16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趋势
§17 社会领域与内心领域的两极分化
§18 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
§19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瓦解的线索
第六章 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的转型
§20 从私人的新闻写作到大众传媒的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性功能的宣传(广告)
§21 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
§22 人为的公共领域与非公众舆论:民众的选举活动
§23 自由主义法治国家向社会福利国家转变过程中的政治公共领域
第七章 论公众舆论概念
§24 国家法虚构的公众舆论以及对公众舆论概念的社会心理学解释
§25 一种社会学解释的尝试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大众传媒塑造出来的世界所具有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即便是它对消费者所保障的完整的私人领域,也同样是幻象。 公共领域本身在消费公众的意识中私人化了。公共领域变成了发布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不论是,所谓小人物的偶然的命运,或者,有计划地扶植起来的明星赢得了公共性;抑或是,与公共相关的发展和决策披上了私人的外衣,加以拟人化,直至无法辨认出来。 为了公共使用理性而培植的文化阶层所具有的共识基础坍塌了;公众分裂成没有公开批判意识的少数专家和公共接受的消费大众。于是,公众丧失了其独有的交往方式。 大众传媒普及的“文化”其实是一种整合文化:它不仅仅整合了信息和批判,将新闻形式和心理文学的文学形式整合成以人情味为指导原则的娱乐和“生活忠告”。它还具有足够的弹性,同时纳入广告元素,甚至本身就是一种广告,这种广告如果尚未存在,那么,它也会为了现状之公共关系的目的而被创造出来。公共领域作为政治和经济影响的媒介,其作用发挥越大,它的政治功能就越弱,从而被伪私人化了。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模式的前提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严格分离,其中,公共领域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构成,他们将社会需求传达给国家,而本身就是私人领域的一部分。 广大无产者对政治公共领域的占领,导致了国家和社会的交叠,从而剥夺了公共领域原有的基础,却未曾赋予它以新的基础。因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融合所对应的是,曾经作为国家和社会之中介的公共领域发生崩溃。这一中介功能从公众手中转移到一些机制手中,诸如,从私人领域中发展出来的社团,或者,从公共领域中成长起来的政党,这些机制与国家机器一起,从内部推动权力的实施与权力的均衡。通过本身已经获得独立的大众传媒,这些机制力求博得丧失了权利的公众的赞同,或者,至少取得公众的容忍。公共性似乎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它试图为某些姿态罩上良好意愿的光环。原先,公共性确保公共批判对统治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对统治的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6页 -
公众舆论是社会秩序基础上共同公开反思的结果;公众舆论是对社会秩序的自然规律的概括,它没有统治力量,但开明的统治者仍然会遵循其中的真知灼见。 在英国,公众精神被看作是一种权威力量,可以迫使立法者合法化;而在法国,社会与国家的持续隔离还表现为,在这些知识分子的头脑里,公众舆论的批判功能和立法功能是严格区分开来的。 晚了将近一代的基佐(G.Guizot)阐述了资产阶级法治国家的起源和历史,他为“公众舆论统治”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 为了不断地强求全体公民,为了永远追求理性、正义和真理,那个制度根本不承认专制权力和合法性,那个制度的特征应该控制实际权力。代议制的途径主要有:1、讨论,讨论迫使现有的力量追求普遍真理;2、公共性,当参与这种追求的时候,公共性把这些权力置于公民的监督之下;3、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激励公民自己去追求真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欧洲思想系列(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认识与兴趣》《理解民主》《历史的意义》《生活在碎片之中》《后现代性及其缺憾》
等
。
喜欢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人也喜欢 · · · · ·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8 条 )
> 更多书评 4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The MIT Press (1991)9.0分 186人读过
-
Polity Press (1992)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Suhrkamp Verlag (1990)暂无评分 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传播学100本推荐 (Helena)
- 学新闻传播最好能读读这些 (海鹰)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大众传播观念养成之旅 (贾不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评论:
feed: rss 2.0
58 有用 大甜甜~~ 2013-06-08 23:52:20
读了一学期,越读越糊涂,公共领域这四个字绝非字面上那个样子,哈贝马斯也比我预想得复杂得多。现代娱乐业进入公共领域后搅起的一滩浑水,确实非常棘手,哈贝马斯在那个时候就能意料到这个问题,确实前瞻性极强。此外,哈贝马斯论述“个人”这个理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给我极大的启发。还是期待老师明年新推出的译本吧。
4 有用 温柔的鲸鱼 2013-09-28 22:52:56
要是自己能看懂德语,一定会更明白些。公共领域实际上在说一个讨论空间,它不一定需要一块实体的空地,而是给个人的思考与表达一个出口。
3 有用 输入昵称 2016-02-25 14:26:14
不能读的更痛苦,完全不能集中精神。公共领域的理性讨论可能吗?利益的冲突是否能够被合理性的人通过对话、争论解决?公共舆论可以起到纠错的作用,却难以起到建构的功能,建立在普遍性和真实性追求的社会政治哲学,无论讨论的多么精细,始终在追求的目标上过于理想,吗?
9 有用 lss 2016-09-12 15:03:20
这本书拯救了我们,让我们的课堂能有更深高度的讨论。也让我靠它写了好多作业。
37 有用 盘子 2011-12-06 02:59:23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这本书读得各种磕磕绊绊加神游天外,终于啃完啦。我承认还是有些碎片式的收获的,可是,明天的课上我到底要汇报神马?以及……为了泄愤,我把冰箱里做失败了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片恶狠狠的拿出来扔了。第一次读书读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