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摄影美学七问》是台湾摄影家阮义忠的第三部理论著作。前两部――《当代摄影大师》及《当代摄影新锐》在台湾“雄狮图书”出版了繁体字版后,即由中国摄影出版社选人了“摄影家参考丛书”,出版了简体字版,时在90年代初,先后数次重印,颇受读者好评。时隔数年,这本《摄影美学七问》也即将以简体字版而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的七篇对谈,曾在1986年7月到1987年5月台北出版的《雄狮美术》月刊上连载了十期。惯例应由雄狮图书公司结集出书的。但此书一直拖到作者阮义忠在台北创办了“摄影家出版社”,才由自家刊行结集出版。可见作者对这本书稿的珍惜。在“雄狮”连载期间,这七篇摄影美学对谈,曾引起了海内外一些有心人士的重视。当然,这些佳评及逐渐扩散的影响,除作者本人的精心筹划外,还得益于本书的受访对象――陈传兴、汉宝德、黄春明三位先生的精辟见解,可谓珠联璧合。
摄影美学七问的创作者
· · · · · ·
-
阮义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阮义忠,1951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从小就会使用刨刀、锄头、凿子等工具来做玩具、便当盒、铅笔盒。小学到初中时的课余时间都在菜园里操作农事。
高中时,开始阅读文学、哲学书籍,也开始画钢笔画,许多作品后来都用作书籍封面设计和杂志插图。
大专联考落榜后,不曾再接受学校教育,先于幼狮文艺任编辑。之后,服役三年,在军中开始写诗及小说,并作了一系列海外中国画家通迅访问。退役后任职汉声杂志(ECHO)英文版,开始拍照。两年后,转任家庭月刊摄影,撰写本土摄影报导文章。1982年转入电视制作,发表《映象之旅》、《户外札记》、《大地之颂》、《灵巧的手》等记录影片。曾任台视文化公司节目制作组长,出版过《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本摄影集,《人与土地》的12张摄影作品被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收藏。目前为阮义忠暗房工作室负责人,并任教于台...
阮义忠,1951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从小就会使用刨刀、锄头、凿子等工具来做玩具、便当盒、铅笔盒。小学到初中时的课余时间都在菜园里操作农事。
高中时,开始阅读文学、哲学书籍,也开始画钢笔画,许多作品后来都用作书籍封面设计和杂志插图。
大专联考落榜后,不曾再接受学校教育,先于幼狮文艺任编辑。之后,服役三年,在军中开始写诗及小说,并作了一系列海外中国画家通迅访问。退役后任职汉声杂志(ECHO)英文版,开始拍照。两年后,转任家庭月刊摄影,撰写本土摄影报导文章。1982年转入电视制作,发表《映象之旅》、《户外札记》、《大地之颂》、《灵巧的手》等记录影片。曾任台视文化公司节目制作组长,出版过《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本摄影集,《人与土地》的12张摄影作品被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收藏。目前为阮义忠暗房工作室负责人,并任教于台湾国立艺术学院。
目录 · · · · · ·
与陈传兴对谈影像的本质
第二问 <摄影与心理>
与陈传兴对谈影像的创作心理
第三问 <摄影与伦理>
与陈传兴对谈影像的创作伦理
第四问 <摄影与批评>
与陈传兴对谈影像的欣赏与批评
第五问 <摄影与科技>
与陈传兴对谈影像的起源与变革
第六问 <摄影与表现>
与汉宝德对谈影像语言的特性
第七问 <摄影与人文>
与黄春明对谈影像语言的领域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阮:什么东西的发展,都并不一定一直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如果摄影像商品一样,在在大力的推销之下,越来越膨胀,最后是不是也会造成公害?事实上,在今天,我已感觉到影像开始泛滥了。 汉:摄影影像太多,那是免不了的,今天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上,处处都有过多的毛病。我们吃得太多,我们的钱太多,我们的房子太大。说实在,我这个办公室实在太大了,外头的走廊实在不需要那么宽。我们处处都太多,我们的电视有太多的节目,收音机有太多的频道,我们回家有太多的书看不完……摄影太多了,正是整个文化过多现象的一部分。 生存在这种现象当中,要做一个独立的个人是很困难的,你需要更多的判断,你必须要更多的思考,太多了就增加选择的机会,每一个选择都会造成困惑,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面临的命运,这是没办法解决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6页 -
阮:能不能试试看,再举个例子谈谈,有什么看待摄影的新观点。 陈:巴特曾对摄影的见证性,有很精辟的看法。他认为摄影要能忠实表现对象,那本身就要完全透明才行。也等于说,你要完全觉察不到摄影的存在,那影像才会完成忠实的传达任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摄影美学七问"的人也喜欢 · · · · · ·
摄影美学七问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这本书或许可以告诉你什么是好照片

用微信读书看的,感兴趣的点截图了

不只是在向摄影美学发问,而是在对自我反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让我心绪久久不能平复的一本书,阮先生以其独到的摄影评论建树辛辣地向颇具学识且可称为业内人士陈传兴教授、业外的建筑学家汉宝德以及台湾小说家黄春明发问。通过各自不同得视角及其个人哲学的理解向读者叩开了一扇关于严肃摄影思维的大门。其辩议之精彩实在是让我享受了... (展开)
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摄影美学

我们不应该只拍物体的形貌,而应该拍出它存在的意义 (书札))

摄影是人文,并不是技术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色影无忌”与“蜂鸟”摄友推荐摄影书籍 (三国轻轻鱼笑)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 (維舟)
- 北影用光老师推荐的书单 (Rabbitgod)
- ★港台引进★ (皮特4)
- 读过和要读的摄影书 (杜扬Seatory)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摄影美学七问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年年 2020-04-19 13:04:30
增加相关认知。。。
1 有用 豆友260933952 2022-10-05 16:38:53 广东
前五问倒没啥,都是圈子里的讨论,困在摄影中的人,了解太多反而跳不出来了。最有意思的是与作家黄春明的访谈,一个会拍但不以之为主业的人的理解,不以摄影为神圣,反而讲出许多有趣的东西。
0 有用 有草莓无底线 2008-09-26 11:27:27
还行,也就那样
0 有用 HurryShit 2012-01-07 15:07:00
多年前的啟蒙書
0 有用 阿托品 2007-01-24 11:57:45
不错
0 有用 言希2019 2023-08-25 16:40:09 上海
摄影是看世界也看自己的一个过程。好的照片需要有主观意识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 补充:客观世界里不仅仅是表面光的反射,还有暗含的情绪,这些也是事实,虽然这些情绪可能藏的很深,我们可以通过摄影,加上自己的创作后期把它挖出来。
0 有用 加贝文 2023-03-12 18:55:48 云南
超现实感能使摄影更为动人,不止视觉美感和技术的练习,平日所阅读的文字观看的电影产生的思考亦会成为摄影的食粮。
0 有用 小力子百合 2023-03-01 09:11:14 浙江
那种纯粹的美与新奇会令人愉悦,是摄影机众多科技功能中很迷人的一部分,但我觉得要把它当成艺术表达的手段来看,里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在这种表现当中,缺少人文的因素。所谓人文因素,就是人的生命、人跟社会的关系、人的痛苦、人的期望。而它只是一种惊奇而已。
0 有用 Sunz 2022-12-29 16:55:16 广东
看不懂啊 不明觉厉🥹
1 有用 一粟 2022-11-11 23:41:40 北京
99年的书,讨论的话题仍旧不过时,令我震惊的是台湾那边阮义忠语言表述风格那么舒服,如果说这本内容偏理论的话,算是我读过的的 既有足料干货又最好读的书了,产生了想把作者其他书都读一遍的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