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的书评 (358)

老实牛 2007-07-30 11:20:32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版

不值得认真的道理,值得买的书。

最早,这本书是“另类丛书”中的一本,估计因为大卖,后来又开始单独发行。 书里面的道理,其实只用两句话就可以概括。 1.经济能力决定品味。 2.每个人都不想扮演自己。 第二句话书里面已经说的很明白,底层试图装扮为中层,中层试图装扮为上层,上层试图装扮成顶层,顶层希...  (展开)
落花如斩首 2007-07-11 16:55:04

五种人不能读《格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漆按:偶在豆瓣里看见这本书,想起当年此流行时写过一篇书评,翻出来贴在这里,也算是一个交待。 五 种 人 不 宜 读 《格 调》 文/漆园子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做上等人的愿望,而《格调》这本书仿佛可以让你依样画胡芦。此...  (展开)
不吭声 2008-07-08 15:26:15

我的豪奢精品贵族生活

我一向挑剔,所以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上,都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奢侈消费观。无论买什么,如果不是全球知名品牌,我都是不屑一顾的。最近觉得,我的精神生活已经富得和红心鸭蛋一样要流油了,而物质生活似乎还没有并驾齐驱,有必要改善一下了,不是...  (展开)
修复的薄码.AVI 2009-01-18 19:40:51

我牛叉用得着你表扬么?

2009-01-18 19:25:45 三六九等啊三六九等,是谁发明了这个词儿? 《格调》也给美国人民细细分成了9等。 其实具体分析时还差不多是按高中低三级来说。 按书中的说法: 高层空虚,充裕的不知道该追求什么,所以愚蠢又冷漠。 中层惶恐,不上不下的,又怕掉到底层,又拼命伪...  (展开)
Raindog 2012-06-20 01:45:1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版

被消费的中产阶级及其他

很多人把这本书看作某种“上流社会生活解密”或“高尚生活指南”,这无疑是一种令人捧腹的误读。作为一位思考和行文方式都高度“英国化”(有趣的是,崇英式的作派在本书中也是被作者浓墨重彩地大篇幅调侃的对象)作家,冷峻的讽刺才是写作的真正核心。 从这层意义上来讲,这...  (展开)
大狗熊 2009-02-19 10:22:25

实用的“大狗熊版”《格调》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这是读了两遍保罗·福塞尔《格调》这本大牛书后的笔记,真正想了解这本书内容的朋友,请还是踏踏实实地看一遍书,如果没看过原作,光看这个笔记,意义不大。 2. 全文摘抄了书中关于“另类”的诠释,这段很精彩,也可以多读几遍,如果你没有读过原作,可以先看看这段文字。 ...  (展开)
whig 2014-03-25 13:37:07

辉格:身份焦虑也是繁荣的动力

身份焦虑也是繁荣的动力 辉格 2013年12月28日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4889.html 我从未料到会有这样一本书,它谈论的是美国社会,其中观点却更适用于当前中国社会,但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出版于1983年的《格调》(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  (展开)
BigSam 2017-03-15 10:50:46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版

阶层的焦虑:我也很焦虑,但我又能怎么办?

早一段时间在京沪高铁上看完这本书,一直不敢写读完的感受,因为在这种很丧的月份写任何关于阶层的习惯和标志,太容易受到攻击。但恰巧昨天在知乎看到一条关于《 底层社会 》的回答: 如果一个男人有稳定工作,那么超越了几乎一半(5亿农民/城镇失业率/其他临时工等不稳定职业...  (展开)
萝丝子 2011-02-18 13:53:06

中国,没有贵族

我很怀疑经历了六六年到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后,到现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中国是否还存在真正的贵族。是的,有些人是有钱,现在中国的有钱人太多,在英国时,逛打折奢侈品店的百分之八十都是中国人。记得有次Burbbery打折,去逛了一下,满眼尽是中国人,好多人都是提着七八个包...  (展开)
宝木笑 2017-04-08 15:19:10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版

“毒舌”养成手册和阶层的自我救赎

文/宝木笑 规律往往自带一种冰冷的体质,事实常常不屑于摘掉悲观的面纱。就仿佛无论我们如何强行攻占道德高地,无论我们用怎样的“圣母心”让“毒舌”噤声,都不能改变这样的规律和事实: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实现乌托邦式的线性发展,人们永远不可能站在同样高度的平台,获得历史...  (展开)
陈律读书 2021-11-22 22:42:30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版

《格调》——理解中国的社会等级

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生活品质与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让自己与众不同。——福塞尔 事实上等级之间的差别和分层在我们的社会现实中随处可见。 敏感问题 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极其复杂的社会阶层之中,这种潜在的圈层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品味、眼界格局,甚至是...  (展开)
燕晓小读 2022-08-24 16:11:50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版

真相扎心了!决定你在哪个层级的不是金钱,而是你的言行

“请给我来一份牛排。” “好的先生,请问您要几分熟?” “八分熟。” 听闻此言,侍者者轻蔑地笑笑便应声离开了。 或许你并不知道,牛排分为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大多以奇数来衡量。 若是在欧美国家,一句“八分熟”便暴露了你的社会等级,甚至会因此而遭来...  (展开)
momo 2006-04-29 20:24:03

看不见的阶级

毛主席说过,阶级斗争无处不在。 因此,按照书名,我们将要讨论的是“Class”,那个我们以为蒙住眼睛就不存在的东西。这个话题着实的令人不快,诚如作者所说,每当有类似的讨论,人们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干脆愤怒的拂袖而去,如同斯芬克斯的谜语,猜测错误的代价是被一口吞...  (展开)
黎洒Lisa 2012-08-12 10:37:1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版

格调:超越屌丝指南

我想,这本书如果换成《上层阶级变身指南》或《屌丝速成高富帅》之类的标题,会比现在热销十倍。 福塞尔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区分等级的绝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原因很明了,因为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你的财富...  (展开)
曾静master 2011-10-29 17:15:36

世间再无周公子

第一次知道《格调》这本书起源于天涯论坛,北纬周公子大战易烨卿。一位上海的白领MM在网上发帖炫富,并用极其恶毒的语言贬低底层的人。此时,一位上流阶层的周公子出现了,提出“富人不会看不起穷人,我们唯一瞧不起的是易小姐这种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等观点。然后两人从房子...  (展开)
法兰 2006-05-14 12:50:04

看这本书的必要性

1、有助于你在论坛上利用更多细节装贵族--这样就不会犯易烨卿那种拿穿宝姿当做有身份和有钱的标识的错误; 2、别人都看了你没看就把装有格调者的机会送给了别人; 3、只有看了它你才能更深入更准确地BS那些看了这本书在你面前显摆自己有格调的家伙; 4、可以鼓励你力争上游...  (展开)
El mar 2019-10-28 15:09:07

某种隐形枷锁

罗兰巴特谈过他的理想生活:“有点钱,不要太多;有点权力,也不要太多;但要有闲暇。读书,和朋友们交往,喝酒,听音乐,旅行等等。” 难不难,作为一个认真做事,持续学习且不算太笨的人,维持这样的生活不算难的。 难的部分在于,避开消费主义、阶级困境和自己加诸在自己身...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7 18 后页> (共358条)

订阅格调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