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书评 (212)

小漂 2016-05-18 11:26:34 哈尔滨出版社2015版

有意识才自由

叔本华30岁的时候完成了这本著作,我用了16天时间磕磕绊绊的看完,虽然只懂了1-2成,但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之前看过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思想随笔》、《论说文集》,自认为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但根本不是一回事,之前三本书的内容只能算是聊聊天,《作为意志和表...  (展开)
原乡 2010-07-25 13:23:57 商务印书馆1982版

这是一本很难找到反证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怎么试图看穿,我们注定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所有的感知都来自我们自己,所有的解析都来源于我们的大脑,不管我们如何试图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管我们怎么剖析人类真理,这一切的努力,最后还是会带有我们自己的个人色彩 作为自己,我们无法体...  (展开)
DZ 2021-04-24 15:14:41 商务印书馆1982版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人生不过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不断的摇摆,一路奔向死亡。” 叔本华在此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便是此,他也因此被打上了悲观主义者的符号。在当时,此言一出这句话对很多人产生非常大的震撼,对人们有很大的打击,还有一些人甚至读完这句话就去自杀了。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句...  (展开)
江雪晴Cherrie 2023-01-26 21:29:49 商务印书馆2018版

叔本华哲学与现代科学的交融: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框架

摘自2020年Bernardo Kastrup的新书——《解码叔本华的形而上学》(Decoding Schopenhauer’s Metaphysics),江雪晴校译。 作者贝尔纳多·卡斯特鲁普(Bernardo Kastrup)是“Essentia基金会”的执行理事。他的工作一直在引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现代复兴,即认为实在本质上是精...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9-05 08:02:22 商务印书馆1982版

【转】杨玉昌: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与柏拉图的理念

作者简介:杨玉昌,中山大学,广州 510275 杨玉昌,男,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人大复印:《外国哲学》2011 年 12 期 原发期刊:《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 5 期 第 10-15 页 关键词:柏拉图的理念/ 意志/ 物自身/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 摘要:叔本华的形...  (展开)
莫悲 2022-03-10 11:43:48 商务印书馆2018版

石冲白、林建国、刘大悲译文对比(第一卷第七十一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石冲白译: 当我在这里结束(我的)伦理学基本论点,与此同时也结束我的目的所要传达的这一思想的全部论述时,我不想隐瞒还有一个责难是对这最后一部分论述而发的,反而要指出这个责难是在事情的本质中根本免不掉的。这个责难说:在我们的考察终于达到了这一步之后,即是说我们...  (展开)
张真 2010-02-08 13:33:12

绝对可以让你回归‘我’的原本认识,即找回‘我’。

我所读到的是认识‘我’这一事实的表象。即我的回归。 我们从小就可以认识到一个‘千真万确的我’的存在。它既不是身体的,也不是世界的。而是独立于一切而存在的。‘我’来到世界,然后好奇,然后求知,然后探索‘我是谁’。 我们似乎都看着自己奇怪的身体,问:上天为什么给...  (展开)
简妮 2009-04-15 23:17:55 商务印书馆1982版

这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

刚刚粗略地看了一遍,相见恨晚,我只能用下面这句话形容对这本书的评价:如果房子起火了,我只能选择抢救出一本书,那一定是叔本华这本。其他大多数书其实都是可看可不看的。  (展开)
莫悲 2022-03-05 12:10:50 商务印书馆2018版

此书汉译情况

此书主要有四种汉译本,译者分别为:石冲白、林建国、刘大悲、韦启昌。 石冲白依据德文原书译出第一卷。 林建国依据佩恩英译本译出第一卷。 刘大悲依据埃德曼从霍尔丹、坎普英译本节选出的《The Philosophy of Schopenhauer》译出第一卷四篇(有删节)以及第二卷的《性爱形而上...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11-18 13:40:37 商务印书馆1982版

【转】汤用彤:论叔本华天才哲学

原载:汤用彤/文;赵建永/译《叔本华天才哲学述评》,《世界哲学》2007年第4期。 译者按:本文是汤用彤20世纪20年代初留学哈佛大学时期所写论文之一,作于1921年1月17日。原文收于汤先生所遗手稿集《哲学专辑》第1册中,排在第2篇。原文上有“a well written paper”的评语,或...  (展开)
Jabberwock 2011-12-18 00:46:07 商务印书馆1982版

叔本华小传

叔本华生于但泽(今格但斯克),父母都出自当地的商业望族。种种迹象表明他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叔本华在感情上较亲近父亲,而与母亲的关系不太好。叔本华受父亲影响的确较大,他的父亲是一名伏尔泰主义者,把英国看作自由和理智的国土,对德国的状况则相对不满(例如他的父...  (展开)
Chocolate 2011-03-28 11:14:57 商务印书馆1982版

功力不到,看不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影响叔本华的有三个方面:柏拉图、康德、印度佛教。将世界看得太透了就会走向印度佛教的道路,然而“功力”不到者,最易走火入魔!看似清楚而又符合逻辑的人生摆钟理论,但是谁又喜欢想叔本华本身那样的孤苦伶仃的生活,他挚爱孤独、清净,或者是在对外在欲望诱惑的逃避罢了。...  (展开)
朝诗暮棋 2010-06-10 16:41:40 商务印书馆1982版

于阅读中断续产生,而非阅读之后一蹴而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叔本华远比我想象的亲切,了解康德之后,读叔本华没有存在本质上的困难。写此评论并非为了不得不写的论文,也非为了发表,乃是单纯记下自己读书历程,一些朴素的想法,以促进读书效率,也许还可供日后参考,故而文字思路都未经雕琢修饰。 作为表象的世界 一、外在世界实在性问...  (展开)
Lonely Highway 2009-08-31 10:54:07 北京出版社2008版

可耻的阉割版

译者你就老老实实的翻译就是了,为什么擅自做主转移和删除章节? 读就想读原汁原味的东西,如果读原文没障碍的话就不找你译者了。 做好你的本职翻译工作吧! ========================================== 上面的话的确有些愤青,编译版没有错,的确有很多人需要。只要没有...  (展开)
莫悲 2023-02-03 16:22:03 商务印书馆2018版

日本佛学家姉崎正治对叔本华哲学的述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10年,日本佛学家姉崎正治译《意志と現識としての世界》出版,这是叔本华主要著作的第一种日译本,姉崎正治在译者序中对叔本华哲学作了如下“解说”及“批评”: 解说: 本書の特徴として、第一に、作者は認識論の上で全くカントを継承しており、カントを簡明にし、明快にそ...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9-07 19:41:06 商务印书馆1982版

【转】杨玉昌:从叔本华“意志”的来源看形而上学的演变

来源:《河北学刊》1995年第06期 作者:杨玉昌,中山大学哲学系 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概括为形而上学从产生到消亡的演变史。形而上学发端于古希腊对万物本源的追寻,成形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在中世纪教会哲学中达到顶峰。但在进入近代以后,形而...  (展开)
renqiziran 2022-03-27 14:49:5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版

第2卷为草草的速写着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叔本华一生唯一的追求是真理,真理是他的指路星辰。他的朋友卡尔·维特说,叔本华的一大优点是对真理无条件的热爱。那么,他的第二大优点是口无遮拦、不顾后果地把真理表达出来。 第1卷是草草的速写 1818年,《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以下简称《意欲》)第1卷完稿,叔本华说...  (展开)
JOJO 2019-05-22 11:20:49 哈尔滨出版社2015版

宏伟有余而内核疲软

这本书读起来有些费劲,可能是中文与德文之间的文语逻辑仍是无法非常灵活互译的缘故,所以在读硕的时候好几次努力想读都未完成,如今在地铁上反而完成了这项枯燥的事情,非常之欣慰,事后整理摘要并梳理笔记显得就游刃有余了。 本书表面之逻辑、隐藏之逻辑和实质之逻辑其实各不...  (展开)
雨墨 2019-03-01 12:08:35 商务印书馆1982版

不要凝视深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地理解了佛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住于相”“无念”、“无情慈悲”······ 叔本华是悲观的,或者说,其实他也仅仅是客观的。而认为他悲观的人,往往就是不敢直面客观的人生现实,用鲁迅先生的话就不是“真的猛士”。 邓晓芒先生曾...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后页> (共212条)

订阅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