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孟子旁通的创作者
· · · · · ·
-
南怀瑾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浙江乐清人,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1949年春赴台湾后,相继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等教授[1]。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表示赞许[2]。1966年,南怀瑾在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邀请下,到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2]。《论语别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争相翻印[2]。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晚年在江苏太湖大学堂传道。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于2012年9月29日在苏州逝世。
目录 · · · · · ·
春秋无义战
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
驺衍和孟子的强烈对比
处世的哲学问题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秦皇霸业的蓝图
苏秦的还乡
千古人情的嘴脸
苏秦成功的秘诀
王霸互用的失败
《阴符经》的启示
图取个人权利
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
苏秦的书生本色
苏秦的义利之辨
生死之谜
经史合参
梁惠王的先世
商鞅和梁惠王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与孟叟
司马迁对梁惠王和孟子的观点
义利之辨
何能不讲利
玩弄仁义的权智
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
玩物丧志
阿房宫与秦始皇
《三辅黄图》
迷楼与隋炀帝
艮岳与宋徽宗
颐和园与清末
凤阁龙楼与李后主
《清明上河图》的背面
不违农时
乱世流亡图的文学
二郎神和都江堰
杀人和吃人的譬喻
梁惠王念苦经
仁政之道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也是相法
天下定于一
孟子与苏秦的对照
苏子为赵合纵说魏――《战国策》原文
苏秦的权谋
孟子的机锋转语
定于一
儒道同源的一统天下
仁爱的推广
齐宣王不像屠户
行为心理
对牛谈心
政治领导者的病态心理
孟子的行为心理学
权能问题
世上无如人欲险
梦似人生
齐国富强的素描
缘木求鱼
经济和政治
为而不有的农民
生民何计乐樵苏
不敢为天下先的后儒
梁惠王章句下
讲究礼乐的治道
音乐的今昔观
林园与治道
外交策略――大小之间
大勇定天下
为强国而改服制――赵武灵王
秦武王的任力好勇
项羽和刘邦
墨子谈勇
雪宫论政
什么明堂
寡人好货
《货殖列传》的一斑
历史社会演变的趋势
经济、文化、道德的连锁关系
寡人好色
丑与美
色字诗话的插曲
有关王昭君案外的评语
唐代和番政策的感伤
杨贵妃的翻案语
再说寡人好色的公案
人事行政
高明柔克
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世臣巨族门第之见
派系党祸之争
民主难,法治也不易
对圣人怀疑的趣话
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论
攀龙附凤――读书人的通路
唐代选举的进士
齐燕之战――历史战略的经验
孟子终生奉母教
孟子的策略――规之以正
苏秦口辩轻取十城
燕齐之战
苏代评论齐土
仁将――曹彬
仁义的实质与权谋
孟子在魏齐的外一章
齐宣王的风格
朝中文武多才士
赞美词与利害关系
贫贱骄人
滑稽大师――淳于鬃
齐宣王开战国养士之风
特立独行于滔滔浊世的孟子
吏民千古两相妨
历史政治上的因果
君道与臣节
历史上的基层政策
作官莫作怪
两大之间难为小
人贵自立
孟子论立身出处的原则
附录: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 · · · · (收起)
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
驺衍和孟子的强烈对比
处世的哲学问题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秦皇霸业的蓝图
苏秦的还乡
千古人情的嘴脸
苏秦成功的秘诀
王霸互用的失败
《阴符经》的启示
图取个人权利
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
苏秦的书生本色
苏秦的义利之辨
生死之谜
经史合参
梁惠王的先世
商鞅和梁惠王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与孟叟
司马迁对梁惠王和孟子的观点
义利之辨
何能不讲利
玩弄仁义的权智
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
玩物丧志
阿房宫与秦始皇
《三辅黄图》
迷楼与隋炀帝
艮岳与宋徽宗
颐和园与清末
凤阁龙楼与李后主
《清明上河图》的背面
不违农时
乱世流亡图的文学
二郎神和都江堰
杀人和吃人的譬喻
梁惠王念苦经
仁政之道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也是相法
天下定于一
孟子与苏秦的对照
苏子为赵合纵说魏――《战国策》原文
苏秦的权谋
孟子的机锋转语
定于一
儒道同源的一统天下
仁爱的推广
齐宣王不像屠户
行为心理
对牛谈心
政治领导者的病态心理
孟子的行为心理学
权能问题
世上无如人欲险
梦似人生
齐国富强的素描
缘木求鱼
经济和政治
为而不有的农民
生民何计乐樵苏
不敢为天下先的后儒
梁惠王章句下
讲究礼乐的治道
音乐的今昔观
林园与治道
外交策略――大小之间
大勇定天下
为强国而改服制――赵武灵王
秦武王的任力好勇
项羽和刘邦
墨子谈勇
雪宫论政
什么明堂
寡人好货
《货殖列传》的一斑
历史社会演变的趋势
经济、文化、道德的连锁关系
寡人好色
丑与美
色字诗话的插曲
有关王昭君案外的评语
唐代和番政策的感伤
杨贵妃的翻案语
再说寡人好色的公案
人事行政
高明柔克
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世臣巨族门第之见
派系党祸之争
民主难,法治也不易
对圣人怀疑的趣话
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论
攀龙附凤――读书人的通路
唐代选举的进士
齐燕之战――历史战略的经验
孟子终生奉母教
孟子的策略――规之以正
苏秦口辩轻取十城
燕齐之战
苏代评论齐土
仁将――曹彬
仁义的实质与权谋
孟子在魏齐的外一章
齐宣王的风格
朝中文武多才士
赞美词与利害关系
贫贱骄人
滑稽大师――淳于鬃
齐宣王开战国养士之风
特立独行于滔滔浊世的孟子
吏民千古两相妨
历史政治上的因果
君道与臣节
历史上的基层政策
作官莫作怪
两大之间难为小
人贵自立
孟子论立身出处的原则
附录: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世界上任何一种人,都有善意,但并不一定表达在同一件事情上……只是一般人,因为现实生活的物质的需要,而产生了欲望,经常把一点善念蒙蔽了,遮盖了起来……所以凡是宗教信仰,宗教哲学,乃至孔孟学说,都是教人在理性上,理智上,就这一点善意,扩而充之,转换成了现实的,物质的欲望和气质,使内在的心情修养,超然而达到圣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3页 -
试看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整个体系,甚至古今中外的整个文化体系,没有不讲利的。人类文化思想包涵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于人生的艺术、生活……等等,没有一样不求有利的。如不求有利,又何必去学?做学问也是为了求利,读书认字,不外是为了获得生活上的方便或是自求适意。即使出家学道,为了成仙成佛,也还是在求利。小孩学讲话,以方便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是一种求利。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不是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也不只是权利的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何能不讲利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南怀瑾著述单行本(共20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论语别裁(上下)》《易经系传别讲》《历史的经验》《老子他说》《金刚经说什么》
等
。
喜欢读"孟子旁通"的人也喜欢 · · · · · ·
孟子旁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时代的紧迫感,孟子的大善
孟子身处的战国时代,较之春秋时代,诸侯间的战争更趋白热化,动则万乘、灭国,使得当时民众向往明君的愿景更为强烈。所以孟子对于自身时代使命的紧迫感是要比孔子更强的。相较论语更强调修其身然后至于治其国的循序渐进,或者是孔子的旁敲侧击相比,这个时代迫切需要一位领导...
(展开)

南师写的前言,已是圣贤仁爱智慧之心
前言 生为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正当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排荡撞击的时代,从个人到家庭,自各阶层的社会到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在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中,度过漫长的岁月。因此在进退失据的现实环境中,由触觉而发生感想,由烦恼而退居反省,再周遍寻思,周遍观察,然后可知...
(展开)

《孟子旁通》系列六本——南怀瑾【东方出版社】
博客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fbc7970102wm5j.html 与这套书结缘,概于2013年前后。政法大学MPA班上,有位同学在东方出版社任职,因私事去他单位,其引我参观编辑室,我偶然发现角落里堆放的一摞书上,有两本(孟子与万章、孟子与离娄)南怀瑾先生解读《孟...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7.7分 86人读过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8.4分 59人读过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1)7.8分 54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14)7.8分 5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喜爱的好书txt下载(有你看的这本哦) (书童子)
- 复旦大学出版社-南怀瑾著述系列 (无线火车)
- 大学读的书 (Al.)
- 【南师 | 南怀瑾】 (CuRry_常喜舍;)
- 奔腾着一颗卡夫卡的心 (年轻的老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孟子旁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冯至杭 2010-08-07 12:48:37
国士古风,大师风范。
0 有用 appleleaf 2011-05-14 17:18:47
只有半部孟子的注解,下一部什么时候出啊
0 有用 飘 2009-02-27 22:17:56
看完才知道古文原来是如此之差.很有料的一本书.虽然目前对自己来说有点小深奥.需要静心去读.
0 有用 李翔 2006-07-30 14:44:18
叟,你来啦?你想跟爷说点啥?爷想在中原称霸,你说你有啥办法? 这么NX的方法,我深深地感觉,孟子作为一位危机咨询的资深经济师,功底比俺强。
3 有用 李升平 2012-01-25 23:26:12
真的很罗嗦,如果只想格物致知,不用齐家平天下,还是找个直白点的注本读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