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译者: 吴象婴 / 梁赤民
出版年: 1999-5
页数: 944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全球通史
ISBN: 9787805156576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它论述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它关注的是所有民族而不仅仅是西方诸民族或非西方诸民族。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
全球通史的创作者 · · · · · ·
-
梁赤民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闻名全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所称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其他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拉荷亚去世,本书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版本。
目录 · · · · · ·
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一章 导言: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第二章 西欧扩张的根源
一、好战的基督教世界
二、新的智力水平
三、扩展中的经济
四、技术的发展
五、新的经商技术
六、民族君王国的崛起
七、处于前夜的西欧
第三章 西欧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一、约1500年前后的穆斯林世界
二、近代诸穆斯林帝国的崛起
三、穆斯林帝国的辉煌
四、穆斯林帝国的衰落
第四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一、中国又明的连续性
二、皇朝的循环
三、中国和纳贡制度
四、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五、日本吸收中国文明
六、日本的封建制度
七、德川幕府
八、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第五章 西方扩张时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一、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二南北美洲
三澳大利亚
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六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一、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三、葡萄牙在亚洲
四、世界的分割
五、征服者时期
六、欧洲的第一个殖民地帝国
七、伊比利亚的衰落:欧洲的背景
八、伊比利亚的衰落:起因和征兆
第七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
1600――1763年
一、西北欧居首位的根源
二、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三、荷兰的黄金世纪
四、荷兰的衰落
五、英、法竟争
六、英国的胜利
第八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一、俄国扩张的地理环境
二、俄国的早期扩张
三、越过乌拉尔山脉
四、征服西伯利亚
五、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六、征服乌克兰
第九章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一、新的全球性视野
二、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
三、全球性的经济关系
四、全球性的政治关系
五、全球性的文化关系
六、历史展望中的近代初期
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 科学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17世纪的新宇宙
三、18世纪初期的平静
四、化学革命,1770――1850年
五、生物学革命,1850――1914年
六、结论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一、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
那个时间开始
二、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
那个地方开始
三、工业革命:第一阶段,1770--1870年
四、工业革命:第二阶段,1870--1914年
五、工业革命的传播
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吴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六、民族王义
七、自由王义
八、社会王义
优势的影响
第十三章 俄国
一、1856年以前的俄国和欧洲
二、俄国和欧洲,18561905年
三、1905年以前的俄国和亚洲
四、第一次俄国革命和结果,1905一1914年
五、结论
第十四章 中东
一、巴尔干半岛的基督教徒
二、土耳其人
三、阿拉伯人
四、波斯人
第十五章 印度
一、印度的传统社会
二、英国的征服
三、英国的统治
四、英国的影响
五、印度的复兴
六、印度的民族主义
七、结论
第十六章 中国和日本
一、中国的开放
二、军事影响
四、社会和文化影响
五、政治影响
六、闭关自守的日本
七、日本的现代化
八、日本的扩张
第十七章 非洲
一、奴隶贸易
二、非洲探险
二、非洲的瓜分
四、欧洲的影响
五、结论
第十八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一、种族上的欧化
一、政治上的欧化
三、经济上的欧化
四、文化上的欧化
第十九章 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一、欧洲的政治优势
一、欧洲的经济优势
二、欧洲的文化优势
四、白人的责任
五、对欧洲优势的最初挑战
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第四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一、战争的根源
二、萨拉热窝
三、战争的欧洲阶段
四、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年的俄国革命
五、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的介入
六、协约国的胜利
七、和平解决
八、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一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一、土耳其
二、阿拉伯中东
二、北非
四、波斯
五、印度
六、中国
第二十二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一、共产王义在俄国的胜利
二、共产主义在中欧的失败
三、意大利成为法西斯国家
四、西欧的民主主义问题
五、欧洲的稳定与和解
第二十三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一、五年计划
一、大萧条
第二十四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一、日本入侵满洲
二、外交上对希特勒的反应
三、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四、罗马一柏林轴心
五、西班牙内战
六、吞并奥地利
七、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
八、战争的到来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一、战争的欧洲阶段
二、战争的全球阶段
三、世界历史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六章 从大同盟到冷战
一、战时的团结
二、雅尔塔会议
二、联合国
四、和平条约
五、东、西万冲突的根源
六、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七、欧洲的冷战
八、远东的冷战
九、朝鲜的热战
第二十七章 诸帝国的终止
一、冷战和殖民地革命
二、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二、印度和巴基斯坦
四、东南亚
五、热带非洲
六、南非
七、北非
八、中东
九、帝国主义的最后立场
十、国际影响
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
一、美苏全球霸权
二、冷战的缓和
三、西欧的独立自主
四、东欧赢得自治
五、中国向苏联挑战
六、两极分化的结束
第二十九章 西方的衰落与成功
第三十章 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
一、二十世纪的问题
二、二十世纪的希望
三、我们的黄金时代吗?
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附章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和性质
二、对发达的第一世界的影响
三、对社会主义第二世界的影响
四、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
五、对全球的影响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资本主义被定义为“……一种以牟利为冬季、以各种精心设计的、往往是间接地方法、通过利用大量的资本累计来赚取利润的制度 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但在现代早期主宰了世界的经济,而且时至今日仍然如此。其原因可以在它的主要原则中找到:利润或死亡。为了逃避死亡,数世纪以来,资本家们通常会用两种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减少工人工资和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事实上,事态的发展正是如此:技术革新不断地以加速度进行着,这在今天的高科技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3页 -
在波兰,德国人第一次展示了其新式“闪电战”的致命威力。首先,一波一波的俯冲轰炸机轰炸通讯线路,制造恐怖气氛和混乱局面。然后,装甲师在敌人的防线上打开一个个缺口,深深侵入后方,摧毁运输和通讯设施,将抵抗部队切割成碎片最后则是较轻便的摩托化师和步兵师出击,必要时在飞机和大炮的援助下,“肃清” 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敌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4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全球通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全球通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人类的故事 8.4
-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 8.9
-
- 晚清七十年 8.6
-
- 中国大历史 8.2
-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8.1
-
- 欧洲史 7.0
-
- 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 8.5
-
- 天朝的崩溃 9.2
-
- 國史大綱(上下) 9.4
-
- 东晋门阀政治 9.3
全球通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5 条 )


关于历史学功用的范围

一个不了解历史、不懂政治经济学的人,读完此书之后的一点拙见
> 更多书评 85篇
-
追心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只是在西方,哲学家-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相互促进。正是这种科学与社会的联合、科学家与匠人的联合,大大促进科学在西方世界的空前繁荣。 匠人仅仅对制作罐子、建造房屋或制造小船感兴趣,并不为根本的化学原因或机械原理操心。他们对因果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探究。总之,明确来说,匠人关心的是技术上的实际知识,而不是科学上的潜在原因。 知道实际知识与了解潜在原因的结合,奠定了科学的基...2015-11-20 15:41:41 1人喜欢
-
在中国,佛教继续在社会中居支配地位。它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已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了思想发展的可能;这一点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中国尽管最初在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后来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中国人在作出这些早期的发明之后,未能提出一系列科学原理。<原文开始><...
2014-12-21 14:25:40 1人喜欢
-
Cynosure (我是一只橘)
===============================================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 第一章导言: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 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闭关锁国就是找死!!!) 换言之,如果其他...2012-05-26 16:11:06
-
bingoooooooooo (行走。。。)
原来这全球通史分为上下册两本书啊,怪不得看了N久N久,才看到70%,终于开始世界大战了。。。全书1500页的节奏啊。。。 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引自儒家经典 孔子答道,“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对来世的不关心,后来导致儒家思想中的不可知论倾 印加帝国很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极权主义国家。 扩散传播论者和独立创造论者之间的争论长期持续着,人类文明是...2013-06-12 10:13:49
-
绝大多数理论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依据的是信念而不是理性。各种各样时髦的理论象走马灯似的,盛行一时便一闪而过,每一种都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知识和偏见。
2021-11-15 09:34:06
-
政治因素 法国和英国的君主敢于向教皇说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商业阶层的不断壮大并与国王结盟,国王保护市民对抗封建领主,市民则向国王提供财政支持。民族君主国的发展为海外扩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英国和法国等。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扩张仍是封建性的,原因之一是封建领主与国王的关系更为紧密而英国和荷兰完全是“商人的政府”,在西北欧商人的经济政治力量都在增长,成为国家的主人。 总结 西欧的...
2020-03-17 15:39:14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作者好像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 来自bigrong | 10 回应 | 2022-01-19 11:47:46 |
评论区有人说上海社科翻译的才全 | 来自覆鹿叔叔 | 2019-10-10 22:57:47 | |
请问这一套和《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有什么... | 来自mummer | 4 回应 | 2018-05-20 00:18:05 |
原版书是哪年出版的啊? | 来自Cynosure | 2012-07-08 22:21:23 | |
很想再看一遍 | 来自Woo | 2010-11-23 15:22:4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2分 11592人读过
-
Prentice Hall College Div (1998)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9.2分 926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9.1分 99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书社推荐好书100本 (群情)
- 乱七八糟的好书 (影舞者)
- 世界史和国别史 (1997xhp)
- 异端考古情调必需品 (鼻子亮重耳鹿)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全球通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Sarcophagus 2013-01-21 16:10:02
找不到老版本
2 有用 阿闲闲 2018-03-18 22:11:13
公元1500年以前的部分是简明的人类史读本(比《人类简史》的前半部分更细也讲得更正式),1500年以后其实是很好的地缘政治学读本(政治教我重新认识了世界地图。。。
3 有用 鸟飞 2014-05-17 18:39:02
虽然版本比较早,但是和上海科学院的翻译版相比,北大的版本完全是战五渣。
7 有用 蓝色半岛 2010-09-22 19:21:16
全球通史的上下两册,一共1400页左右。去年一股劲读了1000多页,之后阅读被打断,这次一口气读过了剩下的300多页。非常值得阅读的一套书。 一、很多历史上的故事,非常有趣;二、站在全球通史上的观点,让人开阔;三、给人以内心的平安,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困惑与处境,历史上都有过类似的事件供参考,从中我们可以获得问题的药房,获得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获得内心的平安
1 有用 笑望江湖 2010-07-24 12:09:28
好到无话可说的经典历史读物,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浅显通俗,信息量极为丰富,给人的启迪很深,涉及面很广,同样的历史事件在他的描述下格外使人印象深刻(特别是20世纪各国争斗的部分),大量的妙语连珠令人赞叹!绝对是最好最吸引人的西方历史普及作品!每个家庭都应该收藏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