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卡斯特里奥对抗加尔文
原作名: Castellio gegen Calvin oder Ein Gewissen gegen die Gewalt
译者: 舒昌善
出版年: 2012-3
页数: 359
定价: 2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茨威格人物传记
ISBN: 9787108038388
内容简介 · · · · · ·
茨威格在这里讲述了一场“苍蝇与大象之间的战争”, 即以加尔文为代表的作为异见者的新教徒企图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时,如何遭到罗马教廷的无情迫害;而当新教运动代表人物加尔文控制了一座城市之后,他对待异见者又是何等残酷和决绝。茨威格在本书中刻画了一个坚持自己独立信仰、一生倡导宽容、理性、自由和独立的小人物卡斯特里奥,在他面对强权时的无畏精神。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Sebastian Castellio,1515-1563),法国传教士和神学家,16世纪宗教自由及良心自由的主要倡导者。他曾在法国里昂大学修读,并与加尔文在斯特拉斯堡及日内瓦共事,1544年因信仰原则的分歧而被撤去日内瓦学院院长一职,十年后被任命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希腊文教授,其间以笔名出版《论异端》(De haereticis)一书。在书中他为被加尔文在日内瓦处以火刑的西班牙医学家及神学家米盖...
茨威格在这里讲述了一场“苍蝇与大象之间的战争”, 即以加尔文为代表的作为异见者的新教徒企图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时,如何遭到罗马教廷的无情迫害;而当新教运动代表人物加尔文控制了一座城市之后,他对待异见者又是何等残酷和决绝。茨威格在本书中刻画了一个坚持自己独立信仰、一生倡导宽容、理性、自由和独立的小人物卡斯特里奥,在他面对强权时的无畏精神。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Sebastian Castellio,1515-1563),法国传教士和神学家,16世纪宗教自由及良心自由的主要倡导者。他曾在法国里昂大学修读,并与加尔文在斯特拉斯堡及日内瓦共事,1544年因信仰原则的分歧而被撤去日内瓦学院院长一职,十年后被任命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希腊文教授,其间以笔名出版《论异端》(De haereticis)一书。在书中他为被加尔文在日内瓦处以火刑的西班牙医学家及神学家米盖尔•塞尔维特写道:“当塞尔维特以理性和文字战斗时,他只应被理性和文字反击。”1563年,卡斯特利奥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卡斯特利奥一生提倡宗教容忍,尤其斥责政府对异端的驱逐行为。
这部完成于1936年的著作,其核心内容是祈求人的理性和对人的宽容。作者把历史事件当做镜子,特别清楚地揭示了他自己的那个时代的各种危机和邪恶。卡斯特里奥挺身而出反对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暴政,其态度之坚决,在他的所有同代人中无人能与比肩。加尔文是指控西班牙医学家及神学家米盖尔•塞尔维特为渎神者并最终将其火刑处死的主谋,塞尔维特被处死后,神学上的和政治上的专制与要求宽容之间的斗争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卡斯特里奥却要竭尽全力将良知对抗暴力的斗争进行到底。
三联书店1986年曾出版根据英译本转译的《异端的权利》。本书则是译者根据德国菲舍尔出版社德语原著翻译,对书中的人名、地名和历史事件作了必要的注释,并编写了详尽的“本书大事年表”。
良知对抗暴力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早年求学柏林和维也纳,初时作为诗人和翻译家,继而作为传记作家为人所知。茨威格交游广泛,两次大战期间生活在萨尔茨堡,享有文学盛名。1934年纳粹崛起后流亡英国,之后曾在美国短期逗留,最终定居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尽。
茨威格祈求人的理性和对人的宽容是他完成于1936年的《良知对抗暴力》的核心内容。他把历史事件当做镜子,特别清楚的揭示了他自己的那个时代的各种危险和邪恶。卡斯特里奥挺身而出反对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暴政,其态度之坚决,在他的所有同时代人之中无人能与比肩。加尔文是指控西班牙人米盖尔·塞尔维特为渎神者并最终将其火刑处死的主谋。塞尔维特被处死后,神学上和政治上的专制与要求宽容之间的斗争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卡斯特里奥却要竭尽全力将良知对抗暴力的斗争进行到底。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加尔文攫取权力
第三章 “教会纪律”
第四章 卡斯特里奥登场
第五章 塞尔维特案件
第六章 火刑处死塞尔维特
第七章 宽容宣言
第八章 良知斥责暴力
第九章 暴力扼杀良知
第十章 共同的归宿
茨威格附记
本书大事年表和重要注释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确定自由和权力间的界标。因为,如果缺乏权力,自由就会退化为放纵,混乱发生;另一方面,除非济以自由,权力就会成为暴政。在人的本性里深埋着一种渴望被社会吸收的神秘感情,根深蒂固也深藏着这样的信念:一定有可能发现某一种特定的宗教、国家或社会制度,它将明确地赐与人类以和平和秩序。陀斯妥也夫斯基在其《宗教法庭庭长》一文中,根据无情的逻辑,证明人多半是害怕天赋自由权的。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面对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生活所强加的责任时,出于惰性,渴望有一个明确而又普遍有效的、有秩序的世界性机构,省得他们去费心思索。 这种渴望有一个救世主,以求一劳永逸地解决行为之谜的心情,就成了清除先知们道路障碍的刺激因素。当一代人的理想失去激情之后,先知们的兴趣、他们鲜明的色彩就足以使某一个用强有力的理论配备起来的男子(或女子)绝对肯定地宣布:他,而且只有他,已经发现了新的和真正的准则,而极大多数人将有信心接受这第若干世的救世主。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往往创造一种新型的理想主义,而这毫无疑义是形而上学意义的理想主义。无论谁,如能给予人们一种新的协调和纯洁的幻想,就立即能够激发人类最神圣的活力:自我牺牲和宗教狂热,成百万人象是中了邪一样准备投降,他们允许被,甚至甘受强暴。这样的启示者或先知要求他们越多,他们越愿意奉献。自由,在昨天对他们好象还是最大的好事和快乐,而现在他们却愿意为了先知之故而将之抛弃掉。他们愿意毫不抗拒地追随这位领袖,实现默示的灵感“甘于奴役”。就这样,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民只是为了希望保持团结一致,心甘情愿地让人在他们脖子上套上轭,并且还要亲吻那把枷锁强加于他们的手呢。 一种教条一旦控制了国家机关,国家就会成为镇压的工具,并迅即建立恐怖统治。任何言论,只要是向无限权力挑战的,都必须予以镇压,还要扼住那持异仪的言者和作者的脖子。 历史没有时间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历史无暇顾及公正。历史作为不偏不倚的编年史学家的工作只是记录各种各样的成功,至于这些事情的道德价值,她极少评估。她的目光之只是盯着胜利者,而把失败者晾在一旁。于是这些“无名的战士”便被随意弃入遗忘的阴沟。既没有十字架,也没有花环来记录他们徒劳无功的牺牲。然而事实上,心底纯洁的人们所做的努力,都不会徒劳无益;道德能量的任何消耗,也不会消散长空,毫无回响。那些人虽然生不逢时,虽然被击败了,在实现永恒理想的过程中,却自有意义。因为理想是一种烦人难以看见的观念,只有通过这些人的构思,这些人的全力以赴,还要准备着为它步上尘土扑面的死亡之路,才能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实现。从精神方面看,“胜利”和“失败”两个词都有了新的意义。从此以后,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醒这个眼里只有战胜者丰碑的世界,我们人类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通过堆积如山的尸体才打到昙花一现的王国的统治者,而是那些毫无抵抗力量、被高高在上的势力压倒的人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良知对抗暴力"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蒙田 8.4
-
- 昨日的世界 9.4
-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增订版) 8.9
-
- 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9.2
-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8.5
-
-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8.8
-
-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8.4
-
-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1卷) 9.2
-
- 三大师传 8.6
良知对抗暴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3 条 )
论坛 · · · · · ·
为啥比《异端的权力》多出那么多页 | 来自HisBooks | 4 回应 | 2025-05-01 23:45: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9.2分 580人读过
-
Hesperides Press (200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8.7分 2880人读过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8.6分 129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内德语文学与哲学译介(2011 - 2013) (Rottwitz)
- 2012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2012年3.1~4.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良知对抗暴力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赤脚遛 2018-02-04 21:26:04
力荐,力荐,力荐。说三遍。茨威格的笔就是金箍棒啊,把独裁、思想垄断、意识霸权、权威、真理专业户一手抄起,在露天茅厕墙上,啪啪一顿猛抽,然后甩手抛向苍穹,自己墩身一窜,腾空而起,大棒一抡,那些BULL SHIT就成齑粉四散。
0 有用 dawamesk 2015-02-10 23:16:09
作者黑加尔文真是黑到了极致,那个长达两页的对加尔文的相貌描写尤其夸张。。。顺带黑拿破仑、克伦威尔、罗伯斯庇尔。塞尔维特真是个奇人。韦伯虽然很冷峻很中立,但看得出来韦伯自己和加尔文就是一类人所以还是很偏向加尔文的。
1 有用 项碧德 2014-01-01 10:45:56
茨威格的传记读着非常舒服。极权都是相似的,用垄断的意识形态来行独裁者的私心,无论是以宗教上帝之名,还是以乌托邦人类福祉为名。
0 有用 卞 2012-05-19 18:40:00
单纯是因为书名买的,茨威格在本书中刻画了一个坚持自己独立信仰、一生倡导宽容、理性、自由和独立的小人物卡斯特里奥,在他面对强权时的无畏精神。
2 有用 李子鲤|Lilith 2013-03-11 10:30:31
四星给原著,多一星给翻译。注释和后面写的编年表详尽扎实,让我很有买一本收藏的冲动。里面不乏对加尔文的正面评价,但是由于只就此点而论,加尔文确实处于置于反面地位。最后一章 共同的归宿 更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