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
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学者尊称为船山先
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举人。明亡后参加
南明抗清斗争,后来放弃政治活动,退隐乡闾间,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以著述终其身,
共计成书数十种,达300余卷。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
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
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首先,它是阅读另一部历史巨著的笔记,其中每一节
都是针对《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如果不参照《资治通鉴》而单读《读
通鉴论》,就会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次,这部书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
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学者尊称为船山先
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举人。明亡后参加
南明抗清斗争,后来放弃政治活动,退隐乡闾间,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以著述终其身,
共计成书数十种,达300余卷。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
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
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首先,它是阅读另一部历史巨著的笔记,其中每一节
都是针对《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如果不参照《资治通鉴》而单读《读
通鉴论》,就会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次,这部书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
录。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
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总体水平远超出一般史书。
读通鉴论(上中下册)的创作者
· · · · · ·
-
王夫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夫之(1619年—1692年,中国古代明末清初),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居石堂山,又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曾经和管嗣裘在衡山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潜回广东、广西,最后在衡山石船山麓定居著述。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等。
王夫之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地学,专精于经、史、文学。批评程朱的唯心主义,总结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目录 · · · · · ·
上册
卷一
秦始皇
二世
卷二
汉高帝
惠帝
文帝
卷三
景帝
武帝
卷四
汉昭帝
宣帝
元帝
卷五
成帝
哀帝
平帝
王莽
卷六
后汉更始
光武
卷七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卷八
顺帝
桓帝
灵帝
卷九
献帝
卷十
三国
中册
卷十一
晋泰始元年起
卷十二
惠帝
怀帝
愍帝
卷十三
东晋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卷十四
哀帝
帝奕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
卷十五
宋武帝
营阳王
文帝
孝武帝
前废帝
明帝
后废帝
顺帝
卷十六
齐高帝
武帝
�林王
明帝
东昏侯
卷十七
梁武帝
简文帝
元帝
敬帝
卷十八
陈高祖
文帝
临
海
王
宣帝
后主
卷十九
隋文帝
�帝
下册
卷二十
唐高祖
太宗
卷二十一
高宗
中宗附武氏
卷二十二
睿宗
玄宗
卷二十三
肃宗
代宗
卷二十四
德宗
卷二十五
顺宗
宪宗
卷二十六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卷二十七
懿宗
僖宗
昭宗
昭宣帝
卷二十八
五代上
卷二十九
五代中
卷三十
五代下
卷末
叙论一
叙论二
叙论三
叙论四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读通鉴论(上中下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宋论 9.0
-
- 读史方舆纪要 9.6
-
- 明儒學案(上下) 9.5
-
- 日知錄集釋全校本(全三冊) 9.3
-
- 后汉书(全十二册) 9.3
-
- 春秋左傳注(全四冊) 9.3
-
- 金明馆丛稿初编 9.6
-
- 秦汉史 9.0
-
-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9.3
-
- 文選(全六冊) 9.5
读通鉴论(上中下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 更多书评 2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中华书局 (2013)9.3分 196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22)9.8分 75人读过
-
中华书局 (1975)9.2分 8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3)9.6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经典】中文系必读书目(北大清华) (陳初之)
- 他者化的梅毒隐喻 (藤原琉璃君)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 清代知识谱系 (北望)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读通鉴论(上中下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東寫西讀 2009-12-29 14:21:30
配合《通鑒》一起讀
2 有用 北窓 2012-09-24 19:31:41
真和通鉴没关系啊混蛋。
171 有用 鴻雪詞 2017-03-20 23:28:25
原著五星。 “清·王夫之著 ” 扣三星。看看人家岳麓。
1 有用 Bedivere 2012-01-27 14:38:04
极佳的补集
37 有用 若耶溪水 2014-03-17 21:21:15
抨击申韩,鄙夷释道,以王安石变法为乱政,以王阳明心学为邪说;重纲常、重名教,严君子小人之防,更严夷夏之防——虽然这些都让我不以为然,甚至很反感,但却也不得不佩服先生在很多问题上的灼见。反思一下,先生的议论是一以贯之的,而我是否有“一”呢?
0 有用 文令 2023-06-20 19:21:10 湖北
看完资治通鉴了再看这本书,大脑CPU都快烧了😭
0 有用 无涯之旅 2023-06-07 15:38:56 江苏
补标
0 有用 小樓一夜聽春雨 2023-01-15 12:46:29 新疆
浅尝辄止
0 有用 大文襄公虾滑滑 2023-01-03 12:00:04 湖北
思想略迂腐,行文略拖拉。但是有意思的观点很多,总体来说是6
0 有用 心篤行 2022-12-13 20:05:49 山东
原文看起来费劲,白话看起来感觉没味,高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