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物种源始》讨论了育种学、生态学、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动物行为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现象,揭示出各种生物之间具有亲缘关系,物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伴有修改的代传"而发生变化。达尔文研究生物在家养状态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提出了以自然选择理论为核心的进化论,认为在"为了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被选择保存下来,不利的个体被淘汰,经过一代代的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适应的变异逐渐积累,导致新物种的产生,造成了奇妙多样的生命形态;栖居在地球各地的一切生物,都是从一个或几个原始类型进化衍生出来的;演化造成生物多样性。
物种源始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李 虎:河北邢台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工程师。从事海洋科学、生物多样性和科学史方面的翻译工作。译有《忧天:全球变暖探索史》(201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进化论传奇》(2010年,海洋出版社)等著作。
目录 · · · · · ·
目录
导言1~5
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6~34
变异性的各种肇因——习性的效果——生长联系律——遗传——家养变种的特征——物种和变种难以区别——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几个物种——家鸽,它们的差异和起源——古代遵从的选择原理及效果——系统性的和无意识的选择——家养生物的未知的起源——有利于人工选择的条件
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35~47
变异性——个体差异——疑似物种——分布广的、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种变异最多——各地大属物种比小属物种变异更频繁——大属里许多物种,像变种一样有很密切的但不均等的相互关系,并且分布区域受到限制
· · · · · · (更多)
导言1~5
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6~34
变异性的各种肇因——习性的效果——生长联系律——遗传——家养变种的特征——物种和变种难以区别——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几个物种——家鸽,它们的差异和起源——古代遵从的选择原理及效果——系统性的和无意识的选择——家养生物的未知的起源——有利于人工选择的条件
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35~47
变异性——个体差异——疑似物种——分布广的、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种变异最多——各地大属物种比小属物种变异更频繁——大属里许多物种,像变种一样有很密切的但不均等的相互关系,并且分布区域受到限制
· · · · · · (更多)
目录
导言1~5
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6~34
变异性的各种肇因——习性的效果——生长联系律——遗传——家养变种的特征——物种和变种难以区别——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几个物种——家鸽,它们的差异和起源——古代遵从的选择原理及效果——系统性的和无意识的选择——家养生物的未知的起源——有利于人工选择的条件
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35~47
变异性——个体差异——疑似物种——分布广的、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种变异最多——各地大属物种比小属物种变异更频繁——大属里许多物种,像变种一样有很密切的但不均等的相互关系,并且分布区域受到限制
第三章为生存的斗争48~63
关于自然选择——广义上的自然选择——几何级数的增长——驯养动植物的快速增加——抑制因素的性质——普遍竞争——气候的作用——来自个体数量(多)的保护——遍及自然界的所有动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同一物种的诸个体和诸变种之间发生的“为生存的斗争”最为激烈;同一属的各物种之间也往往很激烈——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第四章自然选择64~103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力量和人工选择的力量相比较——它对于不重要特征的作用力——它对于各年龄和雌雄两性的作用力——性选择——论同种的个体间杂交的普遍性——对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和不利的诸条件,即杂交、隔离、个体数目——缓慢的作用——自然选择导致的灭绝——特征的分歧,与任何小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关联及与归化的关联——自然选择通过特征分歧和物种灭绝,对于同一祖先的后代的作用——解释一切生物的分类
第五章变异的法则104~132
外部条件的作用——“用进废退”和“自然选择”相结合;飞翔器官和视觉器官——风土驯化——生长联系律——生长的补偿和节约——虚假的联系——重复的、残留的、低等的构造容易发生变异——发育异常的部分很容易发生变异;种征比属征更容易变异;第二性征能发生变异——同个属的各物种变异的方式类似——久已消失的特征的重现——提要
第六章学说的困难之处133~160
伴有修改的代传理论的困难之处——过渡形态——过渡变种的缺失或稀少——生活习性的过渡状态——同一个物种的多样化习性——和同类物种的习性差异巨大的物种——极其完美的器官——过渡的方法——很难解释的案例——自然界不产生飞跃——无关紧要的器官——器官并不总是完善的——自然选择囊括了“模式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
第七章本能161~189
本能和习惯具有可比性,但起源不同——本能的阶进——蚜虫和蚂蚁——本能可变——家养的本能及其起源——布谷鸟、鸵鸟和寄生蜂的本能——蓄奴蚁——蜜蜂筑巢的本能——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本能所遇到的困难——中性或不育的昆虫——提要
第八章杂种的性质190~214
首次杂交的难育性和杂种难育性之间的区别——难育性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并不是普遍的,近亲交配对可育性有影响,家养可以消除难育性——支配杂种难育性的规律——难育性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禀赋,而是伴随着其他差别发生的——首次杂交的难育性和杂种难育性的原因——生活条件变化导致的效果和杂交产生的效果两者之间具有平行关系——变种杂交的可育性和产生的混种后代的可育性并不是普遍的——除了可育性因素外,对比杂种和混种——提要
第九章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215~238
论今日中间变种的缺乏——论已灭绝中间变种的性质和它们的数量——通过沉积速率和侵蚀速率,论时间流逝的久远——论我们所拥有的古生物收藏非常欠缺——论地质层系的断续性——论中间变种在任何层系中的缺失——论成群物种的突然出现——论它们在已知的最低的含化石地层中的突然出现
第十章论生物的地质演替239~264
论新物种缓慢而陆续地出现——论它们的变化率不等——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再重现——物种群出现和消失的时候遵循和物种出现与消失时一样的一般性规律——论灭绝——论生命形态在全世界同时发生变化——论已灭绝的物种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它们与现存物种的密切关系——论古代形态的发展状态——论同一地区的相同类型的演替——前章和本章提要
第十一章地理分布265~292
目前的分布不能用物理条件不同来解释——障碍的重要性——同一片大陆上生物的类缘关系——创造的中心——传布的途径: 通过气候变化和地面升降,通过偶然的途径——冰期时世界范围内的分布
第十二章地理分布(续)293~314
淡水物产的分布——论海洋岛上的生物——两栖类和陆栖哺乳类的缺乏——论岛屿上的生物和最近的大陆上的生物的关系——论从最近的源头的迁居和随后的修改——前章和本章的提要
第十三章生物间彼此的类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
退化器官315~349
分类,群下有群——自然系统——用修改代传理论解释分类中的规则和难点——对变种的分类——“代传”总是应用于分类中——类似特征或适应性特征——一般的、复杂的和放射状的类缘性——灭绝分开并界定生物群——同纲成员的形态学,同一个体诸部分之间的形态学——根据变异不在早期发生,且被遗传到相应龄期,解释胚胎学法则——解释退化器官的起源——提要
第十四章重述和结论350~373
重述自然选择理论面临的困难——重述对自然选择理论有利的一般性情况和特殊情况——导致人们普遍相信物种不变论的原因——自然选择理论能够扩展到多远——在自然史研究中采用自然选择理论的影响——结论
索引374~402
· · · · · · (收起)
导言1~5
第一章家养状况下的变异6~34
变异性的各种肇因——习性的效果——生长联系律——遗传——家养变种的特征——物种和变种难以区别——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几个物种——家鸽,它们的差异和起源——古代遵从的选择原理及效果——系统性的和无意识的选择——家养生物的未知的起源——有利于人工选择的条件
第二章自然状况下的变异35~47
变异性——个体差异——疑似物种——分布广的、分散大的和普通的物种变异最多——各地大属物种比小属物种变异更频繁——大属里许多物种,像变种一样有很密切的但不均等的相互关系,并且分布区域受到限制
第三章为生存的斗争48~63
关于自然选择——广义上的自然选择——几何级数的增长——驯养动植物的快速增加——抑制因素的性质——普遍竞争——气候的作用——来自个体数量(多)的保护——遍及自然界的所有动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同一物种的诸个体和诸变种之间发生的“为生存的斗争”最为激烈;同一属的各物种之间也往往很激烈——生物体之间的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第四章自然选择64~103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力量和人工选择的力量相比较——它对于不重要特征的作用力——它对于各年龄和雌雄两性的作用力——性选择——论同种的个体间杂交的普遍性——对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和不利的诸条件,即杂交、隔离、个体数目——缓慢的作用——自然选择导致的灭绝——特征的分歧,与任何小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关联及与归化的关联——自然选择通过特征分歧和物种灭绝,对于同一祖先的后代的作用——解释一切生物的分类
第五章变异的法则104~132
外部条件的作用——“用进废退”和“自然选择”相结合;飞翔器官和视觉器官——风土驯化——生长联系律——生长的补偿和节约——虚假的联系——重复的、残留的、低等的构造容易发生变异——发育异常的部分很容易发生变异;种征比属征更容易变异;第二性征能发生变异——同个属的各物种变异的方式类似——久已消失的特征的重现——提要
第六章学说的困难之处133~160
伴有修改的代传理论的困难之处——过渡形态——过渡变种的缺失或稀少——生活习性的过渡状态——同一个物种的多样化习性——和同类物种的习性差异巨大的物种——极其完美的器官——过渡的方法——很难解释的案例——自然界不产生飞跃——无关紧要的器官——器官并不总是完善的——自然选择囊括了“模式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
第七章本能161~189
本能和习惯具有可比性,但起源不同——本能的阶进——蚜虫和蚂蚁——本能可变——家养的本能及其起源——布谷鸟、鸵鸟和寄生蜂的本能——蓄奴蚁——蜜蜂筑巢的本能——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本能所遇到的困难——中性或不育的昆虫——提要
第八章杂种的性质190~214
首次杂交的难育性和杂种难育性之间的区别——难育性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并不是普遍的,近亲交配对可育性有影响,家养可以消除难育性——支配杂种难育性的规律——难育性并不是一种特殊的禀赋,而是伴随着其他差别发生的——首次杂交的难育性和杂种难育性的原因——生活条件变化导致的效果和杂交产生的效果两者之间具有平行关系——变种杂交的可育性和产生的混种后代的可育性并不是普遍的——除了可育性因素外,对比杂种和混种——提要
第九章论地质记录的不完全215~238
论今日中间变种的缺乏——论已灭绝中间变种的性质和它们的数量——通过沉积速率和侵蚀速率,论时间流逝的久远——论我们所拥有的古生物收藏非常欠缺——论地质层系的断续性——论中间变种在任何层系中的缺失——论成群物种的突然出现——论它们在已知的最低的含化石地层中的突然出现
第十章论生物的地质演替239~264
论新物种缓慢而陆续地出现——论它们的变化率不等——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再重现——物种群出现和消失的时候遵循和物种出现与消失时一样的一般性规律——论灭绝——论生命形态在全世界同时发生变化——论已灭绝的物种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它们与现存物种的密切关系——论古代形态的发展状态——论同一地区的相同类型的演替——前章和本章提要
第十一章地理分布265~292
目前的分布不能用物理条件不同来解释——障碍的重要性——同一片大陆上生物的类缘关系——创造的中心——传布的途径: 通过气候变化和地面升降,通过偶然的途径——冰期时世界范围内的分布
第十二章地理分布(续)293~314
淡水物产的分布——论海洋岛上的生物——两栖类和陆栖哺乳类的缺乏——论岛屿上的生物和最近的大陆上的生物的关系——论从最近的源头的迁居和随后的修改——前章和本章的提要
第十三章生物间彼此的类缘关系、形态学、胚胎学、
退化器官315~349
分类,群下有群——自然系统——用修改代传理论解释分类中的规则和难点——对变种的分类——“代传”总是应用于分类中——类似特征或适应性特征——一般的、复杂的和放射状的类缘性——灭绝分开并界定生物群——同纲成员的形态学,同一个体诸部分之间的形态学——根据变异不在早期发生,且被遗传到相应龄期,解释胚胎学法则——解释退化器官的起源——提要
第十四章重述和结论350~373
重述自然选择理论面临的困难——重述对自然选择理论有利的一般性情况和特殊情况——导致人们普遍相信物种不变论的原因——自然选择理论能够扩展到多远——在自然史研究中采用自然选择理论的影响——结论
索引374~402
· · · · · · (收起)
"物种源始"试读 · · · · · ·
即便是在其本土、且圈养不很紧凑的状态下,仍然不能生育的动物也很多。这一般归因于它们的天性受到了损害;有很多栽培植物,虽然表现了最旺盛的生命活力,却很少结籽或从不结籽!在不多的可结籽的例子中,人们发现,非常微小的改变(例如在某些特定生长阶段水分的多与少)都将决定这株植物能否结籽。关于这个令人好奇的话题,我收集了大量的细节资料,恕我不能一一展开论述。9但是,为了..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看到了将来更加重要得多的广阔研究领域。心理学将稳固地建筑在赫伯特·斯潘塞先生所已良好奠定的基础上,即每一智力和智能都是由级进而必然获得的。人类的起源及其历史也将由此得到大量说明。 最卓越的作者们对于每一物种曾被独立创造的观点似乎感到十分满足。依我看来,世界上过去的和现在的生物之产生和绝灭就像决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的原因一样地是由于第二性的原因,这与我们所知道的“造物主”在物质上打下印记的法则更相符合。 当我把一切生物不看作是特别的创造物,而看作是远在寒武系第一层沉积下来以前就生活着的某些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依我看来,它们是变得尊贵了。从过去的事实来判断,我们可以稳妥地推想,没有一个现存物种会把它的没有改变的外貌传递到遥远的未来。并且在现今生活的物种很少把任何种类的后代传到极遥远的未来;因为依据一切生物分类的方式看来,每一属的大多数物种以及许多属的一切物种都没有留下后代,而是已经完全绝灭了。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言,最后胜利的并且产生占有优势的新物种的,将是各个纲中较大的优势群的普通的、广泛分布的物种。既然一切现存生物类型都是远在寒武纪以前生存过的生物的直系后代,我们便可肯定,通常的世代演替从来没有一度中断过,而且还可确定,从来没有任何灾变曾使全世界变成荒芜。因此我们可以多少安心地去眺望一个长久的、稳定的未来。因为自然选择只是根据并且为了每一生物的利益而工作,所以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禀赋都有向着完善化前进的倾向。 凝视树木交错的河岸,许多种类的无数植物覆盖其上,群鸟鸣于灌木丛中,各种昆虫飞来飞去,蚯蚓在湿土里爬过,并且默想一下,这些构造精巧的类型,彼此这样相异,并以这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依存,而它们都是由于在我们周围发生作用的法则产生出来的,这岂非有趣之事。这些法则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就是伴随着“生殖”的“生长”;几乎包含在生殖以内的“遗传”;由于生活条件的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最后一页 -
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物种杂交时,不育或可育性会以不同程度显现。 杂种植物也是一样。有些杂种植物从不产籽,有些则能够自体受精,并产生越来越多的种子,乃至完全可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规则与骡子 …… 10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物种源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演化 9.2
-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9.1
-
- 政府论(下篇) 9.1
-
- 自私的基因 8.4
-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全二卷) 8.8
-
- 道德动物 7.9
-
- 社会生物学 8.8
-
- 国家的视角 8.3
-
- 人类的由来(全两册) 8.8
-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8.4
物种源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3 条 )




《物种起源》:我们的源头,文明伊始之时
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起源》 如果不是因为达尔文在他的四十九岁那年,收到一封来自于一个比他小十四岁的英国博物学家华莱士的信,我想《物种起源》这本书的诞生时间或许还要再等上三十年,亦或者它会由另一位学者来书写和发表。在那一年,著名环球旅行者,冒险游记畅销书作家...
(展开)

我们为什么要读《物种起源》?关于物种起源说,关于达尔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提到达尔文,我们都非常熟悉,因为他是被写进课本里的伟大科学家、生物学家,每一个学生,上学的时候,都从生物课本上学到关于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这也是他成为世界上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的原因。但如果要让人们细说达尔文,却好像只有“进化论”这个标签是用在达尔... (展开)
达尔文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生坚持投身所爱
你肯定知道他。 他和林肯同一天出生,不过比林肯有钱加幸运太多太多了。 严格意义上的富三代 他的外祖父是响当当的瓷器厂创办人,超有钱大资本家;祖父是自然科学家兼诗人,两个好友约好让漂亮女儿和优秀医生儿子结婚,绝对的强强联合。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天才 他从小和妹妹一起...
(展开)
论坛 · · · · · ·
巴拉圭的苍蝇和牛的关系这段没看明白 | 来自ZERO | 2019-02-09 01:46:38 | |
石破天惊的科学巨著·地球生命的壮丽史诗·摆脱物... | 来自启蒙运动 | 2012-08-24 10:04:1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1 )
-
商务印书馆 (1995)8.6分 2077人读过
-
Bantam Classics (1999)9.4分 10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8.8分 2422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8分 87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有趣的科普 (清华大学出版社理工分社)
- 云图书馆 (Sheryl)
- 自然科学 (读书人)
- qualcos'altro (Jolly)
- 自然科学 (Herman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物种源始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namik_ercan 2016-11-12 23:43:52
儘管達爾文的進化論十分粗糙,但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如今的現代進化論已經相對完善,並且演繹出不同流派。它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生物學,輻射到社會學、地質學、行為科學等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不懷好意的人借達爾文之口夾帶私貨,替他們站台,4顆星
1 有用 Apiarist 2014-05-02 12:38:30
应该早点读这本书
1 有用 偷书人@DJ 2016-03-28 18:20:51
原谅我这么晚才拜读,从中学时代就已对你仰慕!重温进化论,系统地了解进化论……达尔文就是个天才!进化论发展至今,已有很多“后代”,有很多追随者,当然也少不了反对者,但他仍是老大!这个第一版的译本更能保留并展现达尔文的第一论见!
1 有用 胡同 2012-06-25 22:19:45
《物种源始》是一部地球生命的壮丽史诗,值得每一个人沉浸其中。 希望达尔文对自然界的爱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希望赞同和反对进化论的人都能读一读这本书。
0 有用 Joedon 2014-03-10 10:13:32
很好,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