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卡夫卡文集 诉讼.美国(第2卷)》: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也未受到重视,可在他身后,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的崇拜者们一次次掀起“卡夫卡热”。他的《城堡》、《美国》、《诉讼》、《变形记》等小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被推崇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作家中之作家”;他的许多小说已成为许多作家必定研读的作品,被人们说成是“需要用心去阅读的作品”。
卡夫卡文集(第2卷)诉讼・美国的创作者
· · · · · ·
-
弗兰茨·卡夫卡 作者
目录 · · · · · ·
不灭之光的诱惑
诉讼
第一章 被捕――先同格鲁巴赫太后、后与比尔斯纳小姐的谈话
第二章 初审
第三章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公室
第四章 比尔斯纳小姐的女朋友
· · · · · · (更多)
诉讼
第一章 被捕――先同格鲁巴赫太后、后与比尔斯纳小姐的谈话
第二章 初审
第三章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公室
第四章 比尔斯纳小姐的女朋友
· · · · · · (更多)
不灭之光的诱惑
诉讼
第一章 被捕――先同格鲁巴赫太后、后与比尔斯纳小姐的谈话
第二章 初审
第三章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公室
第四章 比尔斯纳小姐的女朋友
第五章 鞭笞手
第六章 K的叔叔――莱妮
第七章 律师――工厂主――画家
……
附录
《美国》简析
美国
1 司炉
2 舅舅
3 纽约近郊的庄园
4 在去拉姆塞斯的途中
……
附录
· · · · · · (收起)
诉讼
第一章 被捕――先同格鲁巴赫太后、后与比尔斯纳小姐的谈话
第二章 初审
第三章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公室
第四章 比尔斯纳小姐的女朋友
第五章 鞭笞手
第六章 K的叔叔――莱妮
第七章 律师――工厂主――画家
……
附录
《美国》简析
美国
1 司炉
2 舅舅
3 纽约近郊的庄园
4 在去拉姆塞斯的途中
……
附录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卡夫卡文集(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卡夫卡文集(第1卷):城堡》《卡夫卡文集(第三卷)》《卡夫卡文集.第4卷.书简》
。
喜欢读"卡夫卡文集(第2卷)诉讼・美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 契诃夫小说全集(第9卷) 9.7
- 等待野蛮人 8.5
- 诉讼 8.8
- 卡尔维诺文集(第二卷) 8.8
- 鬼 9.3
- 加缪文集 9.2
-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8.6
-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 9.0
- 博尔赫斯小说集 9.2
- 寻找自我 8.5
卡夫卡文集(第2卷)诉讼・美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更接近写作本身的写作
这本书包括了卡夫卡的两个长篇,即《失踪者》也就是《美国》,以及《诉讼》,也就是《审判》。 我意识到卡夫卡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者说他的虚构世界的方式,还在于他的叙述的直接、直指本心,以及赋予(这个词不准确,但我找不到替代)故事意义...
(展开)
《失踪者·诉讼》:失踪者无处诉讼
卡夫卡在文学史的地位很高,但这样说是空洞的。不过假如读一读《变形记》,会发现他的想象力和孤独感非常强,这是突破了传统小说的。但假如没读过几本传统小说或对传统小说没什么概念,那《变形记》只是篇好玩的故事,至少可以说给小孩听:一天早晨,有个人变成了一只甲虫。 我...
(展开)
《失踪者》注定无法找回
我读的是漫步文化2015年10月姬健梅译本。 卡尔·罗斯曼经历的两次重大驱逐,似乎并不是为了使他得以流放,而是要赋予他观察和经历的角色,这个观察者自然也可以被称之为做梦人,如若被父母驱逐遣往美国是一次明显意义上的流放的话,而舅舅的驱逐,才真实地赋予了卡尔·罗斯曼...
(展开)
浅谈《失踪者》《审判》《城堡》的主题与联系
比起说卡夫卡的三部长篇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倒更像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在其中有一种类似递进的结构。《失踪者》大体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只是在最后的部分才开始变得荒诞离奇。《审判》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主角约瑟夫K在整个审判的过程中都保持着理智,他所处的世界却开始扭曲...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9.0分 411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11)9.1分 14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昆德拉的小说艺术史~ (拐了)
- 【书】气飘香之个人经典推荐(小说类) (阿廖沙)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 交际花盛衰记 (刘小黛)
- 中欧文学记录 (卡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卡夫卡文集(第2卷)诉讼・美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上界司命 2008-11-01 00:08:55
过于象征
0 有用 2010-03-10 09:06:11
外国文学的精粹被我丢在了译文中
0 有用 暗夜骑士 2011-11-26 02:37:04
晦涩
3 有用 吕六一 2014-02-16 23:53:31
《美国》令人感动,细节巨细靡遗,但恰恰是在最不可理喻、读者感到最愤怒或悲哀的地方,卡夫卡往往有意无意地放过,仿佛那些是毫不重要的问题,仿佛接受世上的不公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正是这一点令人倍感凄凉。
0 有用 我和布林 2011-09-11 00:15:29
空洞的向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