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国]
凯文·林奇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译者: 方益萍 / 何晓军
出版年: 2001-4
页数: 150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16开
丛书: 城市·建筑文化系列
ISBN: 978750802427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译者: 方益萍 / 何晓军
出版年: 2001-4
页数: 150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16开
丛书: 城市·建筑文化系列
ISBN: 9787508024271
内容简介 · · · · · ·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从《城市意象》这本书中我们发现——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
城市意象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凯文·林奇,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目录 · · · · · ·
前言
第1章 环境的意象
第2章 三个城市
第3章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第4章 城市形态
第5章 新的尺度
附录A 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
附录B 方法的使用
附录C 两个实例分析
书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第1章 环境的意象
第2章 三个城市
第3章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第4章 城市形态
第5章 新的尺度
附录A 关于定位的参考文献
附录B 方法的使用
附录C 两个实例分析
书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城市·建筑文化系列(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城市形态》《建筑的伦理功能》
。
喜欢读"城市意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城市意象"的人也喜欢 · · · · · ·
城市意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City design n planning
My copy is on shipping ....^^ 对于此书, 我是既爱又恨 先是恨,因为是我们整个大学生涯的必读物。 我讨厌这本书完全是出于自己对枯燥无味的公式化的语言所打败,在起初是怎么也提不起对于通读此书的兴趣。然而,2年过去,发现在这个铁壳后是宝藏之。。。读呼。反复的读。一...
(展开)


> 更多书评 4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MIT Press (1960)8.8分 302人读过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7.5分 171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17)7.8分 83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11)8.0分 6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城市书 (xxx)
- 建筑理论与历史(上)书单 (gp)
- 空间诗学 (歌尔德蒙)
- 风景园林(景观/园林)可读书目 (某xx)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城市意象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初级患者 2011-11-19 17:33:02
隔层雾隔层纱的感觉,街道的美学就好很多,难道是翻译的问题?
5 有用 十口青草桑 2012-11-03 09:49:36
东大建筑的教授说至今都不能完全深入了解这本书,东大建筑的童鞋说这书也是云里雾里,那我只能看看图片了。。。
3 有用 BOXING 2017-04-03 10:26:16
据介绍是城规领域重要入门书,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识物及它们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与城市整体感知的关系(城市意象的形成)。专业者徒步考察与居民访谈是主要研究方法,与路上观察学有相似之处。对城市史研究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些视角:城市的哪些位置是城市史研究可能重要的角度;如何理解不同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对象——城市规划者——是如何理解城市空间与其意象的。当然,五个要素是否过于公式化?如何由此... 据介绍是城规领域重要入门书,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识物及它们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与城市整体感知的关系(城市意象的形成)。专业者徒步考察与居民访谈是主要研究方法,与路上观察学有相似之处。对城市史研究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些视角:城市的哪些位置是城市史研究可能重要的角度;如何理解不同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对象——城市规划者——是如何理解城市空间与其意象的。当然,五个要素是否过于公式化?如何由此继续发展城市意象的结构,是更重要的启发。 (展开)
7 有用 七七|烂柯人bot 2009-05-01 13:48:53
如何学术地不迷路
2 有用 大大夢 2012-10-04 11:25:16
道路 边界 区域 节点 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