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ainbow
译者: 齐元涛 / 马志刚
出版年: 1994-9
页数: 502
定价: 23.20元
丛书: 劳伦斯经典名著
ISBN: 9787505920422
虹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生于1885年。父亲是矿工,缺少教育;母亲出身上流社会,有良好的修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经常吵吵闹闹。但这种差异使劳伦斯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从母亲那里至高无上的关怀。也许是母亲过分溺爱,劳伦斯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这挺可怕,弄得我有些方面不正常。”
劳伦斯是最...
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生于1885年。父亲是矿工,缺少教育;母亲出身上流社会,有良好的修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经常吵吵闹闹。但这种差异使劳伦斯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从母亲那里至高无上的关怀。也许是母亲过分溺爱,劳伦斯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这挺可怕,弄得我有些方面不正常。”
劳伦斯是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他如不过早地逝世,肯定会有更惊世的作品问世,也许更会被列为禁书。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虹"的人也喜欢 · · · · · ·
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9 条 )



灵与肉永无止境的挣扎
> 更多书评 8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8.5分 697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2001)7.6分 9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7.9分 2500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8.1分 45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藏书之英国篇(不完全整理) (影随茵动)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水果沙拉)
- Lawrence,D.H. (kafka)
- 2023 阅读记录 (吃碗乌鸦杂酱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虹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绛黎 2009-05-04 10:01:25
冗长
0 有用 虾米 2018-12-26 10:51:24
重读。关于“自我”(但切勿误会为“成长小说”)的史诗巨作。主题承接中篇《狐》的结尾,男女两性的“自我”是否在对方怀中“睡去”,还是超脱为熠熠闪光舍我其谁的独立存在。三代布朗温作出了不同的选择:第一代布朗温夫妇双双泯灭自我并在彼此怀中安然“睡去”,第二代夫妇在尖刻的对立中各自痛苦地清醒,但在无尽的家庭琐事中搁置争议不了了之,第三代厄秀拉作为独立女性面对所有针对“自我”的挑战(不仅是两性,还有家庭、社... 重读。关于“自我”(但切勿误会为“成长小说”)的史诗巨作。主题承接中篇《狐》的结尾,男女两性的“自我”是否在对方怀中“睡去”,还是超脱为熠熠闪光舍我其谁的独立存在。三代布朗温作出了不同的选择:第一代布朗温夫妇双双泯灭自我并在彼此怀中安然“睡去”,第二代夫妇在尖刻的对立中各自痛苦地清醒,但在无尽的家庭琐事中搁置争议不了了之,第三代厄秀拉作为独立女性面对所有针对“自我”的挑战(不仅是两性,还有家庭、社会、工商业资本主义文明“榨干”之下所余留的那个残缺不全的“自我”)而勇往直前——需要说一句,虽然全书大部以女性作主角,但并不宣扬女性主义,作者选择女性作主角乃是因为女性较之男性需要面对更多复杂的困境,其落脚点仍是作为普遍的“人”的独立“自我”的构建过程。主题既然用来表现“自我”这个终极目的,写作手法 (展开)
0 有用 绿罗裙 2007-09-11 21:00:37
最爱劳伦斯
0 有用 Andy 2011-05-10 19:24:59
劳伦斯和所有英国人一样,没玩没了的抒情,可是当我们经历了很多以后,才发现劳伦斯自己所说的那句话:“我相信我是一个天才,可是在300年内没有人能懂我!”
0 有用 aky 2017-08-08 10:42:37
最后的几页,力透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