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新经典文库·长篇小说系列。 本书采用了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前所未有的“倒放”式文本。小说中讲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惨烈的故事,把苦难写得质感透明,把深厚与天真糅成了至纯和心酸,从而写出了中国农民的一部心灵宗教史、生命救赎史。 全文由五卷组成,依次逆向地回溯故事进程,即第一卷叙述主人公司马蓝的死亡过程,第二卷说司马蓝担任村长后的奋斗经历,第三卷说青年司马蓝如何当上村长,第四卷讲少年司马蓝成为同辈中的领袖,第五卷说司马蓝的童年生活及其出生,中间穿插几位前任村长和其他有关人物的故事。认真阅读这部小说的读者,都会被小说中的严峻的生死问题所震撼。
日光流年的创作者 · · · · · ·
-
阎连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958年出生,河南省嵩县田湖镇人。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
主要经历:1978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等;小说集有《年月日》、《耙耧天歌》等十余部;另有《阎连科文集》5卷。阎连科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和其他全国、全军性文学奖20余次,其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04年他的新作《受活》引起文坛强烈关注,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
目录 · · · · · ·
二 原版自序
三 日光流年
四 回家(代后记)
五 生死游戏仪式的复原
六 行走、姿势――阎连科传略
七 阎连科主要著作目录
八 阎连科简要创作年表
九 阎连科作品评论篇目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咬着牙说藤她娘,你给我盛来一碗汤。竹翠就夸张地张着大嘴道:“没了呀,你快死的人了还跟女儿和客人争汤喝。”司马蓝便利眼刺着她,呵斥说没有你去厨房给我烧。竹翠便从他的利目中躲出来,一脸轻轻松松,像儿戏又像认真着,说今前晌你去哪儿了?你在蓝四十的地头像狗一样蹲了一晌儿,饿了渴了你回来让我侍奉你,你咋不让蓝四十给你烧汤呢。说你以为你是先前呀,身强力壮,又是村长,动不动可以揍我一顿哩,睡到半夜可以把我打到床下边,然后提个马灯跑到蓝四十的家里去说我的千万不是哩。说我好不容易熬到你快死了呢,我侍奉你一辈子侍奉到头啦,想喝汤你到那破鞋家去吧。竹翠这样高腔大嗓地吼叫着,像憋在心里的淤血死肉都化开来吐将出来了,且越说越快,唾星四溅嗓门儿冰雹雨滴地爆起来。司马蓝拿起勺子朝她砸过去,她从哥、弟、女儿们的惊乱中跑到院落里,扯着嗓子对着左右唤,邻居们赶快来救救我竹翠呀,不救我司马蓝就要把我打死啦——他快死啦他怕我还活在世界上——然后又转身对着上房吼,哥你不能不管你妹呀,你妹在司马家受一辈子的气——鹿弟虎弟你们可都是证人哩,你们说我一辈子侍奉你们哥哥是不是如牛如马哟,可你们的哥哥直到今儿前晌还去找那骚女人——快死了还找那女人…… (查看原文) -
三天前,那个雨过天晴的中午,竹翠听说蓝四十要司马蓝同她分铺儿才肯去替司马蓝做一次人肉生意,竹翠在井台上等着她去挑水时,呼天叫地骂她是人世间的最烂的破鞋,是世上的人肉王,骂她的两腿间比城门还宽广,马车都可赶过去。那时候也去挑水的司马虎,一个耳光把竹翠的嘴巴打得出了血,说你这个浑女人呀,她是为了我的哥哩。可没想到这一耳光使她骂得越发厉害了,说不仅马车能从她腿里赶过去,且外面世界的汽车也能开进去,调个头儿,吐着青烟开出来。说那儿空大无比,开山炮在那儿轰隆炸响,飞石也炸不飞她的嫩皮黑毛哩。她骂得唾星四溅,天昏地暗,地动山摇,使三姓村人忽然间眼界顿开,像听唱一样集下一片,只有蓝四十立在井台沿上,一动不动,脸上白蜡一样不见表情,嘴角却有她上下牙齿咬破下唇的一线血丝。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日光流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光流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6 条 )



-
寒鸦 (kafka)
真正意义上的活着 ——读阎连科《日光流年》 方东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日光流年》腰封上写着:一个本教会我们好好活着的书;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的巅峰杰作。前一句说得很在理,后一句则应该反过来说才对,亦即茅盾文学奖与其擦肩而过的巅峰杰作。别说这书可以获得茅盾文学奖,就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当之无愧,我就觉得,它比莫言诺奖作品《生死疲劳》更为厚重更接地气更深沉更具匠心更能触及到人性最本真的地方。 ...2012-10-22 22:45:46 3人喜欢
-
寒鸦 (kafka)
真正意义上的活着 ——读阎连科《日光流年》 方东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日光流年》腰封上写着:一个本教会我们好好活着的书;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的巅峰杰作。前一句说得很在理,后一句则应该反过来说才对,亦即茅盾文学奖与其擦肩而过的巅峰杰作。别说这书可以获得茅盾文学奖,就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当之无愧,我就觉得,它比莫言诺奖作品《生死疲劳》更为厚重更接地气更深沉更具匠心更能触及到人性最本真的地方。 ...2012-10-22 22:45:46 3人喜欢
论坛 · · · · · ·
有类似的本土小说推荐吗 | 来自ferryman | 2 回应 | 2025-05-31 13:38:10 |
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顶峰 | 来自Laozhu | 2 回应 | 2021-01-13 23:51:37 |
如果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 | 来自Godgrandfather | 2 回应 | 2020-05-04 23:21:47 |
希望大家能忍着枯燥看完第一章 | 来自冷水泡饭 | 2019-04-18 11:10:2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8.6分 2989人读过
-
EDITIONS PHILIPPE PICQUIER (2018)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8.5分 1061人读过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0)9.0分 18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家 (爱玛·包法利)
- 我的乡土中国 (羊的门)
- 儿童视角·华语文学中的童年政治 (zang兮兮)
- 豆瓣五星图书【中国文学】 (爱玛·包法利)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46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日光流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Anna 2008-04-07 08:23:51
强行加入圣经
291 有用 狐不归 2011-11-04 16:05:28
“叙述伟哥”。不敢写一句直接简单的句子,看起来很雄壮华丽,实际上源于叙述上的不自信—— 中国多数作家的通病。似乎卡夫卡讲过,他希望故事本身就足够吸引力,就足以支撑整部小说。这种对“内容”的自信,古典作家是自然而有的,即使托翁这样大作家,似乎也不太在乎“叙述文体”,福楼拜这样的文体家,也信任朴实的句子。到了现代主义,形式上花样多了,文体更追求风格化,但大作家那里,还是自信的。到了二三流以下作家,每一... “叙述伟哥”。不敢写一句直接简单的句子,看起来很雄壮华丽,实际上源于叙述上的不自信—— 中国多数作家的通病。似乎卡夫卡讲过,他希望故事本身就足够吸引力,就足以支撑整部小说。这种对“内容”的自信,古典作家是自然而有的,即使托翁这样大作家,似乎也不太在乎“叙述文体”,福楼拜这样的文体家,也信任朴实的句子。到了现代主义,形式上花样多了,文体更追求风格化,但大作家那里,还是自信的。到了二三流以下作家,每一句话写的都不自信,都吊子嗓门在喊,对话语内容的价值缺乏自信,对朴素、直接的语言也缺乏信心,每写一句心里都没底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了,于是“作”家就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做作语调。“作”家不死,小说不生。——看了六七十页,实在没法读下去。 (展开)
5 有用 花二乔 2015-06-23 21:30:26
读了一半,实在没能继续读下去,因为我忍受不了近乎变态的细节描写,但还是一部力作。
7 有用 不在线 2017-01-13 23:55:51
感觉阎连科要把苦难写到极致了。溯源结构张力无穷,结局先置由近及远,代代薪火苦难不绝,渐渐推高希望又陡然跌碎是个无望的死循环。最后司马蓝殡葬游戏回到娘胎,仿佛死生的隐喻结构。看到最初和蓝四十的相遇真是有点想落泪,这枚爱情的种子真是纯情极了
6 有用 isNull 2011-08-18 21:49:35
厚重的死,浓烈的生。虽然很长,还是值得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