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分别以“女性社会”、“女性之死”题名:上篇“女性社会”期望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其中,对上海“中国女学堂”的考述锁定女子社会化教育起步期,将中西观念、中学与西学的相互激荡、冲突与调和作为讨论的重点,而该校所标举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想,在日后各地的办学实践中尤具启示意义。与之相呼合的是发生在北京的女学生杜成淑拒绝男学生屈疆约会信事件的考察,透过双方公开的私函与背后的妇女团体分裂的的隐情钩稽,论者有意凸显晚清女性在新教育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现实困惑。女报的出现亦自晚清始。第三章以发刊于1904年的《女子世界》杂志为标本,清理晚情,“女界革命”倡导者的妇女论述之内涵,文本分析不仅显示出刊物主持人在廷续三年的编辑过程中思想的游移,其间男性与女性声音的同中有异更值得关注。“男降女不降”之说的晚清曾流行一时,这一话语既...
本书分别以“女性社会”、“女性之死”题名:上篇“女性社会”期望以个案整合的方式,映现晚清女性从生活形态到思想意识的新变。其中,对上海“中国女学堂”的考述锁定女子社会化教育起步期,将中西观念、中学与西学的相互激荡、冲突与调和作为讨论的重点,而该校所标举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想,在日后各地的办学实践中尤具启示意义。与之相呼合的是发生在北京的女学生杜成淑拒绝男学生屈疆约会信事件的考察,透过双方公开的私函与背后的妇女团体分裂的的隐情钩稽,论者有意凸显晚清女性在新教育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现实困惑。女报的出现亦自晚清始。第三章以发刊于1904年的《女子世界》杂志为标本,清理晚情,“女界革命”倡导者的妇女论述之内涵,文本分析不仅显示出刊物主持人在廷续三年的编辑过程中思想的游移,其间男性与女性声音的同中有异更值得关注。“男降女不降”之说的晚清曾流行一时,这一话语既源于明清之际的历史记忆,也与晚清妇女论独特的现实关怀相指涉。探究其中复杂的多意旨,揭示历史资源如何转化为现代理念,是为该章的着力之处。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的创作者
· · · · · ·
-
夏晓虹 作者
目录 · · · · · ·
导言 重构晚情图景
上篇 女性社会
第一章 中西合璧的教育理想
——上海“中国女学堂”考述
第一节 利用报刊的自觉意识
第二节 中西女士的盛大聚会
第三节 中西并重的办学方针
第四节 华洋杂处的文化环境
第二章 新教育与旧道德
——以杜成淑拒缰函为例
第一节 通信订婚与文明结婚
第二节 男学生的私函与女学生的公开信
第三节 屈疆的革退与中国妇人会的分裂
第四节 “启发知识”与“保存礼教”两不相妨
第三章 晚情女报的性别观照
——《女子世界》研究
第一节 刑物的编辑、出版与发行
第二节 作者的聚合
第三节 “女子世界”是构想
第四节 “女权”优先还是“女学”优先
第五节 体育为女子教育第一义
第六节 杂志的续出
第四章 历史记忆的重构
——晚清“男降女不降”释义
第一节 “十不从”小考
第二节 为民族殉身
第三节 “足”以有别也
第四节 雌风吹动革命潮
中篇 女性典范
第五章 晚情古典新义
——以班昭与《女诚》为中心
第一节 “文饰政论”与“新眼读书”
第二节 史书中的班昭与《女诚》
第三节 女子教育的模
第四节 男尊女卑的祸首
第五节 旧经典与新思想的离合
第六章 误译误读与正解正果
——批茶女士与斯托夫人
第一节 《五月花》与《批茶女士传》
第二节 美国废奴先驱的形象放大
第三节 光荣属于谁
第七章 接受过程中的演绎
——罗兰夫人在中国
第一节 罗兰夫人何人也
第二节 女杰本自东瀛来
第三节 中西合璧的启蒙角色
……
下篇 女性之死
第八章 晚情女学中的满汉矛盾
第九章 从新闻到小说
第十章 绘纭身后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据此,由晚清最推崇女性的文人学者所构想的“女子世界”,其根基明显与西方女权运动不同。欧美妇女的要求平等权,是根据天赋人权理论,为自身利益而抗争;诞生于中华大地的“女子世界”理想,昭示着中国妇女的自由与独立,却只能从属于救国事业——“女子世界出现于二十世纪最初之年,医吾中国,庶有瘳焉”③。因此,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进程与国家的独立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理解晚清的妇女论述,才不致出现隔膜与偏差。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节“女子世界”的构想 / -
“中国重男轻女积数千年之痼习,其病至于母教不昌,妇道不备。而女子亦往往甘于自薄,以分利于[为]男子累。苟尽具普通知识,或一艺之长,男子有业,女子亦有业,各以一身所作之业,为一身衣食计,天下自鲜忧贫患。”故临终前嘱其母: 中国风俗,向以家产遗子孙,无捐以举公众事业、造社会幸福者。有之,请自慧仙始。我死,以我家遗产兴女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节女杰死而学校兴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 8.3
-
- 被压抑的现代性 8.6
-
- 闺门的退隐 7.6
-
-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7.4
-
- 「娜拉」在中國 9.3
-
- 触摸历史 7.1
-
- 晚清社会与文化 8.2
-
-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 8.7
-
- 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8.3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我又读了个论文集 / 别害怕,不难读 / 历史需要被重新发现

中国女权初始之艰难,晚清可见一斑


读书|『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交织牵扯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8.8分 360人读过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一颗咖啡豆 2014-02-20 17:50:46
试图以非官方的形式,主要是报章杂志的材料切入,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对晚晴社会进行历史现场式的表现和撰写,但这种以个案个体优先的手法,固然会增强历史现场感,却也同时失去一种宏观上的系统,显得杂乱,主题也容易混杂不突出。
1 有用 QBY 2014-06-02 00:25:34
好看,像看侦探小说一样
0 有用 乌十三 2015-05-07 10:46:22
寫得也就這樣了
6 有用 懒人老猫 2007-11-13 20:11:28
社会改良者,女权爱好者以及秘闻爱好者都应该看看
0 有用 甜姜 2014-01-03 19:26:22
惠兴办学 既是女权主义也是当时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