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代表作,书中主要阐述有关历史哲学的观点,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著名论点。
内容特点:
1.原著分为两部分,第一至四篇说明自希腊罗马到20世纪的历史哲学,导论和第五篇则阐述作者本人的历史哲学观点。本书精选的是后者,重点揭示作者对历史哲学的看法。
2.书中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论点,是作者最著名的观点,对于历史学家如何诠释历史有独特的见解。
作者积极融和历史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历史的观念》最能体现作者在这方面的贡献。
历史的观念的创作者
· · · · · ·
-
柯林武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业余画家。1927年起为牛津大学罗马史讲座教师,成为继哈佛菲尔德之后的罗马不列颠史专家。1935年起为牛津大学温弗莱特形而上学哲学教授,至1941年退休。1943年病逝。
柯林武德被誉为英国迄今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
目录 · · · · · ·
导论
第一节历史哲学
第二节历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和价值
第三节第一编至第四编的问题
第五编后论
第一节人性和人类历史
一人性的科学
二历史思想的范围
三作为心灵的知识的历史学
四结论
第二节历史的想像
第三节历史的证据
导言
一作为推论的历史学
三证词
四剪刀加浆糊
六鸽子笼方式
九陈述和证据
十问题和证据
第四节作为过去经验之重演的历史学
第五节历史学的题材
第六节历史和自由
第七节历史思维所创造的进步
· · · · · · (收起)
第一节历史哲学
第二节历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和价值
第三节第一编至第四编的问题
第五编后论
第一节人性和人类历史
一人性的科学
二历史思想的范围
三作为心灵的知识的历史学
四结论
第二节历史的想像
第三节历史的证据
导言
一作为推论的历史学
三证词
四剪刀加浆糊
六鸽子笼方式
九陈述和证据
十问题和证据
第四节作为过去经验之重演的历史学
第五节历史学的题材
第六节历史和自由
第七节历史思维所创造的进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真知与意见。意见是我们关于事实问题所具有的经验性的半知识,它总是在变化着的。它是我们关于世界的不断流变着的现实之不断流变的认识人,因此它只在此时此地在它自己本身的延续期内是有效的,并且是瞬间的,没有道理的,又不可能被证明。 真正的知识不仅是此时此地而且在任何地方都永远有效,而且它根据可以证明的推理并且可能通过辩证批评来找出错误和扬弃错误。 对希腊人来说,过程就只有在它被知觉时才能被认识,而且有关它的知识是永远不可能证明的。 历史的特征:必须是有关瞬时性的东西,必须是科学的或者可证明的。这两点在希腊人看到是矛盾的。 在古希腊,人们普遍追求永恒不变的知识对象,即所谓形而上学,而历史事件是瞬间即逝的,因而在古希腊人看来,历史是不可认识的,也就不可能出现历史学。而以希罗多德和波利比乌斯为主要代表历史学家关于历史的观念则弥足珍贵,希罗多德意识到去追究历史背后的理由,历史是人文主义的而不是神权历史学。希罗多德认为只要对于历史的认识越深入,则人类就越可能避免犯历史的错误。波利比乌斯与希罗多德对于历史学的看法基本一致,但他奉行历史决定论,亦即人类不可能规避前人犯过的错误,唯一可做的是当厄运降临,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希腊人认为历史学的价值在于:它的教导对人生是有用的,仅仅因为它那变化节奏很有可能重复,类似的前因会导致类似的后果,著名事件的历史是值得记录的,以便作为判断预兆的一个基础,它不是可证明的但却是可能的,它不是说明将要发生什么而是可能会发生什么,并指出节奏中现在正在行进着的危险之点。 这种历史观正是决定论历史观的对立面,希腊人把历史过程看作是灵活的,并可能接受教养良好的人类意志的改造。所发生的事没有什么不可避免。希腊人对于人类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确实有着一种轻快的而确实是天真的感觉,并且认为这种力量仅仅受他的知识所制约。另一方面,尽管历史的教导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却为它的题材的不可理解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8页 -
今天得历史学家们都认为历史学应当是:(1)一门科学,或者说回答问题;(2)于人类过去的活动有关;(3)通过解释证据来进行;(4)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历史的观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读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
我断断续续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这本不算是大部头的名著,但是因为它是名著,所以我很难看懂,很多时候都是遇到瓶颈而不得不中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直读却不知道作者之所云,等我通篇读完(其实读到后半部分就已经明白)的时候,才知道柯林武德到头来只为...
(展开)



历史研究何以可能?——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读书报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作为历史系的学生不免会被问到,诸如“历史系是学什么的”或者“研究历史有什么用”的问题。这些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不免令我时时萦绕于心,埋头翻阅史料或赶论文的间隙猛然想起,虚无感难以避免地袭来。 高中时我曾执着于讨论历史的真实性问题:课本上的史实何以证明为真?... (展开)
前四编《历史的观念》讲稿的读书总结。(大一暑假写的,不少内容可能有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柯林武德所面临的“问答综合体” 这一部分并非要系统的概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史学史,而是旨在勾画出柯林武德所面临的知识图景。这样的知识图景并非简单的时代概览,而是依据柯林武德思想中他所持有的观点,有所针对地选择了他所承袭的学术传统、他的观点的主要批评对象... (展开)


作为历史初学者的一些个人思考和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科林伍德认为历史学就是思想史,历史学的目的不是在于史料的编纂,而是在于对过去历史思想的理解并通过当代的历史学家自己的思想把历史思想组织成一套新的体系以理解“人事”理解我们为什么成为现在的样子(认识自己) 导论 反思:思考一个对象时同时思考它自身对那个对象... (展开)>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9.3分 914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9.7分 59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8)8.9分 851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7.0分 6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何兆武先生作品一览 (李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历史的观念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