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译 序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一七六九—一八四四)不仅是最杰出的俄国寓言作家,而且是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两位是古希腊的伊索和法国的拉封丹)。他出身贫苦,没有正式上过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自幼便已显露的语言艺术的天赋外,完全是靠惊人的勤奋和锲而不舍的执著追求。
克雷洛夫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安德烈·克雷洛夫是行伍出身的低级军官(官至上尉),后来虽因战功卓著获得贵族称号,但他终其一生没有一亩土地、一个农奴,完全是靠一个低级军官的微薄薪俸维持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空头贵族。但他酷爱读书,把全部余钱都买了书,这一点对儿子有着非常良好的影响。
克雷洛夫六岁时随退役的父亲回到故乡特维尔市。特维尔濒临伏尔加河,河畔经常有热闹的集市。童年的克雷洛夫除了读书外,全部空余时间都消耗在集市上了。在这里,他向一个意大利流浪者学会了意大利文,向一个卖艺的小提...
译 序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一七六九—一八四四)不仅是最杰出的俄国寓言作家,而且是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两位是古希腊的伊索和法国的拉封丹)。他出身贫苦,没有正式上过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自幼便已显露的语言艺术的天赋外,完全是靠惊人的勤奋和锲而不舍的执著追求。
克雷洛夫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安德烈·克雷洛夫是行伍出身的低级军官(官至上尉),后来虽因战功卓著获得贵族称号,但他终其一生没有一亩土地、一个农奴,完全是靠一个低级军官的微薄薪俸维持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空头贵族。但他酷爱读书,把全部余钱都买了书,这一点对儿子有着非常良好的影响。
克雷洛夫六岁时随退役的父亲回到故乡特维尔市。特维尔濒临伏尔加河,河畔经常有热闹的集市。童年的克雷洛夫除了读书外,全部空余时间都消耗在集市上了。在这里,他向一个意大利流浪者学会了意大利文,向一个卖艺的小提琴手学会了小提琴,还向一个画家学了绘画。未来的作家就这样在伏尔加河畔的集市上上了自己的小学,而学的可不止是小学的课程。
一天,父亲带他去一个名叫利沃夫的官员家做客。谈话中,利沃夫问孩子读些什么书。没想到克雷洛夫对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几乎能背下来,并用意大利语给大家朗诵诗,还拉小提琴。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一个退役上尉哪来的钱让孩子受这样的教育,又是外语,又是提琴!而最吃惊的是父亲——他把双手一摊,简直不相信这是他的儿子,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儿子在集市上学外语和提琴的事。事情的结果是利沃夫提议让孩子到他家去,同他的孩子一起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从这时起,克雷洛夫才开始有系统地学习。
可是好景不长,一七七八年克雷洛夫的父亲去世了,当时克雷洛夫才九岁,弟弟刚学走路,母亲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年仅九岁的克雷洛夫便挑起了养家的担子,到法院去当一个小办事员。
一七八三年克雷洛夫全家迁到彼得堡居住。当时彼得堡正在演出冯维辛的著名喜剧《纨绔子弟》,克雷洛夫看过后深受启发,下决心要当一个戏剧家——这时他年仅十四。两年后,他写出了他的第一个剧本《女占卜者》。剧本虽未被剧院采纳,却被一个出版商用六十卢布买去了。当时克雷洛夫在彼得堡税务局当职员的月薪为七个卢布,所以六十卢布对他来讲是很大一笔钱,但克雷洛夫没有要现金,而是让出版商给了他一批书籍——世界著名戏剧家的作品。
第一个剧本虽然未被剧院采纳,但年轻的克雷洛夫却由此走上了戏剧创作的道路。他先后写了《克列奥帕特尔》、《疯狂的家庭》、《前厅里的作家》、《淘气鬼》、《美国人》、《凯旋式》、《馅饼》、《摩登小店》、《勇士伊利亚》等多部喜剧和悲剧。后两个剧本写得最成功,在彼得堡上演时引起轰动。写于一八七年的喜剧《摩登小店》讽刺了俄国贵族的法国化倾向;写于一八八年的《勇士伊利亚》则是号召俄国人民团结起来,当时正值拿破仑进攻俄国的前夕,人们看过此剧后,在街上高唱剧中的爱国主义歌曲。
在这期间他还办过杂志。一七八九年办过讽刺月刊《神灵的信》,一七九二年办过带有激进政治倾向的杂志《观察者》,但这两个杂志的寿命都不长,都是不到一年便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高压下被迫停刊。这以后,一七九三年他又另办了一个杂志《圣彼得堡水星》,一八六年还和戏剧界的朋友共同办过《戏剧报》。但是,无论是写剧本也好,办杂志也好,克雷洛夫都没有什么特别辉煌的成就;如果不是后来的寓言创作,我们今天不一定会知道克雷洛夫这个名字。
克雷洛夫早在八九岁时就自学了法文,并翻译了法国著名寓言家拉封丹的几则寓言。一八四年,在戏剧创作上已颇有成就的克雷洛夫见到了俄国寓言作家德米特里耶夫。后者说,他曾翻译过拉封丹的寓言。克雷洛夫说,他也翻译了几篇,并把译稿给德米特里耶夫看。德米特里耶夫非常赞赏克雷洛夫的译笔,认为他有写寓言的天赋,建议他不妨也在寓言这一文学体裁上试试身手,并立即把他的译稿寄给了《莫斯科观察家》杂志。杂志将这几篇寓言发表后又请求克雷洛夫再寄,于是作家写了《橡树和芦苇》、《挑剔的待嫁姑娘》和《老人和三个年轻人》三篇寄去,并由此开始寓言创作,这是一八五年,克雷洛夫三十六岁。
一八九年,克雷洛夫的第一本寓言集出版了。作家完全没有料到它竟受到公众如此热烈的欢迎。他们认为,还没有一个作家像克雷洛夫那样在文学作品里用如此睿智、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同读者讲话。寓言的故事情节和某些警语在老百姓当中广为流传,克雷洛夫的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了。当时作家年仅四十。
读者不难发现,克雷洛夫早期的寓言里有不少是翻译作品,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乌鸦与狐狸》、《狐狸和葡萄》等等。但克雷洛夫不是逐字翻译,而是只借用其情节构思,整篇寓言则已完全俄国化。因此,有时竟出现这样的事:克雷洛夫译自拉封丹的寓言,又被译成法文回到法国去了,而且比拉封丹的原作更受欢迎。
一八一一年,克雷洛夫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寓言集,里面包括嘲笑沙皇政府的寓言《四重奏》、甚至嘲笑亚历山大一世本人的《幼狮的培养教育》,以及寓意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的《树叶和树根》。就在这一年,克雷洛夫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一八一二年发生了抵御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克雷洛夫为此写了一系列寓言。早在拿破仑横行欧洲时,他就写了《狼和小羊》这一名篇,发出了“对强权者来说,弱者永远有错”的感叹;在拿破仑开始入侵时,他又写了抨击俄国两个重臣为私利而争吵的《分红》。为了最后击溃法军,著名的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决定先放弃莫斯科,但很多人因不理解这一英明的措施而责难库图佐夫,于是克雷洛夫写了《大车队》、《乌鸦和母鸡》为库图佐夫辩护。当拿破仑因遭到惨败而求和时,克雷洛夫又写了《狼落狗舍》这一名篇。在签定和约时,作家则写了《仁慈的狐狸》。而当亚历山大一世以胜利者的姿态从巴黎返回莫斯科时,包括杰尔查文、茹科夫斯基和还是皇村中学学生的普希金在内的许多作家都写了歌颂他的诗文,惟独克雷洛夫这时候却沉默了,因为他认为胜利不应归功于亚历山大一世,并为此而写了寓言《黄雀与刺猬》。
一八二五年末,当亚历山大一世逝世,尼古拉一世刚登基时,主张废除农奴制和实行君主立宪的十二月党人举行了起义。克雷洛夫参加了支持十二月党人的杂志《北极星》的工作。十二月党人被镇压后,克雷洛夫等着尼古拉一世同他算账。但尼古拉却宽容了他,因为新登基的沙皇想同一些知名作家搞好关系。从这时起,克雷洛夫便沉默了,沉默了整整两年。大家都以为作家由于衰老已经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但他突然又写了《大炮和风帆》、《贫穷的富翁》、《剃刀》等多篇讽刺现实社会的作品,并于一八三年又出版了由最优秀的画家作插图的新的寓言集。
考虑到克雷洛夫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沙皇尼古拉一直在笼络他:增加他的退休金,提高他的职位,并于一八三八年举办了“庆祝克雷洛夫文学活动五十周年”的冠盖云集的盛会,为他授勋……但一八三七年普希金悲剧性的死亡震撼了他,使他认清了尼古拉一世的面目。普希金死后,他没有再写一篇寓言。
一八四四年十一月五日,克雷洛夫去世了。出殡这天,彼得堡有一千多居民每人都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新出版的《克雷洛夫寓言》九卷集,并附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这是根据伊万·安德烈耶维奇的遗愿而送给你的纪念他的礼物。一八四四年十一月九日早晨八点,圣彼得堡。”这是善良而风趣的寓言家临终前搞的最后一个噱头。
克雷洛夫一生共写了二百零三篇寓言。还在他生前,这些寓言便已被译成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克雷洛夫的寓言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普希金称他是“真正的人民诗人”。别林斯基说:“克雷洛夫的寓言除了是优美的诗篇外还有着另外的珍贵特点。这里讲的是他的寓言的人民性。克雷洛夫的寓言像清亮的镜子一样反映了俄国人民的智慧,这智慧看似笨拙,实则带有咬起人来很疼的利牙,这智慧勇敢、锐利,同时又会进行善意而辛辣的嘲笑,这智慧观察事物具有天生的准确性,并善于用简短、明确、同时又很优美的语言来表达。克雷洛夫的寓言里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
最后简单谈谈中文本的翻译问题。
克雷洛夫的寓言过去已有几个中文译本,但译文都不尽如人意。文革前的译本多由英译本转译,而且是用散文体译出的(俄文原为诗体)。文革后的几个译本虽然均直接译自俄文并译成了诗体,但仍有不够理想之处。有的译本几乎是对原文的改写;有的译本虽很严谨,连句子的格式也同原文保持一致,但译出的却不是诗,而是分行散文。有鉴于此,笔者兢兢业业伏案一年,为《克雷洛夫寓言》又添一个新译本。至于它是否比早前几个译本译得更好一些,那就有待广大读者和译界朋友的鉴别了。
对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鲁迅是主张有多种译本的。他说:“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并说,复译要“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乎完全的定本。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尽可能“成功一种近乎完全的定本”,也正是笔者的想法和重译《克雷洛夫寓言》的出发点。
译 者
一九九七年十月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的创作者
· · · · · ·
-
克雷洛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769年2月13日,是俄国著名剧作家、寓言家克雷洛夫的生日。他出生于莫斯科一个下级军官的家庭,曾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先后担任过《早晨》、《精灵邮报》等讽刺刊物的编辑、写过许多讽刺性的文学。同时,他还写过多部讽刺剧《疯狂的家庭》、《恶作剧的人们》等。但他主要成就,还是由于他写了206篇寓言。 1819年,克雷洛夫50岁时,为了能阅读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诗歌和伊索寓言的原文,决心学会古希腊语,朋友劝他:“人到五十岁学外语是很困难的。”他说:“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时候学都不晚。”从此,他不得不配眼镜。两年后,他熟练地掌握了古希腊语,很流利地读起伊索寓言的原文,这使他的朋友、古希腊语专家格涅季奇惊叹不已。 克雷洛夫的寓言写的都是鸟虫鱼兽、山水花草,但是却都表现了现实的内容,因此,对读者极具感染力。克雷洛夫的寓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用语简朴、幽默...
1769年2月13日,是俄国著名剧作家、寓言家克雷洛夫的生日。他出生于莫斯科一个下级军官的家庭,曾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先后担任过《早晨》、《精灵邮报》等讽刺刊物的编辑、写过许多讽刺性的文学。同时,他还写过多部讽刺剧《疯狂的家庭》、《恶作剧的人们》等。但他主要成就,还是由于他写了206篇寓言。 1819年,克雷洛夫50岁时,为了能阅读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诗歌和伊索寓言的原文,决心学会古希腊语,朋友劝他:“人到五十岁学外语是很困难的。”他说:“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时候学都不晚。”从此,他不得不配眼镜。两年后,他熟练地掌握了古希腊语,很流利地读起伊索寓言的原文,这使他的朋友、古希腊语专家格涅季奇惊叹不已。 克雷洛夫的寓言写的都是鸟虫鱼兽、山水花草,但是却都表现了现实的内容,因此,对读者极具感染力。克雷洛夫的寓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用语简朴、幽默、风趣而吸引人,且吸收了大量民间谚语和俗语,使文章显得通俗生动而富有亲切感。现在他的寓言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喜欢读"克雷洛夫寓言全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克雷洛夫寓言全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 听音乐(插图第6版) 9.1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9.0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5版) 8.8
- 乌合之众 8.1
- 希罗多德历史(上下) 9.0
- 大问题 9.3
- 野性的呼唤 8.8
- 人类简史 9.1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整理笔记系列 |克雷洛夫寓言合集
我看的是一个建国初期的版本,不过译者是吴岩
缘于农奴俄国最底层社会的民间智慧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1分 38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7.8分 581人读过
-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79)9.3分 98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9)8.1分 7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克雷洛夫寓言全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无聊荒诞且枯燥 2023-02-15 20:11:49 广西
23-17
0 有用 Max 2017-12-01 22:40:43
故事生动,寓意深刻,道理朴素,老少咸宜。
0 有用 仰望星空 2017-02-20 18:07:09
寓言故事很适合讲给小朋友听,内容短又有一定意义。
0 有用 bookworm_Y 📚 2021-09-17 12:47:22
21068纸质
1 有用 秦瑟读书 2019-08-16 08:21:17
书名应该是《克雷洛夫寓言精选》,为啥上面显示是全集?《克雷洛夫寓言》与《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这本书精选了克雷洛夫的74则寓言,很多广为流传的寓言,第一次知道作者原来是俄国的克雷洛夫,比如《狼和小羊》《狐狸与乌鸦》等。寓言虽说是写给孩子看的,但其实克雷洛夫的很多寓言只有大人才看得懂。很多故事揭示的道理会让你会心一笑,甚至久久回味。建议大家都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