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chel Butor
出版社: Editions de Minuit
出版年: 1980-9-1
页数: 313
定价: EUR 7.8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2707303127
出版社: Editions de Minuit
出版年: 1980-9-1
页数: 313
定价: EUR 7.8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2707303127
豆瓣评分
La Modification的创作者
· · · · · ·
-
米歇尔·布托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米歇尔·布托尔,法国新小说派重要代表作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登上文坛,先后发表《米兰弄堂》、《时间表》、《变》、《程度》等作品,其中《变》获得一九五七年勒诺多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说塞西尔来巴黎以后,她身上所反映和集中的罗马的光辉就会立刻消失的话,这决不能怪她;而只能怪罗马神话本身…… 不仅塞西尔,换一个女人也会自己失去作用;不仅是巴黎,换一座城市也会使她失去作用。 一大段历史就这样在你的心里结束了,在那段时期里,世界原来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不仅仅是托勒密地球中心论中的地球,而且是地球的中心罗马,这个中心曾经转移,在罗马崩溃以后,曾试图在拜占庭定都,然后,在很久以后,又试图在帝国时期的巴黎定都,法国国土上的星形铁路网就好像是罗马星形大道的翻版。 在多少个世界中,欧洲的一切梦想就是对罗马帝国的追忆,而现在,帝国的形象已远远不能代表世界的未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世界已变得辽阔得多,而且也已具有完全不同的安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7页 -
在始终是雨水模糊的车窗外,一个转过了四分之一圈的方格信号标志仿佛出其不意地突然打破了那一排很有规律的电缆高架的节奏,叠放于前。更剧烈的一下震动使你右手下面烟灰缸的盖子跳动起来。在走道外侧,车窗上流着一道道雨水,很想威尔逊云室里极其缓慢、摇摆不定的粒子轨道,窗外,一辆盖着蓬布的卡车在公路上的黄色水洼中穿行,溅起大量泥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La Modification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通选课写的小论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文学回忆录里看到这个小说,然后又在格非的课程书单里看到,然后又在上海多伦路的旧书店碰到就买了,然后暑假去了意法两个国家,深入探索了罗马和巴黎两座城市……但小说却拖到现在才看完……我觉得作者确实是有些东西的。不过阅读体验还是会有些厌烦有的时候。最后有些魔幻... (展开)
心路和身体的双重历程
越读越喜欢这本小说。电影一般的画面感,精致细腻的内心描写,把一次心灵旅程和数次列车旅程编织成一条彩带。丈夫、妻子、情人的纠缠是另一条彩带。两者在巴黎和罗马间编织成瑰丽的画框。主人公丈夫的生活和思想则是画框中的油画。 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太细致了,对艺术和两个城市...
(展开)

推荐“你”读《变》的几个理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变》的桂裕芳译本初版至今已经快40年了,但布托尔及其作品在国内还是很冷门,引进得很少。我也是最近才填坑,意外觉得很棒。 我的点在于,它虽然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但给我非常当下的感觉,完全是一个当代都市人的生活日常事件。比如现在的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恰好手机又... (展开)
了解这世界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残酷。 | 苔计划 读书感想56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了解这世界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残酷。 | 苔计划 读书感想56 读书感想 @ 苔计划 第 6 期 《变》 陈鹏主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02月 阅读者:静好翕晨 阅读总评价:4星 阅读总时间:大概7-8小时。 书籍颜值拷: 封面设计就很符合本书的主题《变》,内页精良。 此书闪光点: ... (展开)
今天这本书终于到手了
听说一段时间了,介绍来看很喜欢,手上的它不是一本大头文学,很薄。草草翻阅了几页,正如译者所说,故事简单,但作者描述入微,他如同用手持摄影机拍摄一部电影,一点一滴的记录主人翁看到的一切,但是又不显拖沓。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7.9分 390人读过
-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8.0分 23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8.1分 80人读过
-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57)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套盒:略萨的书单 (卯人)
- ✘法语文学✘ (皮特4)
- eudemnia (toska)
- 理想藏书之法国小说 (Daniel2025)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La Modification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philo-sophiee 2022-07-21 11:26:52
读着读着有一种自己在读普鲁斯特既视感🙃🙃🙃区别是这本用的是第二人称复数vous,用一种催眠式的叙事方式讲了一个蝴蝶效应的偷晴故事。在这本书里时间成为一种变量,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穿插了我没有数得清的和妻子or情人的巴黎—罗马往返旅程。这两位女性事实上是两座城市的意象,记忆和想象交织,所以评论家每次读这类型的文本必扯到乔伊斯,普鲁斯特和佛洛依德,意识流三杰🤔
0 有用 Gabrielle_lu 2019-01-29 14:43:55
希望把它永远封存在我的毕业论文里一辈子不想再读第二遍🙄️。
1 有用 cerf-volant~ 2015-03-03 00:51:50
双城记。总想起从维也纳到巴黎火车上自己风起云涌的mod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