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金克木先生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生前约30部已出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福尔摩斯读书法—怎么读书·读书·读物·读人——读通书等3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利,全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
作者简介 · · · · · ·
金克木(1912-2000),当代著名学者。祖籍安徽寿县,生于江西。1930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任教于湖南省立桃源女子中学和湖南大学。1941年到印度加尔各答的中文报纸《印度日报》任编辑,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金克木陆续重印和出版的著作有《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旧学新知集》《文化猎疑》《无文探隐》《末班车》《孔乙已还乡》《风烛灰》等三十余种,译著有《古代印度文艺理论文选》《伐致呵利三百咏》《摩诃婆罗多插话选》等。
目录 · · · · · ·
第1辑 “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
谈读书的“格式塔”
传统思想文献寻根
“古文新选”随想
世纪末读《书》
上古御前的会议
读《西伯戡黎》
兵马俑作战
《春秋》符号
《春秋》数学·线性思维
重读“崤之战”
古书试新读
《论语》“子日”析
读《大学》
公孙龙·名家·立体思维
“道、理”·《列子》
《四书》显“晦”
《心经》现代一解
再阅《楞伽》
孤独的磨镜片人
第2辑 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
《存在与虚无》·《逻辑哲学论》·《心经》
读书得间
闲话天文
读书法
古今对话:读书
与书对话:《礼记》
读古诗
与诗对话:《咏杯》
与文对话:《送董邵南序》
谈《千字文》
秋菊·戴震
谈谈汉译佛教文献
怎样读汉译佛典
甘地论
谈外语课本
奥卡姆剃刀
纺伯与浮士德
第3辑 读书·读人·读物
读书·读人·读物
读书——读语言世界
文体四边形
文化三型·中国四学
显文化·隐文化
治“序”·“乱”序
台词·潜台词
古“读书无用论”
一梦三千年:周公
试说武则天
九方子(又名《古今对话录》)
三访九方子
新镜花缘
孔乙己外传
玉梨魂不散·金锁记重来——谈历史的荒诞
附录
智慧与学术的相生相克
后记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书读完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书读完了"的人也喜欢 · · · · · ·
书读完了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书读完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2 条 )


那是个幸福的年代,那是场高峻的回忆
> 更多书评 82篇
-
摘录“书读完了”中金先生谈到的最基础的书: 书读完了 读西方必读《圣经》 读亚洲必读《古兰经》 古希腊、古罗马读《》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狄德罗 培根 贝克莱 康德 黑格尔 荷马 但丁 莎士比亚 歌德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高尔基 堂吉诃德 易 诗 书 春秋左传 礼记 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读史书: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读文学:文选 《经典常谈》
2012-12-08 14:58 3人喜欢
-
东郊养鹅人 (乘风破浪,随遇而安)
本文开始说的那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 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读书要读经典,反复读,扎实读!注意结构和系统。...2014-04-17 11:35 1人喜欢
本文开始说的那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 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引自 书读完了 读书要读经典,反复读,扎实读!注意结构和系统。
若看了一大堆有关的书而没有读过这些人的任何一部著作,那不能算是学了西方哲学,事实上也读不明白别人的哲学书,无非是道听途说,隔靴搔痒。 引自 书读完了 切忌道听途说,隔靴搔痒。 #QQ阅读笔记#"又例如读西方哲学书,少不了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书读完了》#笔记:星辰 #QQ阅读笔记#"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再加上一部《堂吉诃德》"#《书读完了》#笔记:星辰 #QQ阅读笔记#"那些必读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前人书可读的,准确些说是他们读的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上一世纪末。"#《书读完了》#笔记:经典 #QQ阅读笔记#"这些书,除《易》、《老》和外国哲学书以外,大半是十来岁的孩子所能懂得的,其中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枯燥部分可以滑过去。我国古人并不喜欢“抽象思维”,说的道理常很切实,用语也往往有风趣,稍加注解即可阅读原文。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从前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读的。主要还是要引起兴趣。孩子有他们的理解方式,不能照大人的方式去理解,特别是不能抠字句,讲道理。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孩子时期稍用一点时间照这样“程序”得到“输入”以后,长大了就可腾出时间专攻“四化”,这一“存储”会作为潜在力量发挥作用。错过时机,成了大人,记忆力减弱,理解力不同,而且“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再想补课,读这类基础书,就难得多了。"#《书读完了》#笔记:哭 "那些必读书的作者都是没有前人书可读的,准确些说是他们读的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上一世纪末。"#《书读完了》#笔记:经典
回应 2014-04-17 11:35 -
传统思想寻根中谈到的书 佛法的根,外传入的: 《妙法莲华经》讲信仰。信仰即宗教。鸠摩罗什译本。 《华严经》讲修行。 华严:用华庄严,也即用花装饰。 《如楞伽经》讲教理。不是入门本,不是宣传本,内部参考用。 《金刚经》讲智慧。波若即智慧。 《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讲秘密。全文都是咒语。玄奘译本。 《维摩诘所说经》讲融通。心经对内,此经对外。 本土思想的根: 《周易》这是一部非常复杂而又有相当严密的程序或体系的...
2012-12-08 15:00 1人喜欢
传统思想寻根中谈到的书 佛法的根,外传入的: 《妙法莲华经》讲信仰。信仰即宗教。鸠摩罗什译本。 《华严经》讲修行。 华严:用华庄严,也即用花装饰。 《如楞伽经》讲教理。不是入门本,不是宣传本,内部参考用。 《金刚经》讲智慧。波若即智慧。 《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讲秘密。全文都是咒语。玄奘译本。 《维摩诘所说经》讲融通。心经对内,此经对外。 本土思想的根: 《周易》这是一部非常复杂而又有相当严密的程序或体系的书。讲天地人的统一。 《老子》《易》 是体,《老》是用。两书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两面。 《尚书》西汉初的伏胜口传的官府文稿集,是统治思想大全。记言的书。 《春秋》《公羊传》本,依年排列,记事的书。 《毛诗》西汉毛亨所传本。官民一致歌颂帝王统一天下。记情。《风》(民间)《雅》《颂》(帝王)。 《论语》孔子传授礼,传授诗,传授春秋以后,各派弟子传下来的言行杂记。思想中心是说理。朱熹《集注》注本。 佛法六经个人性明显,倾向于分散。儒道方面政治性极强,倾向于全体集中。
回应 2012-12-08 15:00
-
摘录“书读完了”中金先生谈到的最基础的书: 书读完了 读西方必读《圣经》 读亚洲必读《古兰经》 古希腊、古罗马读《》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狄德罗 培根 贝克莱 康德 黑格尔 荷马 但丁 莎士比亚 歌德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高尔基 堂吉诃德 易 诗 书 春秋左传 礼记 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读史书: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读文学:文选 《经典常谈》
2012-12-08 14:58 3人喜欢
-
传统思想寻根中谈到的书 佛法的根,外传入的: 《妙法莲华经》讲信仰。信仰即宗教。鸠摩罗什译本。 《华严经》讲修行。 华严:用华庄严,也即用花装饰。 《如楞伽经》讲教理。不是入门本,不是宣传本,内部参考用。 《金刚经》讲智慧。波若即智慧。 《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讲秘密。全文都是咒语。玄奘译本。 《维摩诘所说经》讲融通。心经对内,此经对外。 本土思想的根: 《周易》这是一部非常复杂而又有相当严密的程序或体系的...
2012-12-08 15:00 1人喜欢
传统思想寻根中谈到的书 佛法的根,外传入的: 《妙法莲华经》讲信仰。信仰即宗教。鸠摩罗什译本。 《华严经》讲修行。 华严:用华庄严,也即用花装饰。 《如楞伽经》讲教理。不是入门本,不是宣传本,内部参考用。 《金刚经》讲智慧。波若即智慧。 《波若波罗密多心经》讲秘密。全文都是咒语。玄奘译本。 《维摩诘所说经》讲融通。心经对内,此经对外。 本土思想的根: 《周易》这是一部非常复杂而又有相当严密的程序或体系的书。讲天地人的统一。 《老子》《易》 是体,《老》是用。两书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两面。 《尚书》西汉初的伏胜口传的官府文稿集,是统治思想大全。记言的书。 《春秋》《公羊传》本,依年排列,记事的书。 《毛诗》西汉毛亨所传本。官民一致歌颂帝王统一天下。记情。《风》(民间)《雅》《颂》(帝王)。 《论语》孔子传授礼,传授诗,传授春秋以后,各派弟子传下来的言行杂记。思想中心是说理。朱熹《集注》注本。 佛法六经个人性明显,倾向于分散。儒道方面政治性极强,倾向于全体集中。
回应 2012-12-08 15:00 -
达达 (小哪吒)
中国古书而言,不过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数种;就外国书而言,也不过《圣经》《古兰经》和柏拉图,笛卡尔,狄德罗,培根,亚里士多德,贝克莱,康德,黑格尔,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的著作。读这些书,再配合一些简略的历史,话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就一般人而言大约是文史足用了。2012-08-25 00:19
-
梧桐 (AndThatHasMadeAllTheDifference)
+《人生与学问》陕西师大2008年版==》 老头儿拳拳之心、谆谆教导、顽皮破的 、溢于书面。。。=?汪曾琪 1、《千字文》:是诗、赋----天、地、帝王、将相、品行、人伦、从政、遁隐、、、老去也 2、《中国古代史》夏曾佑:进化论观、さらに练习读古文了[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5007493/] 3、偷乐: 格式塔理论( 德文Gestalt)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是我们在心不在焉与没有引入反思的现象学状态时的知觉 4、 ...2021-02-02 10:31
+《人生与学问》陕西师大2008年版==》
老头儿拳拳之心、谆谆教导、顽皮破的 、溢于书面。。。=?汪曾琪
1、《千字文》:是诗、赋----天、地、帝王、将相、品行、人伦、从政、遁隐、、、老去也
2、《中国古代史》夏曾佑:进化论观、さらに练习读古文了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5007493/
3、偷乐: 格式塔理论( 德文Gestalt)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是我们在心不在焉与没有引入反思的现象学状态时的知觉
谈读书&格式塔,写于1986年4、 三冬,文史足用:成语了三冬文史----三冬,冬季三个月。利用冬季三个月农闲时间读文史书籍。比喻家贫好学。语出《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宋·陆游《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少年志力强,文史富三冬。”△褒义。用于形容勤奋读书。
5、金老的想像力吧:《梅花九首》其一 明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曹雪芹对高启的致敬?https://www.sohu.com/a/291205617_161249
读古诗6、《文选》: 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收录极为丰富,选材上等。 http://guoxue.shufaji.com/%E5%9B%BD%E5%AD%A6/%E6%96%87%E9%80%89/
7、台词&潜台词:西方&东方、明白无误&妙不可言==》印度人躺枪!乐西也~
回应 2021-02-02 10:3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8.5分 1899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8.6分 908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书读完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鬼腳七 2015-09-10
开卷八分钟补全计划
0 有用 cheesefly 2012-07-25
装糊涂与大机智
0 有用 Tina天呐 2010-07-27
虽然有点老旧,但正如书中所说,经典是有限的。金老敢说书读完了,带着疑问去挑衅,读罢真有一种书可读完的信念。
0 有用 務-虛-眞-人 2006-12-03
还有一个老头嚷嚷,书读完了 那个老头是夏曾佑
8 有用 大-燕-威-王 2010-10-08
这本书其实并不是适合任何人读的。首先,你得对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有一个了解,并且熟悉四书,对欧洲哲学流派粗浅地知道一些,否则阅读起来会有一些障碍。其次,如果你没有读过佛教典籍,那么这本书里有关佛经读法的文章,你就只能遗憾地仅看懂一两篇。以上这两点其实从侧面论证了金克木老先生的读书方法:基本经典要读,否则从之衍生的书籍你一点都读不了。这书我看懂了大致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属于没有读过的佛教典籍。总的说... 这本书其实并不是适合任何人读的。首先,你得对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有一个了解,并且熟悉四书,对欧洲哲学流派粗浅地知道一些,否则阅读起来会有一些障碍。其次,如果你没有读过佛教典籍,那么这本书里有关佛经读法的文章,你就只能遗憾地仅看懂一两篇。以上这两点其实从侧面论证了金克木老先生的读书方法:基本经典要读,否则从之衍生的书籍你一点都读不了。这书我看懂了大致四分之三,还有四分之一属于没有读过的佛教典籍。总的说来,此杂文集的阅读方法教学,是很有特色的。 (展开)
0 有用 梧桐 2021-02-02
真性情的赶脚,且喜欢老头儿的文笔。。。体会中~
0 有用 瑛Amor 2021-01-25
认识了一个智慧 风趣 神神叨叨的大学者,知道甚多,每本晦涩的书都告诉你里面讲了什么,从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等到印度的佛经再到西方的哲学书籍,不同的文学形式,读后感,小故事,谈话录形式的,散文随笔,诗歌,推理小说都是信手拈来,告诉你如何读书。 方法就是,你擅长咋读咋读,你喜欢怎么读怎么读,你要有用就有用的读,消遣就消遣的读。
0 有用 思想简单的瓶子 2020-12-12
对我来说, 太深奥啦!!!! 但先生得读书方法,如福尔摩斯,读书之间的停顿和体会,给我启发。
0 有用 Tournesol🌻 2020-08-13
@2008-07-30 02:05:32
0 有用 没心没肺的兔子 2020-08-01
金先生的学问如海深,这本算是其作品中平易的了吧,读来犹觉得磕磕绊绊,半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