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本次重版,“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创作者
· · · · · ·
-
朱光潜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目录 · · · · · ·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录一 无言之美
附录二 悼夏孟刚
附录三 序(夏丐尊)
代跋 “再说一句话”
· · · · · · (收起)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录一 无言之美
附录二 悼夏孟刚
附录三 序(夏丐尊)
代跋 “再说一句话”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社会是专制的,是压迫的,是不容自我伸张的。比方九十九个人守贞节,你一个人偏要不贞,你固然是伤风败俗,大逆不道;可是如果九十九个人都是娼妓,你一个人偏要守贞节,你也会成为社会公敌,被人唾弃的。 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这较为难能可贵,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这类人的报酬往往不是十字架,而是断头台。可是世间只有他们才是不朽,倘若世界没有他们这些殉道者,人类早已被乌烟瘴气熏死了。一个社会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卑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肤浅卑劣的;它最可怕的是没有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下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 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攮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人也喜欢 · · · · ·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14 条 )

文中 Robert Browning的《Rabbi Ben Ezra》节选翻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Not on the vulgar mass 并不是芸芸众生 Called "work," must sentence pass, 所谓之“事业”,都必须被评判 Things done, that took the eye and had the price; 你尽心之事,付出均有其价值 O'er which, from level stand, 甚至(可能得到)超越世俗的评价 The low world ... (展开)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回信
先生: 您从海外寄来的十二封信我已经收到了,感谢您内心记挂着中国青年。您信中所传达的谆谆教诲和丰富学殖无一不让我感服,虽然您言辞温文恳切,背后却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诚笃热忱。就像夏丏尊先生为您写的十二封信的序言里说道: 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
(展开)

《谈静》中提及的哲姆士/詹姆斯的《与教员学生谈话》全文
Ref: 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16287/16287-h/16287-h.htm TALKS TO STUDENTS I. THE GOSPEL OF RELAXATION I wish in the following hour to take certain psychological doctrines and show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o mental hygiene,—to the hygiene of ou...
(展开)


《给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先生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远在国外留学的朱光潜先生寄给当代青少年这十二封信。各信中他都以朋友的口吻分别谈论了青少年最关心的升学选课、兴趣培养、读书写作等问题,他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
(展开)
论坛 · · · · · ·
感觉不错 | 来自大愚弱智 | 2009-06-14 14:43:29 | |
过年回家可能拿这本书做礼物送人 | 来自子正-含光左卫 | 2008-11-28 18:33: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7 )
-
译林出版社 (2018)8.8分 7344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9分 12583人读过
-
东方出版中心 (2016)9.1分 6628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0)9.1分 16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oga 2008-10-19 03:43:47
前三封尤其好
0 有用 谢行知 2013-11-22 22:46:27
有些智慧的确会穿透历史的重重迷雾会照耀到现在,它让沐浴在其中的人(读者)会感到自己是多么地幸运!
0 有用 Fèven 2011-04-16 20:59:12
好书不在字数的多少
0 有用 canapotery 2011-10-07 10:25:56
适合给高中生看,现在大学都快读完了再看,少了点意味~~~
0 有用 时间尘埃 2011-09-03 18:43:13
大师啊 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