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人的书评 (80)

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深刻批判
《单向度的人》是法兰克福学派哲人马尔库塞的代表作。所谓“法兰克福学派”,是属于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西方哲学流派,诞生发展于20世纪上中叶。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技术改良与科学发展,大幅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并得以从累积的剩余财富中分出一部分来改善与缓和原本十分尖...
(展开)

被社会支配的人类意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单向度的人》中,他分析了处于西方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进而认为,现代西方工业社会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也即是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我认为这本书可以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以及鲍曼... (展开)
多元的极权文化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关于单向度的文化的分析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当中,并没有给其第三章《不幸意识的征服——压抑性的俗化趋势》中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高层文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在此章节开头部分,作者还是举出了有关“高层文化”的例子:自主性人格,人道主义,带有悲剧色彩和浪漫色彩的爱情。 在发达的工...
(展开)

单向度的人:被操纵的参差多态成为假想的幸福本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言 本书在两种矛盾的假设之间摇摆:1)对可以预见的未来而言,发达工业社会能够遏制质变;2)存在着能够打破这种遏制并推翻这一社会的力量和趋势。 在发达工业社会,技术的统治形式: 对现存制度来说,技术成了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形式。 面对... (展开)
【转】仰海峰:人的单向度化与形而上学的回归——读《单向度的人》
【作者简介】仰海峰,2002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著作有《走向后马克思: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符号之镜 : 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
(展开)

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理论书读电子版太难受了,以后不再尝试。此书我只读懂百分之五十,为前四章做了笔记。 导言 批判的停顿:没有反对派的社会 避免战争vs时刻准备战争——危险永恒化——发达工业社会变得庞大、富裕、美好、舒适——政治需要变成个人需要。发达:社会对个人的统治范围比以往大很多... (展开)
一点不怎么相关的思索
看这本书的缘由是前段时间在许多微信公众平台都看到它的推荐,于是便阅读了。这本书的主旨其实很简要,在译后记里译者总结的很清楚:“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
(展开)

美国新左派和中国的新左派
最先接触到《单向度的人》是对法兰克福学派。作为新左派的左膀右臂,这是一本好书,就像是美国六十年代的编年史。 新左派生于荣光,衰亦辉煌,几乎是极盛而衰,像一个青年理想的骤然湮灭。 越脆弱,越不堪一击,越像是暗夜中摇曳的绝美罂粟,惹人去探。 解构美国新左派,先要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