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的书评 (339)

allison 2007-12-20 14:13:22

怀疑和追问

《上学记》看完以后,我老有种感觉萦绕很久,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怎样说都跟我感受到的不太一样。怎么说都只是一部分。今年,从一个大企业里辞职出来,做一种接近公益性的工作,从那种凡事都求利润回报的气氛里脱离出来;周围的人更加多样化、思想更加自由,这些,可能都促成...  (展开)
深山夜读 2006-12-22 10:07:37

那些人,那些事

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的《上学记》,是豆瓣给我推荐的书中的一本。豆瓣推荐的书,许多是摆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的垃圾,即所谓畅销书,但也有金子,《上学记》就算得上。 书是在当当网买的。说起来老土,这是我第一次在网上买书。买之前咨询了一位朋友,他说,一次买够99元...  (展开)
鲁闽 2006-09-10 21:31:32

那动人的沙沙声——两本土黄色封面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书》前段时间发过两篇文章,一篇是何兆武先生谈读书,一篇是葛兆光先生为何先生的口述史《上学记》写的序文。很好的文章,于是想看看这本厚重的小书——《上学记》。 每当看这样的书,我就有一股劲,要一口气看完。十个小时的读和品是匆忙的,但却是充实的:可以感受到一个...  (展开)
乔治 2007-11-17 10:27:34

老滑头何兆武

老滑头,不是贬义,是夸奖。原因有三 1.老头还有一本上班记写好了,但是不发表,寓意深刻啊。以后的让写也不写。 2.老头写西南联大的那个自由氛围,那个社会情况,还有在北京读书阶段北洋军阀时期等等的时代,与现在很好比较。但是老头不给结论,滑头。 3.老头搞人文科学,49年...  (展开)
greenhands 2008-07-22 14:55:04

这学费太昂贵了!

将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一书看完了。这本书是三联出的,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记录。 对于何先生,我只看到他的一些翻译作品,都为哲学类的,且大部分是商务书馆出版的,想必这些书的质量有保障,何先生也是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吧。 这本书的卖点就是何先生当时在西南联大学习的...  (展开)
路上 2009-11-04 23:11:25

大学的风骨

谈起现在的大学,潜规则、学术腐败、教授行政化、占据了大家的话题。以至于都忘了大学也曾是个做学问、育人才的象牙塔。而大师和教授,自然也同有关大学的污言秽语一起成为了贬义词。 这时许多人又会想起中国大学的黄金时期——西南联大。战乱的年代,学生老师们一路逃难,哪里...  (展开)
两块钱 2009-01-19 16:06:27

读《上学记》

  最近看了一票书,章诒和、张允和、谢泳等作者按说每一个我都比较熟悉,但却并没有产生特别强烈的写一些什么的愿望。很意外的是,手里的这本《上学记》,作者何兆武从前几乎没有听说过,还没读完,就很迫切地想记录下书中的一些东西。 喜欢作者的理由   王小波曾经在《...  (展开)
小李匪盗 2006-12-04 18:29:23

对弗里德曼“国民党战败论”的一个补充

对弗里德曼“国民党战败论”的一个补充 [读品]李华芳 今天读何兆武的《上学记》,因为[读品]里不止一个人向我推荐这本书了,罗卫东师还专门写了一个文章给[读品]。在这种情况下,我无法漠视。 我对历史很外行,喜欢的也只是专业史,例如《家庭史》一类的年鉴派作品。一来做...  (展开)
西溪一隅 2006-11-25 23:10:16

所谓“文人”——《上学记》读后3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文人骚客自古即是诗歌或是史传传诵的对象,但也是最无德的一群人,有人统计中国文人共同的卑鄙行为——相互攻讦、向上告密、陷害、捕风捉影、落井下石、作伪证、搞逼供信……直到根本莫...  (展开)
娑罗木 2009-01-13 00:05:10

蓦然回首话桑麻

躺在五色斑斓的书丛里,这绝对是一本不起眼的书,土黄色的封面,干净利落且不事张扬,也许某些方面正暗合了何兆武先生自在随和的个性。如若不是朋友的推荐,我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拿起它,不过如果真是那样,我的人生也定然会多上一笔遗憾,因为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未...  (展开)
喝杯酸奶压压惊 2008-04-28 20:38:56

从历史中渗出的悲伤

有一瞬间,强烈的绝望。那种明知不可挽回,却执意向往,最终不复存在的,而带来的不可阻挡的失落与绝望。我向往的大学,我意境中构画的求知的生涯,我希望的那样可以毫无顾忌的谈古论今的环境,我以为的纯粹的学识辩论的年代,只能永远的停留在历史里,掩埋在翻过的书页里...  (展开)
DizzyWhale 2010-01-17 19:34:30

一个时代的体温

上学记 - 何兆武 - 五颗星 - 如果矫情一点的话,用“一个时代的体温”来形容这本书最恰当不过了。 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年月日,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那是和我们一样由人构成的日子,实实在在的。何兆武先生就用回忆录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普通人眼中1921-1950,军阀,抗日,内战...  (展开)
绿肥红瘦 2008-06-12 22:54:04

关于人生的追问与幸福

我刚去在畅销书的几个架子那随手翻了几本,拿起何兆武这本《上学记》就放不下手了,找了个地方坐拿起纸和笔开始抄o(∩_∩)o... 序是葛兆光写的,题为《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写得很好。以前在北大bbs上有段时间混读书版,那时的天下就是历史系几个牛人的天下,...  (展开)
小小风也 2007-03-27 06:55:31

余味

朋友推荐了两本书,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及何兆武口述自传《上学记》。前者偏艺术家,后者偏知识分子,中国旧式知识分子。其记录始自1921年,终自1949年,是作者求学的光景,也是北洋军阀到内战结束的光景。 作者不仅对个人经历感兴趣,而且对国家的命运投入了大量关注。以小...  (展开)
K同学 2008-02-02 02:16:35

《上学记》读后感

何兆武的《上学记》最大的特点是这本书不是他“写”的,而是由他口述,由一个清华毕业的研究生文靖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形式的书,怪自己读书少见识少,开始读的时候还以为何先生已经过世了呢。这种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读起来很轻松,读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老人在充满...  (展开)
B612 2009-09-21 15:52:08

最好的时光

九月,邻居家每天早上又开始响起催促小孩起床上学的声音,小女孩每天都不情不愿地在大人再三地责备声中苦着脸去上学。我不知道在小女孩心目中,学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但在我看来,上学,对于那个小女孩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学就变成...  (展开)
西溪一隅 2006-11-22 16:44:09

淡淡的忧愁敲动谁的心房

何兆武先生口述的《上学记》最近好像风靡知识界,不久前即在《南方周末》看过一篇观感,更加加深对该书的好奇之情,周五回家的时候路经博库,便去购得此书,经过2天3夜的苦读,或许有所感受,一一写出,聊作练笔。当然对他人所著的书的解读,往往是基于自身的主观感受,...  (展开)
🪐 2010-03-09 19:32:44

《上学记》散笔记

1。大凡在危急的情况下,很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梅贻琦校长,五十好几了,可是极有绅士风度。平时总穿得很整齐,永远拿着一把张伯伦式的弯把雨伞,走起路来非常稳重,甚至于跑警报的时候,周围人群乱哄哄,他还是不失仪容,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同时疏导学生。 2。“宋氏尚有一...  (展开)
黑手套 红手套 2009-04-01 11:31:18

写在水上,留在心底——《上学记》书摘及感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阅读过程中的书摘,和大家一起分享。 1.所以,虽然我们说科学具有客观的标准,可是这个客观的标准离不开主管,总是我们思想里所肯定的标准,而不是现成给定的什么东西。就像你戴上有色眼镜看什么东西都带有那种色彩,比如戴上红眼镜,那么看什么都带点红颜色,要是戴个...  (展开)
王小麦 2007-09-05 11:30:53

真实与朴素

可真是一本好书。因为是口述历史,语言直白生动真实,描述的当然不仅仅是上学的事情,包括那个时代的风貌,在一个普通人的眼里,而不是在教科书里呈现的就是这个样子。 补充:最近看完了,喜欢许多处关于幸福的定义。 觉得全书可以用朴素与真实两个词来归纳。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6 17 后页> (共339条)

订阅上学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