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的增订本,内容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除了补入作者近年来新撰写的人物个案研究(如李慎之、王元化)之外,主要增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系列,并将全书分为五编,外加一个介绍作者关于知识分子研究的附录,《在刺猬与狐狸之间: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这样,既保持了知识分子心态史研究的风格,又提供了更广阔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宏观视野,树木之外,又见森林。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的创作者
· · · · · ·
-
许纪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启蒙的自我瓦解》(合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合著)、《启蒙如何起死回生》、《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等。
目录 · · · · · ·
第一编 中国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人世与出世——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外圆与内方——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比较与其他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 · · · · · (更多)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人世与出世——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外圆与内方——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比较与其他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 · · · · · (更多)
第一编 中国知识分子的宏观图景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人世与出世——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外圆与内方——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比较与其他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少数人的责任”——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
.
第二编 大时代中的蜕变与坚守
曾国藩:中国式的人世禁欲
黄远生:忏悔中的精神升华
胡适:新观念背后的旧魂灵
社会改造中的理性贫困
中国自由主义的乌托邦
梁漱溟:狂出真性情
最后一个儒家
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林同济: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
第三编 知识分子与权力体制
周作人:现代隐士的一幕悲剧
翁文灏:一个科学家的错位
蒋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丁文江:出山不比在山清
陈布雷:“道”与“势”之间的挣扎
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
叶公超:误入宦途侯门深
.
第四编 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
金岳霖:走出阁楼之后
朱自清: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闻一多:激情的归途
吴晗:可怜一觉开封梦
.
第五编 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求索
张中晓:思想史上的又一位先知
顾城: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史铁生:另一种理想主义
王小波:他思故他在
李慎之:最后的士大夫,最后的豪杰
王元化:“我是十九世纪之子”
.
附录
在刺猬与狐狸之间——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
.
后记
增订本后记
· · · · · · (收起)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人世与出世——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外圆与内方——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比较与其他
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社会
“少数人的责任”——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
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
.
第二编 大时代中的蜕变与坚守
曾国藩:中国式的人世禁欲
黄远生:忏悔中的精神升华
胡适:新观念背后的旧魂灵
社会改造中的理性贫困
中国自由主义的乌托邦
梁漱溟:狂出真性情
最后一个儒家
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林同济:紧张而丰富的心灵
.
第三编 知识分子与权力体制
周作人:现代隐士的一幕悲剧
翁文灏:一个科学家的错位
蒋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丁文江:出山不比在山清
陈布雷:“道”与“势”之间的挣扎
傅斯年:一代豪杰傅大炮
叶公超:误入宦途侯门深
.
第四编 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
金岳霖:走出阁楼之后
朱自清: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闻一多:激情的归途
吴晗:可怜一觉开封梦
.
第五编 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求索
张中晓:思想史上的又一位先知
顾城: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史铁生:另一种理想主义
王小波:他思故他在
李慎之:最后的士大夫,最后的豪杰
王元化:“我是十九世纪之子”
.
附录
在刺猬与狐狸之间——我的知识分子研究之路
.
后记
增订本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一个农民的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 序 -
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当中,胡适最可敬,鲁迅最可佩,而最可爱的,非林语堂莫属。 他80岁写自传的时候,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其实,林语堂活得很单纯,很风趣,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有童心,孩子般的调皮与可爱。 最好的人生是闲适的人生。在林语堂看来,劳碌和智慧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很不智慧,善于优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懂得闲适的人,只是将自己的人格看得比事业的成就更重,将一己灵魂看得比名利更紧要,鄙视人世间欲望功名,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名士与隐士皆追求自由,但名士对“外在的自由”是在乎的,有机会还要讽刺几句。而隐士全然相忘于江湖,彻底回归到“内心的自由”。纵然屋外风雨交加,也要在自我中撑起一片不完美的小天地。 世道无常,命运多舛,读书人不得不遁入自然寻求内心的自由,苟全性命于乱世。在不完美的世道里面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快乐,活出性灵;在不自由的血雨腥风中,守住自我的一片天地,这就是林语堂所继承的中国道家式隐士的精神传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林语堂:战士、名士与隐士
喜欢读"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 8.0
-
- 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 7.6
-
- 暧昧的怀旧 8.1
-
-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 7.9
-
-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7.4
-
-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8.4
-
- 平生风义兼师友 7.4
-
- 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 8.2
-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 7.7
-
- 瓢箪鲶闲话 7.0
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对知识分子的洞察:读《安身立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安身立命》一书,是许纪霖教授对知识分子心态史的一次深度挖掘与细腻描绘,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激情的知识分子世界,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坚守信仰,如何追求真理。 一、全书梗概 全书分为上下两... (展开)
论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
知识分子要不要关心政治?我想这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而且中西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古典政治时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将知识分子(准确的说是智慧的人)与政治的结合当作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甚至唯一途径,比如孔子周游列国,柏拉图三赴叙拉古。不过后来的事情我们...
(展开)

自由与不能自由的,安身立命
昨晚12点读完了许纪霖老师的《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这本是最近的“卧室之书”,一般在卧室靠着床背看到睡前;与之相对的是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客厅之书”,是支在餐桌某个读书架上,每晚回家后翻一两章。没想到更厚的卧室之书率先翻...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内容加了三分之一,书价加了三分之二,呵呵~ | 来自冷秋峰 | 2012-12-29 01:24:3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7.7分 310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7)8.2分 30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许纪霖 (白露@思勉)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2012秋冬新书 (嘉木立)
- 2013年购书目录*3 (变形守望者)
- 今朝今夕是何年 (何东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时代中的知识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7-06-29 23:58:33
重读修订本,因为写作时间跨度较大,文风和基本思路并不统一,我相信许老师现在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八十年代那种调子了,确如“附录”的学术自述告白的那样,越来越多地追究学理,将思想史的阐释模式、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内核自觉内化到学术表述中去,追求“刺猬为体、狐狸为用”的境界。
0 有用 建颜 2021-01-10 17:35:00
增订第一章 转型时代知识人的人格分裂与内心矛盾
0 有用 Ivan 2016-12-15 23:06:49
周作人:“自己心中有两个鬼,一个是绅士鬼,一个是流氓鬼。”哟,这么巧
0 有用 终南六仔 2022-02-12 19:27:14
高山仰止……
0 有用 四废书房主人 2021-08-28 21:11:28
阅读过程中的感觉是,一般—糟糕—还行。先看写王小波的那节,觉得材料、阐释都没有超出李银河等人纪念王小波的文章所讲;然后读历史考察那节,恶心到要吐,觉得三观不合,思想陈旧;最后看都市空间、周作人那几章,又觉得稍好。总体间,觉得作者论得太多,史料分析太少,也许是看惯了考据路数的文章,对这种宏观把握的东西不太感冒了。再则,以鲁迅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完美造型的调调实在是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