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赖特·米尔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译者: 陈强 / 张永强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260
定价: 28.00元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41876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译者: 陈强 / 张永强
出版年: 2012-11
页数: 260
定价: 28.00元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41876
内容简介 · · · · · ·
《社会学的想像力(第3版)》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
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创作者
· · · · · ·
-
查尔斯·赖特·米尔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C·赖特·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领域都有杰出的成绩,他与人合作编译的《韦伯社会学文选》亦被认为是权威译本。米尔斯1962年病逝于纽约,年仅46岁,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961年,在一篇向英国学界介绍美国社会学的论文中,30来岁已是学界翘楚的李普赛特和斯梅尔瑟以轻蔑的语气对C.赖特·米尔斯做出如是评价:“[米尔斯先生]在当代美国社会学界无足轻重,虽然其著作在学术圈外颇为畅销,并在某些政治圈子广为传阅。……由于占据了大众和商业媒体的重要发言平台,他影响了圈外人士对社会学的印象。他是在美国头号评论媒体《纽约时报书评》上对学界同行做出最多点评的社会学家。”李普赛特和斯梅尔瑟显然未能预见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持久影响力。时至今日,米尔斯已成为社会学史上的传奇人物。1997年,国际社会学会选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部社会学著作,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高居第二,仅次于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 米尔斯去世已超过半个世纪,当代中国社会和20世纪中叶的美国更是天差地别。我们今天读米尔斯,不在于书中的历史细节和政策是非,而在于他迫使我们反思一个核心问题:社会学家应如何想象? 首先,社会学家应直面时代的大问题。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必须承担时代的文化责任,发挥相应的公共职能。他并不主张学者抛开研究,以社会活动为业,而是反对为学术而学术、为审美而审美的研究理念,反对狭隘的经验研究与科学主义。在他看来,社会学的技艺在于转译和赋权。社会学家有责任向一般读者阐明,他们的私人困扰并不只是个人命运的问题,而是和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改变,他们的私人境况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米尔斯一方面炮轰空中楼阁的宏大理论建构,另一方面反对研究方法凌驾于实质议题之上的经验主义。时过境迁,米尔斯所批判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再看中国,社会学重建30多年来,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涌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从理论到方法,从后现代到大数据,我们对西方学术前沿已不再陌生。然而,我们是不是让术语和数据掩盖了事实本身?有没有忘了自己投身学术最初的感动?社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个体若想理解自己的体验,估测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自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他要想知晓自己的生活机会,就必须搞清楚所有与自已境遇相同的个体的生活机会。这个教益往往会是痛苦的一课,但又常常让人回味无穷。究竟是坚毅卓绝还是自甘堕落,是沉郁痛苦还是轻松欢快,是乐享肆意放纵的快活还是品尝理性思考的醇美,对于人的能力的这些极限,我们并不知道。但如今我们开始明白,所谓人性”的极端,其实天差地别,令人惊惧。我们开始明白,无论是哪一代人、哪一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社会当中;他活出了一场人生,而这场人生又是在某个历史序列中演绎出来的。话说回来,就算他是由社会塑造的,被其历史洪流裹挟推搡而行,单凭他活着这桩事实,他就为这个社会的形貌、为这个社会的历史进程出了一份力,无论这这份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历史,把握人生,也把握这两者在社会当中的关联。这就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任务和承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学术前沿(共7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疯癫与文明》《日本的思想》《人权国家与文明》《形而上学的恐怖》
等
。
喜欢读"社会学的想像力"的人也喜欢 · · · · · ·
社会学的想像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8 条 )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 , 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写道,他写该书的目的是,“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 (展开)

严肃而饶有兴致地看这个世界
《社会学的想象力》,听各种老师同学推荐过的启蒙式的读本,作为学了四年社会学的人到毕业之后才重新捡起来认真读过,实在是有些惭愧(低头掩面…)。不过回想大二的时候刚刚这本书,带着某种应付的心态囫囵吞枣翻过,却也觉得现在读来,感受和理解都比之前投入很多,...
(展开)

人话翻译版,看不惯英式汉语的请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接触《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在大一的时候,老师说这是社会学的入门级读物,鉴于当时对英文的把握尚停留在简单句式的水平,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一度想转专业来着。还好后来班里转专业的人太多,而我成绩又不好,最终在我们班转走了一半人之后,... (展开)

属于社会科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 作品简介 C·赖特·米尔斯,美国社会学家。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领域都有杰出的成绩...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9.1分 6222人读过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9.4分 199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8.7分 302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8.5分 64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 豆瓣五星图书【社会学】 (爱玛·包法利)
- 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 其一 (消逝风中的墓地)
- 待看非虚构 (Har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社会学的想像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虾米 2017-01-09 10:40:44
写得比较抽象的一本书,尽管作者提到做社会研究最忌讳的便是抽象。“对人作为人来说,有某些普遍的‘人性’存在的思想违背了社会和历史的特殊性,而在人类研究的审慎工作中,则需要考虑这种特殊性。”问题意识引导学术研究,而不是相反,是这本书的中心题旨。我读的这版编校错讹颇多,不知最近重印的一版有没有作过订正。
0 有用 不為是非與真假 2022-01-31 12:03:36
读的很饱!
1 有用 懒人 2022-02-18 16:42:58
真TND的难。 第一章:我行了,就这,就这。社会学好有趣,掌握社会学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了。 第二章:我不配 第三章:这啥啊 。。。 合上书:我看了点啥?
6 有用 黑胡椒 2014-04-11 23:14:31
读完就想@导师,告诉他,你的教育方式太急功近利了。最近,我快要揭竿起义了。
0 有用 mulder 2022-02-10 01:39:25
九年了,终于给看了。本来是想着作为“最后一本”来看,但现在也没这个必要了。//2013-7-29 10:36标记了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