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专者,一也。
老子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专注力就是竞争力。
在工作、学习中,你总是心不在焉吗?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可避免地过于单一?你沉浸在以往的过错中不能自拔?你习惯某一种思维因而缺乏足够的创造力?你不愿成为功利化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你觉得自己的潜力无法发挥到极致?你的生活就快要失去控制了?如果你的答案以肯定居多,那么祝贺你——这本书将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一扇通往专注创新、不惧怕犯错、打破空间年龄界限、思维角度多元化的窗口。
本书作者埃伦•兰格(Ellen Langer)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她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大众心理学特殊贡献奖,以及基础科学应用心理学特殊贡献奖。本书自从1989年首次发行以来,已经重印十几次,其畅销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不言而喻。时至今日,一旦人们谈及“心智”,本书仍然是参考之首...
专者,一也。
老子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专注力就是竞争力。
在工作、学习中,你总是心不在焉吗?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可避免地过于单一?你沉浸在以往的过错中不能自拔?你习惯某一种思维因而缺乏足够的创造力?你不愿成为功利化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你觉得自己的潜力无法发挥到极致?你的生活就快要失去控制了?如果你的答案以肯定居多,那么祝贺你——这本书将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一扇通往专注创新、不惧怕犯错、打破空间年龄界限、思维角度多元化的窗口。
本书作者埃伦•兰格(Ellen Langer)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她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大众心理学特殊贡献奖,以及基础科学应用心理学特殊贡献奖。本书自从1989年首次发行以来,已经重印十几次,其畅销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不言而喻。时至今日,一旦人们谈及“心智”,本书仍然是参考之首选。
实际上,如果你读过以下畅销书籍,那么你对埃伦•兰格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引用了本书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引用了著名的“复印机实验”来说明人们下意识的顺从反应;“商界教皇”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借助本书篇首的“养老院实验”来说明个人责任对于企业成功和个人寿命的关系;谈判专家凯瑟琳•凯利•里尔登在《谈判的力量》里采用本书实例来说明专注力之于生命的重要性;另外,在畅销书作者芭芭拉•安吉丽思的《活在当下》,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等书中,兰格教授的思想无处不在。
通读全书,你会有顿悟后的快感:任督二脉一旦打开,生活也会因此打开,变得更加丰润、充满更多可能性。面对烦心琐事,专注的你将不再烦恼如昔,解决方案很可能就在下一个转角处。
专注力的创作者
· · · · · ·
-
埃伦·兰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埃伦·兰格,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项目组的主席。
在各大学术刊物发表了75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及相关作品。著有《专注学习的力量》、《专注力》、《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个人政治》等很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心理学著作《专注力》被《影响力》、《追求卓越》、《活在当下》、《全新思维》等畅销书引述,成为传颂的经典。
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古根海姆研究学者奖、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大众心理学特殊贡献奖,以及基础科学应用心理学特殊贡献奖。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和心理学家班齐昂·查诺维兹(Benzion Chanowitz)、阿瑟·布兰克(Arthur Blank)于1978年进行了一项有关这种潜念的研究。我们的实验地点是纽约大学的研究生中心。中心里常有人复印材料,我们特地跑到他们跟前,问对方能否让我们先复印一下。我们给出的理由有的说得通,有的却说不通 。我们准备了三个版本的请求。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些材料需要复印。” “对不起,我能借用一下复印机吗?因为我有急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当请求中包含理由时,无论理由是否说得通,被试都更容易让出复印机。因此,人们“潜念”地对熟悉的句式做出反应,而不是“专念”地对内容进行反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专注力"的人也喜欢 · · · · · ·
专注力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跳出窠臼,用心生活——读Mindfulness

自整理内容笔记,自取
> 更多书评 47篇
论坛 · · · · · ·
请问封面画的作者是谁? | 来自耳垂按摩师 | 2021-12-13 11:54:40 | |
翻译的太糟糕! | 来自豆瓣用户78963 | 3 回应 | 2013-07-21 23:46:50 |
台版翻译“用心法则”更靠谱 | 来自viewer | 1 回应 | 2012-08-23 10:04:52 |
很不错的心理学著作 | 来自oop | 7 回应 | 2009-12-25 08:46:06 |
好书推荐 | 来自oop | 2007-10-30 23:34:0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7.2分 554人读过
-
RecordedBooks (1990)8.8分 78人读过
-
Westview Press Inc (1990)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7)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原“心理学改变生活”) (刘未鹏pongba)
- 积极心理学读本 (刘建鸿)
- Positive Psychology 哈佛幸福课 (课程精要与推荐书单) (Sophie)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心理科学大家-理论普及书 (moomoofarm)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专注力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板砖 2011-12-19 20:51:22
说白了就是保持开放心态,时常变化视角,对事情保持专注的思考力
0 有用 momo 2007-12-28 10:28:09
心理学教授写的啊000000000
0 有用 Renaissance 2011-12-04 16:10:32
mindfulness譯成專注力?
0 有用 北在南方 2012-10-10 00:19:01
类似于《拆掉思维的墙》,整本书基本以“早熟认知界定”为主题进行阐述,先入为主的思维惯性导致人们的思考,行为受限。。
0 有用 倪考梦&自主论 2011-03-30 08:57:36
也许是因为专注力这个概念已经太深入人心了,所以我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