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首次由兰登书屋出版。据说,这部小说当时已被1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以后,恶评如潮但畅销无比,对美国大众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也因该书几乎激怒了整个成人世界:父亲、母亲、左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她:“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她的学说。”咒骂她:“她患上癌症完全是她在哲学上和精神上犯错的结果。”在政治上,兰德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她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她的无神论;双方同时都反对她的个人主义。
然而,与青年马克思一样,兰德也是“不怕闪电、不怕霹雳、不怕天空中的惊雷”——或许,安·兰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她提倡自私的美德,公开为资本家辩护,而且毫不掩饰她对庞大政府的憎恶。《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的销售已达千万,被称为“自私圣经”——在书中,与《资本论》对资本的批判一样...
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首次由兰登书屋出版。据说,这部小说当时已被1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以后,恶评如潮但畅销无比,对美国大众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也因该书几乎激怒了整个成人世界:父亲、母亲、左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她:“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她的学说。”咒骂她:“她患上癌症完全是她在哲学上和精神上犯错的结果。”在政治上,兰德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她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她的无神论;双方同时都反对她的个人主义。
然而,与青年马克思一样,兰德也是“不怕闪电、不怕霹雳、不怕天空中的惊雷”——或许,安·兰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她提倡自私的美德,公开为资本家辩护,而且毫不掩饰她对庞大政府的憎恶。《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的销售已达千万,被称为“自私圣经”——在书中,与《资本论》对资本的批判一样,她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驳:在20世纪发动机公司,实行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开始人们都欢欣鼓舞,觉得这样就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结果能干的人工作越来越多,懒惰的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工厂很快就倒闭了。看来,在对人性的缺点没有充分的了解时,在财富还没有达到无限充裕的时候,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显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兰德试图解决这个矛盾,在她看来,财富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妨碍竞争、扼杀创意、执意维护既得垄断利益的资本家是可耻的;而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赚取的金钱则值得尊重。
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描绘了一个由自私而精明的商人、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精英组成的世外桃源,有着田园诗般的诗意和现实社会中的欲望的满足。在这里,维系着一切的不是道德而是金钱,金钱被视作为崇拜的偶像,是自由交换和公平正义的象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考者。小说结尾,由于强者罢工、抛弃了弱者,世界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而乌托邦里则是一片和谐幸福。同时,兰德借书中主人公约翰·高尔特之口来说明了她的客观主义哲学:
财富观——财富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当你判断某人德性的时候,请听他对金钱的理解:诅咒金钱的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金钱,尊敬金钱的人则依自己的本事赚取金钱。金钱是社会美德的气压计,远离告诉你钱是万恶之源的人。
历史观——文明就是一个逐步将个人解放出来的过程。人天生便会思考,让那些叫嚣说人的思想自由在创建工业文明后便毫无用处的吃人者从大学的经济系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他们拿起弓箭,穿起兽皮。每个独裁者都是神秘论者,每个神秘论者都是潜在的独裁者。
道德观——你生命中的道德的唯一目的是去获得幸福,让自己得到快乐便是他的最高道德目标。“牺牲”就是为了你并不在乎的东西而放弃你所看重的。人的生命是道德的标准,在生命里,快乐是成功的状态,痛苦则通向死亡。正如你不能对大自然进行伪装一样,你同样也不能对人的品格进行假造。武力与头脑是截然对立的;枪声一响,道德无存。
价值观——人类是真正的英雄:以自己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性的成就作为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为自己唯一的主宰。人不应该为他人而活,也不应该要求他人为自己而活。思考是人的唯一最根本的美德,其它的一切皆因它而生。自豪就是承认你是自己的最高价值,这和一个人所有的价值一样,需要去赢得。
哲学观——A就是A,一个东西就是它本身。存在是特性,意识是鉴明。存在是存在着的。每个问题都有两面,一面是正确,一面是错误,夹在对与错中间的则是邪恶。
2006年,好莱坞明星安吉妮亚·朱莉爆出希望出演即将拍摄的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并自称是安·兰德(Ayn Rand,1905-1982)的粉丝,还希望男友布莱恩·匹特出演男主角,顿时吸引了不少眼球,也使得这部在半个世纪前出版的小说又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之中,2007年,这条消息已经得到证实,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最后确定的男、女主角为布莱恩·匹特、安吉妮亚·朱莉。
对于所有发现了《源泉》,并且就进一步扩展它的思想向我提出许多问题的读者们,我想说,我是在这部小说中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源泉》只是《耸肩的阿特拉斯神》的序曲而已。
—— 安· 兰德
阿特拉斯耸耸肩(上下)的创作者
· · · · · ·
-
安·兰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介绍
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美国,以其小说和哲学闻名于世。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该书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再版。1957年《耸肩的阿特拉斯》(Atlas Shrugged)出版,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累计销售超过8000万册。
安•兰德推崇理性,认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力倡个人主义,认为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她的客观主义哲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校园,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她本人也成为美国青年崇拜的偶像。安•兰德一生著述百余种,根据她的生平拍摄的记录片和故事片曾获奥斯卡奖。1982年安•兰德去世后,美...
作者介绍
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美国,以其小说和哲学闻名于世。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该书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再版。1957年《耸肩的阿特拉斯》(Atlas Shrugged)出版,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累计销售超过8000万册。
安•兰德推崇理性,认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力倡个人主义,认为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她的客观主义哲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校园,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她本人也成为美国青年崇拜的偶像。安•兰德一生著述百余种,根据她的生平拍摄的记录片和故事片曾获奥斯卡奖。1982年安•兰德去世后,美国创立了许多兰德书友会和专门研究安•兰德思想的机构。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阿特拉斯耸耸肩(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阿特拉斯耸耸肩(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阿特拉斯耸耸肩(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2 条 )
论坛 · · · · · ·
。。 | 来自咏而归 | 2023-02-04 15:24:24 | |
想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连岳的推荐来看的 | 来自成娜菡 | 17 回应 | 2022-06-01 09:09:27 |
怎么理解“能力的准则才是道德体系的黄金标准。” | 来自林阿莫西 | 1 回应 | 2020-01-13 07:53:04 |
看这本书的诀窍 | 来自张天戈 | 1 回应 | 2019-02-01 14:52:26 |
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 | 来自大神 | 10 回应 | 2019-01-22 00:24:1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Signet (1992)8.5分 254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13)8.2分 2664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20)8.0分 226人读过
-
太陽社 (2009/07/03)8.7分 1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康永少爷的私读之公开书房内地SP(不断更新) (小锡兵)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1632年至今古典自由主义历史年表:著作 (abcdxjs)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重现经典系列 (夜兮行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阿特拉斯耸耸肩(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逍遥兽 2008-06-22 13:26:27
额 悄悄说一声 好难读 终于读完了今天(2008年6月22日) 鼓掌
98 有用 LisaLeung 2015-09-09 16:41:35
垃圾。在文学界和哲学界都不入流的人物,在一些小年轻屌丝中爆得大名,原因有二:1:攀附了格林斯潘的大名,2:当年被太多人痛骂,吸引了正处于叛逆期的小年轻的注意。教训就是,对不好的作品,一点要无视它,批评只是一种变相宣传。
54 有用 黄连树 2015-02-16 20:38:25
自负愚蠢而狭隘的作品,不管是左派乌托邦还是右派乌托邦都是纸老虎。开放社会可不是一小撮所谓精英就能掌管的,用哈耶克波普尔狠狠的打作者之脸,这本书在美国越畅销,越可见美国之自大与中二。
14 有用 鬼 2016-04-01 16:15:52
断断续续近三年才看完。语言很有煽动性,人物没有魅力,过于扁平,最后一百页我快看吐了,太特么话痨了。本来以为是个人主义者的奋斗史,看到中间发现是玛丽苏小说,最后原来是没劲的乌托邦。翻译不好。感觉比《源泉》差,也不排除是我好几年前傻。
110 有用 [已注销] 2013-01-27 05:36:59
绝对不是好小说,情节难以称得上合理,人物只分为“我的人”和“我的敌人”两种,另外女主也有玛丽苏嫌疑。事实上这根本不算文学作品,安兰德所有的人物都是她的传声筒,负责讲她想讲的话——虽然很多写作者都是这样表白自己,但兰德表现得尤为肆无忌惮。另外这家伙是个男权主义者。不要被女主的所向披靡迷惑了,之所以是一个女人作为全文核心,是因为这女人是安兰德自己的投影。她的内心其实是不欣赏女性的,而把自己当作女性中的... 绝对不是好小说,情节难以称得上合理,人物只分为“我的人”和“我的敌人”两种,另外女主也有玛丽苏嫌疑。事实上这根本不算文学作品,安兰德所有的人物都是她的传声筒,负责讲她想讲的话——虽然很多写作者都是这样表白自己,但兰德表现得尤为肆无忌惮。另外这家伙是个男权主义者。不要被女主的所向披靡迷惑了,之所以是一个女人作为全文核心,是因为这女人是安兰德自己的投影。她的内心其实是不欣赏女性的,而把自己当作女性中的男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