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 Change and Social Influence
译者: 邓羽 / 肖莉 / 唐小艳 / 等
出版年: 2007-11-1
页数: 382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
ISBN: 9787115170835
内容简介 · · · · · ·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本书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继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的又一力作。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你是如何影响他人,反过来又是如何被他人和其他系统性力量所影响的。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交流,甚至阈下影响。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创作者 · · · · · ·
-
菲利普·津巴多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 Zimbardo),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自1968年以来担任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在耶鲁大学“态度改变研究计划”中做研究工作,后来在纽约大学期间,他研究了认知不协调中的公开从众方式和社会影响。他独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包括:归属感、去个人化、攻击及认知不协调的动机效果。除此之外,他还从事过匿名、破坏行为和害羞行为的现场观察、归因分析和相关变量研究。与他的纽约高中同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贡献一样,津巴多最主要的工作是他的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有效地证明了情境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目前津巴多博士主要研究为什么正常人会对他们自己的有些行为做出病态的解释,以及研究时间概念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和群体的行动的。津...
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 Zimbardo),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自1968年以来担任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在耶鲁大学“态度改变研究计划”中做研究工作,后来在纽约大学期间,他研究了认知不协调中的公开从众方式和社会影响。他独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包括:归属感、去个人化、攻击及认知不协调的动机效果。除此之外,他还从事过匿名、破坏行为和害羞行为的现场观察、归因分析和相关变量研究。与他的纽约高中同学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贡献一样,津巴多最主要的工作是他的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有效地证明了情境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目前津巴多博士主要研究为什么正常人会对他们自己的有些行为做出病态的解释,以及研究时间概念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和群体的行动的。津巴多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领域最经典的也是再版次数最多的最佳教科书之一。他在1990年为公共广播电台制作了“发现心理学”电视教育记录片系列。这是由津巴多本人创作和主持的以学生和大众为对象的科普电视片。这部长达26集的电视片探索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心理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心理学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实用性等问题。
迈克尔·利佩(Michael R. Leippe)是阿德菲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从1982年开始,一直任教至今。利佩于1979年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亲自参与并受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所从事的影响方面研究的熏陶,他的研究试图对社会影响的认知反应做出理论分析。迈克尔·利佩与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合作研究了大众媒体说服的认知加工过程。他也与托马斯·奥斯特罗姆合作,研究了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来解决法律心理学的问题,例如目击者的证词等。从那以后,利佩从事了很多有关说服,认知不协调和法律情境中态度改变和影响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利佩博士发表了25篇以上的研究论文和著作。90年代他从事了联邦政府资助的有关儿童目击证词可靠性的研究,以及如何帮助陪审员和其他寻求事实真相的人区别准确或不准确
的目击者的记忆。他同时还在研究说服情境的观众参与心理。
目录 · · · · · ·
中文自序
英文版序
前言
第1章 一个充满影响的世界
第2章 对行为的影响:直接的影响途径
第3章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当行为成为信念
第4章 通过说服改变态度:请相信我
第5章 使说服更持久:态度改变的持久性和行为结果
第6章 影响的抵制与接受:说服的阴和阳
第7章 影响、觉察与无意识:什么时候你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会改变你
第8章 影响与司法制度:艰苦的过程
第9章 健康与幸福服务中的社会影响
附录A 研究与实验方法
附录B 态度及其成分的测量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喜欢读"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社会心理学 9.0
-
-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 8.5
-
- 改变 8.7
-
- 亲密关系(第6版) 9.2
-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8版) 9.1
-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9.2
-
- 社会性动物 9.0
-
- 逃避自由 9.3
-
- 欲望的演化 8.5
-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9.5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 更多书评 68篇
论坛 · · · · · ·
这书评分很高,但是我想说,封面就不能设计的好看... | 来自thinkpad | 2025-05-09 22:57:41 | |
一致性很小的理解困惑 | 来自熊猫眼兔子精 | 2 回应 | 2023-12-08 15:44:52 |
认知协调那一章读的好晕 | 来自Camillee Yo | 2 回应 | 2023-12-08 15:43:57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比本书有差距吧 | 来自沛公 | 4 回应 | 2023-09-25 19:46:30 |
看到第二章了 | 来自拨云见日 | 3 回应 | 2022-10-03 22:34:1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8.7分 72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原“心理学改变生活”) (刘未鹏pongba)
- 心智黑客 (欧阳)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低明)
- 心理书单:踢开心理学的门 (keledoll)
- 豆瓣五星图书【心理学】 (爱玛·包法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评论:
feed: rss 2.0
196 有用 Reuenthal 2010-08-04 16:22:23
态度不总是你的,态度取决于情境。
4 有用 pro vano 2019-02-07 14:46:37
论述整体还是比较清晰和成体系的。 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思路跳跃的地方,而且小标题大部分都词不达意。有些方面的实验和结论比较零散,缺少整体框架。虽然书中开篇提到了态度系统(认知、态度、情绪感受、行为意向、行为),但是在后面具体阐述中,认知(信念和知识)、态度、情绪感受的运用会比较模糊,没有严格区分和说明。另外,第六章没有单独拿出来的必要,其中的结论和框架应该融合进前几章。最后一点,书名不应该是“态度改变... 论述整体还是比较清晰和成体系的。 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思路跳跃的地方,而且小标题大部分都词不达意。有些方面的实验和结论比较零散,缺少整体框架。虽然书中开篇提到了态度系统(认知、态度、情绪感受、行为意向、行为),但是在后面具体阐述中,认知(信念和知识)、态度、情绪感受的运用会比较模糊,没有严格区分和说明。另外,第六章没有单独拿出来的必要,其中的结论和框架应该融合进前几章。最后一点,书名不应该是“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而应该是“社会影响下的态度系统”。 (展开)
7 有用 ZZK 2018-03-17 20:34:13
书是好书,但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排版问题,读得颇为痛苦...
2 有用 晴空一鹤 2023-02-15 15:27:20 山西
太学术化了,专业词汇多,加之翻译不是太好,总之难懂
5 有用 葉秋離 2010-09-02 12:47:46
原著值5星,翻译的差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