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安东尼·吉登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批判的导论
原作名: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译者: 郭忠华
出版年: 2013-6-1
页数: 161
定价: 28.00元
丛书: 大学译丛
ISBN: 978753276035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批判的导论
原作名: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
译者: 郭忠华
出版年: 2013-6-1
页数: 161
定价: 28.00元
丛书: 大学译丛
ISBN: 978753276035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 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发展,文字简洁、生动,不玩弄术语,非常适合学生和一般读者。
社会学的创作者
· · · · · ·
-
安东尼·吉登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吉登斯的政治思想对英国新工党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曾被誉为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
目录 · · · · · ·
序言/1
致谢/1
第一章 社会学:议题与问题/1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3
社会学:定义及初步考察/5
社会学的想像力:作为批判的社会学/10
第二章 对立的解释:工业社会还是资本主义? /18
工业社会理论/19
马克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26
第三章 阶级划分与社会转型/33
19世纪以来的变迁:公司的权力/34
“阶级冲突的制度化”/38
新阶级、新技术/42
工人阶级的终结? /46
第四章 现代国家/54
国家与阶级:晚近的观点/55
国家与官僚制/61
批判性评价/64
国家、社会运动、革命/66
第五章 城市:都市与日常生活/7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城市与现代城市/71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73
都市与资本主义/77
都市与日常生活/86
第六章 家庭与性别/89
家庭结构的变迁/90
性别、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93
家庭、婚姻与性别/97
家庭生活与新社会模式/101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104
现代化理论及其批判/105
当代世界的不平等/112
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军事力量/116
结论:作为批判理论的社会学/120
索引/129
· · · · · · (收起)
致谢/1
第一章 社会学:议题与问题/1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3
社会学:定义及初步考察/5
社会学的想像力:作为批判的社会学/10
第二章 对立的解释:工业社会还是资本主义? /18
工业社会理论/19
马克思: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26
第三章 阶级划分与社会转型/33
19世纪以来的变迁:公司的权力/34
“阶级冲突的制度化”/38
新阶级、新技术/42
工人阶级的终结? /46
第四章 现代国家/54
国家与阶级:晚近的观点/55
国家与官僚制/61
批判性评价/64
国家、社会运动、革命/66
第五章 城市:都市与日常生活/7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城市与现代城市/71
“芝加哥学派”的观点/73
都市与资本主义/77
都市与日常生活/86
第六章 家庭与性别/89
家庭结构的变迁/90
性别、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93
家庭、婚姻与性别/97
家庭生活与新社会模式/101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与世界体系/104
现代化理论及其批判/105
当代世界的不平等/112
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军事力量/116
结论:作为批判理论的社会学/120
索引/12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所从事的大部分行为都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这种色彩不仅体现在我们所穿的衣服上、所遵循的常规上、而且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大部分建筑特征上。相反,用列菲佛尔的话来说,“在印加、阿兹特克、古希腊和古罗马,每一样事物(如手势、文字、工具、器皿、衣服等)都承载着‘格调’(style)的印记,没有哪件事物会变得如此陈腐不堪……生活的平凡与诗意融为一体。”资本主义的扩张造就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它把经济的、工具的和技术性的东西置于首位,而把“任何涉及文学、艺术、客体以及一切诗意的存在驱逐得无影无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7页 -
工业仲裁模式的建立和规范化使阶级冲突的棱角趋于钝化,并转化成为“工业冲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学译丛(共7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美国人》《社会学主要思潮》《法律的理念》《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观念的历险》
等
。
喜欢读"社会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社会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核心社会学思想家(第3版) 8.3
-
- 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 8.8
-
- 实践感 9.2
-
- 社会学的知识 7.9
-
-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8.6
-
- 社会学的想象力 9.1
-
- 社会学基本概念(第二版) 9.2
-
- 现实的社会建构 9.4
-
- 古典社会学理论(第6版) 9.1
-
- 与社会学同游 9.3
社会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要:在《批判的社会学导论》中,吉登斯提出了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介绍了一些社会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研究理论。吉登斯介绍了社会学的产生背景、定义和三种重要的想象力,展示了工业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种对立的解释,讨论了阶级分析的问题,并论述对于... (展开)
译文窗帘布系列新书|社会学需要批判的目光
你知道“社会学”这个词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哈哈,在读这本《社会学:批判的导论》之前我也不知道,原来是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他不仅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还指出,社会学应当是一门研究“社会的自然科学”。包括社会学在内的所有科学,都分享了共同的...
(展开)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 社会学:议题与问题 社会学研究必然要揭露当今世界所必须面对的基本社会问题。 社会学充满了争议。社会学研究的是可以实际观察得到的题材,它依赖于经验研究,并尝试提出理论和一般框架以解释这些事实。 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城市化、人口爆炸 社...
(展开)

现代社会的反思与重塑:对吉登斯《社会学:批判的导论》的思考
安东尼·吉登斯在其著作《社会学:批判的导论》中,通过批判和反思性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书中他探讨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尤其是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现代性与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理解当代社会的关键,他...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1分 331人读过
-
Harcourt College Pub (198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8.8分 85人读过
-
唐山出版社 (199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学社会学书单【南开】 (木南)
- {认真生活认真读书} (Nicole)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社会学概论/导论/入门教材或小书 (曳尾于涂)
- 社会学 (岁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社会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不睡觉假扮新垣 2020-05-08 16:30:41
①作为一种批判的理论,社会学不把任何社会世界看作是既定的事物,而是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样的社会变迁才是可行的和值得追求的?我们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有些人会说,马克思主义早已为这些问题准备好了答案,我们只要用“马克思主义”代替“社会学”就可以了。出于两方面的原因,我不同意这样一种看法。一是情况并不像这种观念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学是两种泾渭分明的知识体系。社会学应当吸收马克思主义... ①作为一种批判的理论,社会学不把任何社会世界看作是既定的事物,而是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样的社会变迁才是可行的和值得追求的?我们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有些人会说,马克思主义早已为这些问题准备好了答案,我们只要用“马克思主义”代替“社会学”就可以了。出于两方面的原因,我不同意这样一种看法。一是情况并不像这种观念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学是两种泾渭分明的知识体系。社会学应当吸收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所隐含的精辟见解,同时又不要与它融为一体。第二种原因以下述逻辑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存在着太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它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学分析的基础。②用时4小时25分钟,微信读书③不适合做教科书,一些段落或者章节比较难读懂。 (展开)
1 有用 Cackle Swan 2019-09-29 09:19:17
很简单的小册子来自社会学大家吉登斯,最开始对概念的阐释让一直迷糊的我茅塞顿开啊!
9 有用 饮虚 2014-06-05 15:17:00
社会学的每个话题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每种解释又都招来了广泛的批评。而且驳论似乎比理论更具有说服力。这就是社会学的魅力,一切都需要不断地解读和阐释,历史、现在和未来同样迷雾重重。吉老不愧为大家,深入浅出,社会学几个主要的研究方面谈论得都很到位。
3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5-12-07 13:51:21
尽管只是一本导论性质的小书,吉登斯的这本《社会学》却不乏学术原创价值。在体量短小的篇幅之内,作者对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批判与反思,既指出实证主义研究法的弊端与不足,又对社会变迁、国家与阶级、城市与家庭等社会学的诸多重要命题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新观点。文笔也是简洁生动,清晰明了,非常值得一读。
0 有用 芊浔 2016-07-01 22:10:27
入门好帮手!作者通过本书的论述,向读者强调了批判地看待一切学术理论和研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