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卷包含契诃夫经典名剧《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按创作时间排序,并收录焦菊隐写于1943年的《<樱桃园>译后记》。这三个剧本,虽然故事不同,所表达的都是契诃夫始终关注的主题: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 俄国著名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戏剧是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明珠。在欧美,契诃夫的戏剧剧目演出仅次于莎士比亚,对二十世纪现代戏剧影响极大。契诃夫作品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他的优秀剧本和短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讲述一些貌似平凡琐碎的故事,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有时可以称之为令人难以忘怀的或是抒情味极浓的艺术氛围。代表作有戏剧《樱桃园》、《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海鸥》,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万卡》,等等。
目录 · · · · · ·
导言/童道明
万尼亚舅舅
三姊妹
樱桃园
《樱桃园》译后记
万尼亚舅舅
三姊妹
樱桃园
《樱桃园》译后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要继续活下去,万尼亚舅舅,我们来日还有很长、很长一串单调的昼夜;我们要耐心地忍受行将封来的种种考验。我们要为别人一直工作到我们的老年,等到我们的岁月一旦终了,我们要毫无怨言地死去,我们要在另一个世界里说,我们受过一辈子的苦,我们流过一辈子的泪,我们一辈子过的都是漫长的辛酸岁月,那么,上帝自然会可怜我们的,到了那个时候,我的舅舅,我的亲爱的舅舅啊,我们就会看见光辉灿烂的、满是愉快和美丽的生活了,我们就会幸福了,我们就会带着一副感动的笑容,来回忆今天的这些不幸了,我们也就会终于尝到休息的滋味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万尼亚舅舅 -
我们假如实地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生活群,就能发现同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每日看见这么多为一点小事就吵红脸的人们,为什么有这么多动辄落泪的人们,为什么有这么多对秋毫之末都斤斤较量的人们?这都是半歇斯底里的表现,这都是整个用痛苦不断地把人类往下压榨的结果——但,没有一个人自己觉得出是为什么;而且习惯久了,便觉得这是普遍而不足奇的现象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的人也喜欢 · · · · · ·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是印刷错误吗 | 来自malian | 2 回应 | 2024-07-28 13:09:01 |
图书馆借到一本错装书 | 来自比大雄野 | 2023-08-19 22:59:54 | |
这个译本好像是从英文版转译的? | 来自Pikathko | 1 回应 | 2023-03-07 18:53:03 |
译后记的讨论 | 来自李寿全 | 2022-11-22 16:49:41 |
> 浏览更多话题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附录——经典书目 (民主时代) (迎风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的评论:
feed: rss 2.0
647 有用 dellizheng 2015-01-05 01:32:58
契诃夫戏剧有三宝:生活空虚理想倒,三角恋爱不可少,老头老太太死得早。
7 有用 昏金暗玉 2016-09-05 23:11:31
看过俄版演出的少女发现凡尼亚舅舅不如她读书时日日读剧本那般沉重压抑,反而不无欢快的演出。她蓦地发觉她把契科夫读成了中文剧本。今天有人觉得契科夫的戏剧缺乏强烈的冲突,过于平淡,而这平淡的自然主义在一百年前是实验派,如同人们推开窗即可见到的真实生活,相当先锋,没人要看。契科夫如果没有遇到伯乐,他的戏剧是否会被埋没不得而知。就连他看完自己的第一出话剧都想立即收山。他的戏剧故事大多相似,你听完转个身也未必... 看过俄版演出的少女发现凡尼亚舅舅不如她读书时日日读剧本那般沉重压抑,反而不无欢快的演出。她蓦地发觉她把契科夫读成了中文剧本。今天有人觉得契科夫的戏剧缺乏强烈的冲突,过于平淡,而这平淡的自然主义在一百年前是实验派,如同人们推开窗即可见到的真实生活,相当先锋,没人要看。契科夫如果没有遇到伯乐,他的戏剧是否会被埋没不得而知。就连他看完自己的第一出话剧都想立即收山。他的戏剧故事大多相似,你听完转个身也未必记得自己听到了什么。“人们读我的作品,读上七年或七年半,然后就忘记了。” “但是以后再过一些时候,又会开始读起我的作品来,那时候就将永远读下去。” (展开)
15 有用 shininglove 2019-12-22 15:59:38
十几岁时看契诃夫的戏剧,在黑漆漆的剧场昏睡,打不起精神,醒来觉得被人重重打了后背一拳,闷闷的气氛挥之不去,现在终于能理解了,怕死又想拼命活着,这不过是日复一日的生活本质罢了。
15 有用 搓格子 2018-05-26 11:41:03
无法用语言形容契诃夫的这些剧本给我的震撼,里面的人物与独白击亮并震慑人的灵魂,焦菊隐的翻译质量和译后记都令人感佩……戏剧的力量太强大了,完全超越时空界限。在看《三姐妹》之前先看完了伯格曼的《魔灯》,里面提到了他拍《三姐妹》的情景……这些俄罗斯的伟大灵魂给与人类多么宽大的希望和爱,永远爱契诃夫。
13 有用 加州站街男孩 2015-12-29 22:58:49
要工作要工作工作才能拯救一切,契诃夫真是个彻底的工作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