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罗伯特·麦基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副标题: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原作名: Story
译者: 周铁东
出版年: 2014-9
页数: 522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虚构艺术三部曲
ISBN: 9787201088334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副标题: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原作名: Story
译者: 周铁东
出版年: 2014-9
页数: 522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虚构艺术三部曲
ISBN: 9787201088334
内容简介 · · · · · ·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故事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罗伯特•麦基
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编剧教练。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被《指环王》《霍比特人》编剧兼导演彼得•杰克逊称为“上师们的上师”,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皮克斯工作室等机构的专业顾问。
译者 周铁东
十年好莱坞影视工作经验,从事电影进出口工作近三十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曾任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众电影》《中国银幕》专栏作家,兼职教授。出版作品《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
目录 · · · · · ·
致中国读者
序言
PARTⅠ作家和故事艺术
CHAPTER01故事问题
/ 故事的衰竭
/ 手艺的失传
/ 故事要领
/ 把好故事讲好
/ 故事与生活
/ 能力与天才
/ 手艺能将天才推向极致
PARTⅡ 故事诸要素
CHAPTER02结构图谱
/ 故事设计术语
/ 故事三角
/ 故事三角内的形式差异
/ 故事设计的政治学
CHAPTER03 结构与背景
/ 向陈词滥调宣战
/ 背景
/ 创作限制原理
/ 调查研究
/ 创作选择
CHAPTER04结构与类型
/ 电影类型
/ 结构和类型的关系
/ 精通类型
/ 创作限制
/ 混合类型
/ 再造类型
/ 持之以恒的天赋
CHAPTER05结构与人物
/ 人物VS人物塑造
/ 人物性格揭示
/ 人物弧光
/ 结构和人物的功能
/ 高潮与人物
CHAPTER06结构与意义
/ 审美情感
/ 前提
/ 作为修辞的结构
/ 主控思想
/ 说教倾向
PARTⅢ 故事设计原理
CHAPTER07故事材质
/ 主人公
/ 观众纽带
/ 第一步
/ 人物的世界
/ 鸿沟
/ 关于风险
/ 进展过程中的鸿沟
/ 从里面写到外面
/ 鸿沟内的创造
/ 故事的材质和能量
CHAPTER08激励事件
/ 故事的世界
/ 作者资格
/ 激励事件
/ 故事脊椎
/ 求索
/ 激励事件的设计
/ 激励事件的定位
/ 激励事件的质量
/ 激励事件的创造
CHAPTER09 幕设计
/ 进展纠葛
/ 幕设计
/ 幕节奏
CHAPTER10场景设计
/ 转折点
/ 伏笔和分晓
/ 情感转变
/ 选择的性质
CHAPTER11场景分析
/ 文本和潜文本
/ 场景分析技巧
CHAPTER12布局谋篇
/ 统一性和多样性
/ 进度
/ 节奏和速度
/ 表现进展过程
/ 社会进展
/ 个人进展
/ 象征升华
/ 反讽升华
/ 过渡原理
CHAPTER13危机、高潮、结局
/ 危机
/ 高潮中的危机
/ 高潮
/ 结局
PARTⅣ作家在工作
CHAPTER14对抗的原理
/ 将故事和人物带到线索的终点
CHAPTER15解说
/ 展示,不要告诉
/ 使用幕后故事
/ 闪回
/ 梦境序列
/ 蒙太奇
/ 画外音解说
CHAPTER16问题和解决方法
/ 兴趣问题
/ 惊奇问题
/ 巧合问题
/ 喜剧问题
/ 主观视点问题
/ 场景内的主观视点
/ 故事中的主观视点
/ 改编问题
/ 戏剧腔问题
/ 漏洞问题
CHAPTER17人物
/ 心灵虫
CHAPTER18文本
/ 对白
/ 描写
/ 形象系统
/ 片名
CHAPTER19作家的创造方法
/ 从外到里的写作
/ 从里到外的写作
/ 银幕剧本
淡出
附录1:译注
附录2:文中涉及影片列表
· · · · · · (收起)
序言
PARTⅠ作家和故事艺术
CHAPTER01故事问题
/ 故事的衰竭
/ 手艺的失传
/ 故事要领
/ 把好故事讲好
/ 故事与生活
/ 能力与天才
/ 手艺能将天才推向极致
PARTⅡ 故事诸要素
CHAPTER02结构图谱
/ 故事设计术语
/ 故事三角
/ 故事三角内的形式差异
/ 故事设计的政治学
CHAPTER03 结构与背景
/ 向陈词滥调宣战
/ 背景
/ 创作限制原理
/ 调查研究
/ 创作选择
CHAPTER04结构与类型
/ 电影类型
/ 结构和类型的关系
/ 精通类型
/ 创作限制
/ 混合类型
/ 再造类型
/ 持之以恒的天赋
CHAPTER05结构与人物
/ 人物VS人物塑造
/ 人物性格揭示
/ 人物弧光
/ 结构和人物的功能
/ 高潮与人物
CHAPTER06结构与意义
/ 审美情感
/ 前提
/ 作为修辞的结构
/ 主控思想
/ 说教倾向
PARTⅢ 故事设计原理
CHAPTER07故事材质
/ 主人公
/ 观众纽带
/ 第一步
/ 人物的世界
/ 鸿沟
/ 关于风险
/ 进展过程中的鸿沟
/ 从里面写到外面
/ 鸿沟内的创造
/ 故事的材质和能量
CHAPTER08激励事件
/ 故事的世界
/ 作者资格
/ 激励事件
/ 故事脊椎
/ 求索
/ 激励事件的设计
/ 激励事件的定位
/ 激励事件的质量
/ 激励事件的创造
CHAPTER09 幕设计
/ 进展纠葛
/ 幕设计
/ 幕节奏
CHAPTER10场景设计
/ 转折点
/ 伏笔和分晓
/ 情感转变
/ 选择的性质
CHAPTER11场景分析
/ 文本和潜文本
/ 场景分析技巧
CHAPTER12布局谋篇
/ 统一性和多样性
/ 进度
/ 节奏和速度
/ 表现进展过程
/ 社会进展
/ 个人进展
/ 象征升华
/ 反讽升华
/ 过渡原理
CHAPTER13危机、高潮、结局
/ 危机
/ 高潮中的危机
/ 高潮
/ 结局
PARTⅣ作家在工作
CHAPTER14对抗的原理
/ 将故事和人物带到线索的终点
CHAPTER15解说
/ 展示,不要告诉
/ 使用幕后故事
/ 闪回
/ 梦境序列
/ 蒙太奇
/ 画外音解说
CHAPTER16问题和解决方法
/ 兴趣问题
/ 惊奇问题
/ 巧合问题
/ 喜剧问题
/ 主观视点问题
/ 场景内的主观视点
/ 故事中的主观视点
/ 改编问题
/ 戏剧腔问题
/ 漏洞问题
CHAPTER17人物
/ 心灵虫
CHAPTER18文本
/ 对白
/ 描写
/ 形象系统
/ 片名
CHAPTER19作家的创造方法
/ 从外到里的写作
/ 从里到外的写作
/ 银幕剧本
淡出
附录1:译注
附录2:文中涉及影片列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写爱情故事时,我们要问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东西会阻止他们?” 因为爱情故事中的故事到底在哪儿?两人见面,恋爱结婚,养家糊口,互相扶持,直到终老...还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些更令人乏味?所以,两千年以来,从希腊米南德开始,所有的作家都用“姑娘”的父母来回答上述问题。她的父母发现小伙子不合适,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被称为“阻拦人物”或“反对爱情的力量”的常规。 ...这些影片表明,人们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永恒爱情即时并非完全不可能,也是没有希望的。为了达到一种上扬结局,一些最近的影片已经将这一类型重新锻造成一种渴望故事。男女邂逅必须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初期出现,这一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常规,随之而来的便是爱情的考验、磨难和胜利。观众一直在等着看这些恋人的命运在命运之手中将如何被安排。通过巧妙地将恋人的见面延迟到高潮时,这些影片回避了现代恋爱的棘手问题,用相见难取代了相处难。这并不是爱情故事,而是渴望故事,因为关于爱的谈论以及哎的欲望充满了所有的场景,将真正的恋爱行为以及不无磨难的后果留到银幕之外的未来发生。 社会态度是变化的。作家的文化触角必须敏锐地感悟到这些运动,不然的话,他写出的东西就有可能成为古董。...勇于创新的作家不仅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具有深刻的远见卓识。他们将双耳紧贴着历史的墙壁,随着事物的变化,他们能感觉出社会未来的趋势。 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是不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作家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例如,海明威痴迷于如何面对死亡这个问题。在他目睹父亲的自杀后,这一问题成为他的作品、乃至生活的中心主题。他在战场上、运动场上、猎场上,不断追逐死亡,直到最后,他将猎枪插入自己口中之后,才终于找到死亡。 ... 你的主题是什么?你是否能像海明威和狄更斯那样,是从自己切身的生活中来吸取养分?或者像莫里哀那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爱情故事 人物和结构 -
对故事的爱——相信你的观念只能通过故事来表达,相信你的人物会比真人更“真实”,相信你的虚构的世界要比具体世界更深刻。 对戏剧性的爱——痴迷于那种给生活带来深刻变化的突然的惊诧和揭秘。 对真理的爱——相信谎言会令艺术家裹足不前,相信人生的每一个真理都必须打上句号,即使是个人最隐秘的动机也不例外。 对人性的爱——愿意同情受苦的人们,愿意深入其内心,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对知觉的爱——不仅要沉迷于感官的快感,更要纵情于灵魂的知觉。 对梦想的爱——能够任凭想象驰骋,随其驱使,并乐在其中。 对幽默的爱——笑对挫折磨难,以恢复生活的平衡。 对语言的爱——对音韵节奏、句法语义探究不止,乐此不疲。 对双重性的爱——能感知生活的隐藏矛盾,对事物似是而非的表象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 对完美的爱——具有一种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激情,以追求完美的瞬间。 对独一无二的爱——大胆求新,对冷嘲热讽处之泰然。 对美的爱——对作品的优劣美丑具有先天的识别力,并懂得如何去去粗取精。 对自我的爱——具有无需时常肯定自己,从不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的长处。 你必须热爱写作,而且还能耐得住寂寞。 不过,仅有对好故事的爱,对为你的激情、勇气和创造天才所驱使的精彩人物和对世界的爱,还是不够的。你的目标是必须把一个好故事讲好。 故事天赋是首要的,文学天赋是次要的。 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寰宇,每一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从中只挑出几个瞬间,并借此给我们展示了其一生。 没有不转化的场景。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们致力于使每一个场景都完美无瑕,将人物押上台面的风险价值从正面转化为负面或从负面转化为正面。要想不折不扣的坚守这一原则也许是困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情节并不是指笨拙的纠葛和转化,或强加于人的悬念和震惊,事件必须通过精挑细选,而且其设计模式必须在时间中得到展现。从组合和设计这一意义上而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虚构艺术三部曲(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人物》《对白》
。
喜欢读"故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故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人物 8.4
-
- 编剧的艺术 8.3
-
- 剧本结构论 8.1
-
- 故事策略 8.1
-
- 电影编剧创作指南(修订版) 8.1
-
- 电影语言的语法(插图修订版) 8.3
-
-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最新修订版) 8.2
-
- 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 9.2
-
- 写作这回事 8.7
-
- 对白 7.1
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9 条 )




论坛 · · · · · ·
翻译差到令人发指!!!!!! | 来自喜气洋洋 | 2 回应 | 2025-03-21 03:21:54 |
有电子版吗 | 来自十二 | 2025-02-20 11:57:54 | |
提问,他自己有什么编剧作品嘛? | 来自神经的死胖子酱 | 4 回应 | 2025-02-01 00:56:35 |
迷惑翻译大赏:危机是指决定? | 来自喜气洋洋 | 2024-11-30 00:43:50 | |
出一本《人物》正版全新 | 来自喜气洋洋 | 2024-11-29 22:33:51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ReganBooks (1997)9.3分 201人读过
-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9.3分 7080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9.3分 5868人读过
-
漫遊者文化 (2014)9.4分 46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值得看看的一些文史哲闲书 (froggy)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101 有用 danyboy 2016-08-25 23:30:58
认真研究了将近五个月,今晚终于读完第一遍。这几个月,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写句子了,怎么写感觉都不对,而现在已然达到了不会写字的境界。这本书将会常置案头,一遍又一遍的去琢磨,这一本已经划的面目全非,反正,我从一开始就搞了两本。
67 有用 岂能无怪哉 2016-06-10 18:36:12
感觉作者就是在说 我没法教你如何成为梵高 我只能教你怎样拿笔… 嗯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重要但是应该会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句子 “你必须发展你的判断力和趣味"
525 有用 王xx 2015-07-06 11:51:19
震惊!!!!!我之前的二十几年,确实白活了。解答了我以前苦思冥想却无从下手的几百个问题吧!我已经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看完之后的那一刻,好像换了一双新的眼睛,嗯,和大脑。
524 有用 黄青蕉 2016-05-21 18:19:26
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花了半年,每章做笔记总结,然后变成了一个麦基吹
2394 有用 🥷 2015-10-28 18:31:43
悲观地说,看完《故事》和写完一个好故事,中间有一万个word文档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