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瓦戈医生》是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俄罗斯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唯一长篇小说。记录俄罗斯二十世纪上半叶历史变迁中一位平凡的莫斯科医生不凡经历。
尤里•日瓦戈十岁父母双亡,在莫斯科知识分子们的庇护下长大,成为一名医生,并娶青梅竹马的冬妮亚为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日瓦戈应征成为军医,见证战争的扭曲与残酷之外,还邂逅气质非凡的护士拉里莎。二月革命终止了战争,回到莫斯科的日瓦戈面临革命带来的种种变革和艰辛的生活。十月革命后生存处境越发困难,日瓦戈凭借医术勉强维持全家生计,坚持医德的他还是病倒在疲劳和饥饿之中。病愈后,日瓦戈带领全家回西伯利亚决心开始新生活,在那里又一次偶遇拉里莎。他再度陷入挣扎,而革命和战争仍在蔓延,社会迅速的变化早已深入俄罗斯的每一寸土地,将他的身体与思想牢牢包围其中——面对重重困局,他会勇敢遵从内心还是随波逐流?
1958...
《日瓦戈医生》是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俄罗斯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唯一长篇小说。记录俄罗斯二十世纪上半叶历史变迁中一位平凡的莫斯科医生不凡经历。
尤里•日瓦戈十岁父母双亡,在莫斯科知识分子们的庇护下长大,成为一名医生,并娶青梅竹马的冬妮亚为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日瓦戈应征成为军医,见证战争的扭曲与残酷之外,还邂逅气质非凡的护士拉里莎。二月革命终止了战争,回到莫斯科的日瓦戈面临革命带来的种种变革和艰辛的生活。十月革命后生存处境越发困难,日瓦戈凭借医术勉强维持全家生计,坚持医德的他还是病倒在疲劳和饥饿之中。病愈后,日瓦戈带领全家回西伯利亚决心开始新生活,在那里又一次偶遇拉里莎。他再度陷入挣扎,而革命和战争仍在蔓延,社会迅速的变化早已深入俄罗斯的每一寸土地,将他的身体与思想牢牢包围其中——面对重重困局,他会勇敢遵从内心还是随波逐流?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这位作家“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此前一年,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轰动全世界。这部作品所展现出的热情、诗意和思索,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极其罕见;他所描绘的极端环境下人性与个人尊严的挣扎,其真切的动荡和不安感更是前所未有。然而这部作品中最令人震动的,是主角日瓦戈医生在种种抉择中,呈现出不惧世俗、强权的真诚、善良、纯真。他不是英雄,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令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深深感动和记忆。《日瓦戈医生》真实地还原了苏联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真实思想——这使得苏联当局格外恐惧,而帕斯捷尔纳克的获奖更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政府不遗余力地打击报复,终令作者不堪忍受,“自愿”放弃领奖。帕斯捷尔纳克也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成立之后首位放弃领奖的作家。虽为强权压迫,但他并不畏惧,一如他笔下的日瓦戈医生,至死忠守自己的真诚和良知,他说:“我们欠同时代人一笔巨账。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这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本书使用1979年台湾远景出版社黄燕德译本,1994年再版修订本,本次出版再度大幅修订,以求更精确、流畅,更易于阅读。
日瓦戈医生的创作者
· · · · · ·
-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1960年),俄罗斯诗人。所著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为他赢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受到国内的反对,他谢绝了这项荣誉。该书描写俄国人在革命时期的徘徊、苦闷和爱情,以及革命带来的后果,小说成为国际畅销书,但在苏联只能以译本秘密流传。
1890年2月10日(旧历1月29日),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列昂尼德是个画家,母亲罗莎·考夫曼是一位钢琴家。通过父母鲍里斯很早就认识了各国一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
帕斯捷尔纳克11岁以前一直在家庭里接受教育,以后就读莫斯科德国文法学校和第十五大学预科,这两所学校都强调古典文学的教育。高中期间他跟作曲家亚历山大·斯克莱宾学习音乐,由于对技艺缺少兴趣,后来他放弃了音乐。1909年帕斯捷尔纳克进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但兴趣马上又转向了哲学...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1960年),俄罗斯诗人。所著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为他赢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受到国内的反对,他谢绝了这项荣誉。该书描写俄国人在革命时期的徘徊、苦闷和爱情,以及革命带来的后果,小说成为国际畅销书,但在苏联只能以译本秘密流传。
1890年2月10日(旧历1月29日),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列昂尼德是个画家,母亲罗莎·考夫曼是一位钢琴家。通过父母鲍里斯很早就认识了各国一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
帕斯捷尔纳克11岁以前一直在家庭里接受教育,以后就读莫斯科德国文法学校和第十五大学预科,这两所学校都强调古典文学的教育。高中期间他跟作曲家亚历山大·斯克莱宾学习音乐,由于对技艺缺少兴趣,后来他放弃了音乐。1909年帕斯捷尔纳克进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律,但兴趣马上又转向了哲学。在莫斯科参加毕业考试前,他去德国马堡大学学习了几个月。在这些年当中他已开始在写诗。
由于帕斯捷尔纳克的一条腿受过伤,使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期间免于服兵役。他为了自立干过许多工作,出版了最初写的一些诗和翻译作品。1922年在他与叶甫盖妮娅·洛里埃结婚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年轻诗人。革命以后,他的父母和姐妹都移居德国,但帕斯捷尔纳克仍留在莫斯科。1931年他同叶甫盖妮娅离婚,又和齐娜伊达·涅伊哈乌斯结合。
30年代末,当斯大林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清洗时,帕斯捷尔纳克停止了出版诗集。他居住在莫斯科郊外彼烈杰尔金诺,从事翻译工作。他的儿子列昂依德生于1937年。1949年帕斯捷尔纳克认识并爱上了在《新世界》文学期刊工作的伊文斯卡娅。虽然他没有跟齐娜伊达离婚,伊文斯卡娅也在监狱里呆了5年,但是这段浪漫史在他一生最后的14年中一直保持着。在帕斯捷尔纳克写作和出版《日瓦戈医生》期间以及随之而来的争辩中,伊文斯卡娅一直是他的情人、伴侣和知己。
公开的指责和暗中的骚扰,使帕斯捷尔纳克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逝世。几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墓场成了他文学成就的纪念碑。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的女孩
第三章 去斯文季茨基家的圣诞舞会
第四章 这一刻终于来临
第五章 再见吧,旧时代
第六章 莫斯科扎营
第七章 到乌拉尔去
第八章 平安到达老家
第九章 瓦雷金诺的好日子
第十章 沿着西伯利亚最老的公路
第十一章 林中兄弟
第十二章 撒哈拉的花楸树
第十三章 有雕像的房子对面
第十四章 重回瓦雷金诺
第十五章 落幕
第十六章 续章
第十七章 尤里·日瓦戈诗作廿五首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同你就像最初的两个人,亚当和夏娃,在世界创建的时候没有任何可遮掩的,我们现在在它的末日同样一丝不挂,无家可归。我和你是几千年来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在世界上所创造的不可胜数的伟大业绩中最后的怀念,为了悼念这些已经消失的奇迹,我们呼吸,相爱,哭泣,互相依靠,互相贴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9页 -
最大的痛苦在于:我爱你可你不爱我。我极力想找出这种责难的含意,想解释它,证实它,于是到自己身上去找原因,回顾我们整个生活和我对你所了解的一切。可是我找不到缘由,回忆不起做了什么错事招致这样的不幸。你是误解了我,不是善意地看我,你看到的我是歪曲了的,就像照哈哈镜里的面影一样。 可我是爱你的。啊,我多么爱你,你是难以想象的!我爱你身上一切独特的禀性,不论它们是好是坏,爱你身上一切普普通通的特点;它们结合起来便不同寻常,这才是我所珍惜的。我爱你那因为这些内在精神而变得高尚的脸庞,没有这一切也许你并不漂亮。我爱你的天赋和聪慧,它们仿佛完全弥补了你所缺乏的意志力。所有这一切,对我都弥足珍贵,我不知有比你还好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日瓦戈医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日瓦戈医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瓦戈医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3 条 )





谁为你我点燃一朵雪夜的烛火?


论坛 · · · · · ·
关于叶夫格拉夫 | 来自奈良青年 | 2021-10-28 07:27:28 | |
本次出版再大幅修订,是译者自己就译文修订的吗? | 来自开元🌈 | 1 回应 | 2019-11-01 16:21:17 |
被删节的哪一部分???? | 来自午夜浮遊 | 1 回应 | 2016-06-15 17:52:04 |
被删节的哪一部分???? | 来自午夜浮遊 | 2015-07-06 13:54: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5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8.5分 5875人读过
-
Pantheon (1997)8.9分 6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8.6分 341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8.2分 7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果麦书架 (果麦文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4]9-10月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罗翔老师安利的书单 (天生反骨的佩奇)
- 慢慢看的绘本 (陈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日瓦戈医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Azui 2017-01-23 00:56:40
原谅我在经历几个月的痛苦折磨之后真的不觉得这本书有评价的那么高尚。日瓦戈代表小人物?我只看到了一个软弱无能顶着所谓知识分子却一次又一次满足自己低等情欲的渣男。第一任是不爱是责任第二任是人生挚爱,那怎么打个水还能弄出第三任妻子?战场上的逃兵还美其名曰坚持底线?这样的底线我也是不太懂
39 有用 豆友3885817 2015-11-27 20:40:11
俄国小说在涵盖社会生活的规模、情节的曲折以及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来看,很像今天的美剧,只不过它不突出娱乐性,而是具有严肃的人文关怀、宗教思考和历史批判意识。日瓦戈医生既不是热烈的革命者,也不是与世无争的小市民,他对一切试图彻底改造社会的运动有距离感,他在动荡的局势中勉强保全了自己。他对拉拉的爱值得理解,不宜以世俗的道德苛求,他不是英雄,但他尽最大的力气守护了人性的一点光辉。
4 有用 茶水间速溶咖啡 2015-09-27 00:32:11
翻译略矬
2 有用 fafner29 2017-09-19 01:57:11
厚厚的一本书,但看下来只是由很多很多的片段故事呈现出的苏联悲剧……作者的观念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一点一点透露出来,那个时代的苏联真的是悲剧,苏维埃也是更是如此…对于历史不熟悉的话很难感同身受,日瓦戈的悲剧是有多甚!复杂的人物会读起来有点困惑,但其背后的意义值得诺贝尔奖!
3 有用 午夜浮遊 2015-07-14 11:01:28
翻译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