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内容以交叉学科为背景,从浅近的社会法律问题入手,集中讨论了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例如: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问题,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其学术背景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阐释学、语言哲学等。以力求从平易中展现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交叉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来,并融合进中国法学。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创作者
· · · · · ·
-
朱苏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祖籍江苏,1955年愚人节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北大法学院。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1992年回北大法学院执教至今。先后发表论文、书评100余篇,出版过个人专著、文集和译著20余部,包括:《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2007)《法官如何思考》(译著,2009)《并非自杀契约》(译著,201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修订版,2011)《走不出的风景》(2012)《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译著,2014)。
目录 · · · · · ·
新版序
修订版自序
序
什么是你的贡献?(自序)
致谢
第一编变法与法治
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
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
附录:从文学艺术作品来研究法律与社会?
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
再论法律规避
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关于法律文化的一点思考
市场经济对立法的启示
市场经济形成中的犯罪违法现象
第二编司法问题研究
论法律活动的专门化
关于抗辩制改革
《秋菊打官司》的官司、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
附录:关于贾桂花案件的几个民法问题
第三编
法学研究的规范化
法学研究的规范化、法学传统与本土化
什么是法理学?——《法理学问题>译后
读《走向权利的时代》——兼论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一些问题
读劳伦斯·却伯的《美国宪法》
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法学和法制
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附录: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 · · · · · (收起)
修订版自序
序
什么是你的贡献?(自序)
致谢
第一编变法与法治
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
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
附录:从文学艺术作品来研究法律与社会?
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
再论法律规避
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关于法律文化的一点思考
市场经济对立法的启示
市场经济形成中的犯罪违法现象
第二编司法问题研究
论法律活动的专门化
关于抗辩制改革
《秋菊打官司》的官司、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
附录:关于贾桂花案件的几个民法问题
第三编
法学研究的规范化
法学研究的规范化、法学传统与本土化
什么是法理学?——《法理学问题>译后
读《走向权利的时代》——兼论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一些问题
读劳伦斯·却伯的《美国宪法》
后现代思潮与中国法学和法制
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附录:美国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对我们的启发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员的高度流动性和城市化使人们更多同陌生人进行交往,使犯罪违法有了可乘之机。一般说来,处于陌生环境的个人对他人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无法产生一种切身的责任感和道义感,这就使他或她更易于从事一些在家乡或熟悉环境中所不为的行为……而另一方面,高度的流动性也使违法犯罪者有更多可能逃脱社会的制裁,包括舆论的制裁和正式的法律处罚,而这种逃脱反过来又可能刺激更多的和更严重的违法犯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8页 -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马克思的这两个概念是一种哲学范畴,强调的是政治法律活动与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统一性和同构,因此为我们分析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提供了一套工具,而不应当将之作为对社会事实的客观描述,或当作社会事实本身。许多人有这种误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人也喜欢 · · · · ·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 更多书评 62篇
论坛 · · · · · ·
朱苏力:司法执法的活动只能也必须服从社会的舆论 | 来自智术师 | 2022-10-01 16:35:56 | |
朱苏力:历史上的司法行政不分现象并非一种愚昧的体现 | 来自智术师 | 2022-10-01 16:31:51 | |
朱苏力对中国古代司法的美好想象 | 来自智术师 | 2022-10-01 16:19:01 | |
用苏力的本土资源观点看中国法律历史 | 来自山河故人 | 2020-11-25 18:03:36 | |
仅有一个简单的疑问 | 来自歪wl🍌 | 1 回应 | 2020-10-10 00:50:4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8.1分 180人读过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8.5分 230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娱乐法研究 (十一月的雨)
- 法学 (叙拉古之惑)
- ❾书单:守望的精神角落:淘书之乐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anfeitiao 2017-09-11 18:56:57
果真是很有才的人呐~虽然也能读出一点作者耍小聪明的地方,即为了论证而论证,但不得不说苏力老师真正是能用读的下去的语言说一些还蛮有意义的东西的
4 有用 智术师 2022-10-01 15:40:12 广东
内容颇为精彩,能引起一些思考,不过我对朱苏力的法学立场持保留态度。按照其“法治本土化”的思路,不过是一味迁就所谓的本土资源,最后的结果就是“只有本土资源,没有法治化”(正如那些高谈“开明专制”的人,最后往往只能求得专制,而非开明;高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只求得本土的专制传统,而非马克思的解放学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本土法律资源有契合法治的因素,那么本土化自然可行;如果其本土资源是蔑视法治的,那... 内容颇为精彩,能引起一些思考,不过我对朱苏力的法学立场持保留态度。按照其“法治本土化”的思路,不过是一味迁就所谓的本土资源,最后的结果就是“只有本土资源,没有法治化”(正如那些高谈“开明专制”的人,最后往往只能求得专制,而非开明;高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只求得本土的专制传统,而非马克思的解放学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本土法律资源有契合法治的因素,那么本土化自然可行;如果其本土资源是蔑视法治的,那么一味迁就,无疑是南辕北辙。近几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司法改革,似乎正按照朱苏力的路径在演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展开)
5 有用 Heathcliff 2021-09-05 17:47:53
本土资源论在现在看来老生常谈,但苏力当时确实为这一立场注入了新鲜的理论血液,简言之就是地方性知识、法律多元以及来自福柯的历史叙事共时性的观念。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本书缺乏体系性和对部门法知识不熟悉的缺陷一望可知,但真正使其在彼时的中国法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引社科入法学的研究进路与问题意识。如今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方法论争鸣依然火热,本书对此固然做出了足够的贡献,但不得不说可读性确实已经不高了。
2 有用 星宿海 2020-04-15 22:30:38
一本让法学人更加谦逊、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进而学会并乐于独立思考的作品集。 此书显现了苏力老师在除法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也多有借鉴与思考。 【读书一定要进行反思与逆向反思,即使是问题本身也不可能随时间的流逝而固步自封。因此,此书非五星的原因在于,作为一本非完全理论性的反而更具有时评性的作品,不应满足或停留于对某一特定时段的考量,而应对问题进行锲而不舍的追踪与探讨,让问题随时间的变迁而不断深化和转移,让其... 一本让法学人更加谦逊、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进而学会并乐于独立思考的作品集。 此书显现了苏力老师在除法学以外的其他领域也多有借鉴与思考。 【读书一定要进行反思与逆向反思,即使是问题本身也不可能随时间的流逝而固步自封。因此,此书非五星的原因在于,作为一本非完全理论性的反而更具有时评性的作品,不应满足或停留于对某一特定时段的考量,而应对问题进行锲而不舍的追踪与探讨,让问题随时间的变迁而不断深化和转移,让其保持相对“新鲜感”,才能让作品乃至作品所论述的话题展现应有的时效价值。】 (展开)
33 有用 厨师 2016-07-15 17:40:48
16年上半年参加扶贫工作时读。高级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