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法国著名作家、电影导演、诗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字母主义国际与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居伊·德波的代表作。除序言外,全书共九章221条。围绕“景观”这一概念,德波指出当代社会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之中,在这种新的历史断代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景观社会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居伊·德波于1931年12月28日出生在巴黎。1950年德波开始了与字母主义国际(LI)的交往。1957年字母主义国际与名为包豪斯印象运动国际的艺术家们一起建立了情境主义国际(SI),德波自任该组织的领袖。
1967年德波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景观社会》,他还于1973年制作了《景观社会》的电影版本(德波称自己是导演)。
他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将其应用在当代大众传媒身上。而关于资本 主义社会中生活已经演变成一种景观的分析,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修正。《景观社会》对1968年的学生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1994年居伊·德波在Champot, Upper Loire自杀身亡,此时他刚度过自己63岁生日几周时间。
目录 · · · · · ·
1/《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1/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张一兵)
1/法文第三版序言
1/第一章 完成的分离
17/第二章 作为景观的商品
29/第三章 表象中的统一与分裂
· · · · · · (更多)
1/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张一兵)
1/法文第三版序言
1/第一章 完成的分离
17/第二章 作为景观的商品
29/第三章 表象中的统一与分裂
· · · · · · (更多)
1/《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1/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张一兵)
1/法文第三版序言
1/第一章 完成的分离
17/第二章 作为景观的商品
29/第三章 表象中的统一与分裂
41/第四章 作为主体与表象的无产阶级
79/第五章 时间与历史
95/第六章 景观的时间
105/第七章 领土治理
115/第八章 文化中的否定与消费
133/第九章 物质化的意识形态
141/附录:《景观社会》中引用和异轨的清单(翻译整理:刘冰菁)
· · · · · · (收起)
1/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张一兵)
1/法文第三版序言
1/第一章 完成的分离
17/第二章 作为景观的商品
29/第三章 表象中的统一与分裂
41/第四章 作为主体与表象的无产阶级
79/第五章 时间与历史
95/第六章 景观的时间
105/第七章 领土治理
115/第八章 文化中的否定与消费
133/第九章 物质化的意识形态
141/附录:《景观社会》中引用和异轨的清单(翻译整理:刘冰菁)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景观是宗教幻觉的物质重构。景观技术并没有驱散宗教的乌云,人类曾经将从自身分离出来的权力托付给宗教:景观技术只是将人类权力与尘世基础联系起来。于是最为尘世的生活就变得格外昏暗和令人窒息。这种生活不再转向天空,而是在自己身上收留着对生活的绝对回避,还有虚假的天堂。景观是将人类权力流放到一个彼世的技术实现;它是人的内心已经完成的分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第一章 完成的分离 -
在马克思那里,他批评费尔巴哈没有关注宗教神学的基础是现实生活本身的分离,倘要真正消除人们心中的幻象,唯有改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而德波则认为景观就是对宗教的幻觉的物质重构,正是它,将生活本身迷雾化了。我们都知道,布尔乔亚启蒙思想对神学迷雾的否定,实际上就是在重建人们的世俗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工业化现代性中,幻想彼岸那座美好的上帝之城早已变成自然的现实对象化改造,而神学的禁欲出世也成了感性欲望的解放和现世声色犬马的享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代译序:德波和他的《景观社会》(张一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共19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哲学家广松涉的自白式回忆录》《文化的政治及其他》《消费社会》《艺术史批评术语》《沙滩上的房子》
等
。
喜欢读"景观社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景观社会"的人也喜欢 · · · · · ·
景观社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5 条 )




《景观社会》书摘1、2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景观社会》,居伊·德波 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第一章和第二章参考了另一个版本的翻译,《奇观社会》,吴琼译,选自《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表示翻译存在疑问。 第三版序言 《景观社会》第一版于1967年11月在巴黎出版... (展开)
《景观社会》读书笔记
存一下本学期专业课的读书笔记,本书的翻译太头痛了……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名著《景观社会》是西方思想文化史和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告诉我们,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景观是人们自始至终相互联系的主导模式”,人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忘记了社会...
(展开)
> 更多书评 95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Zone Books (1995)8.9分 155人读过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3分 1217人读过
-
AKPress (2005)8.9分 99人读过
-
Gallimard (1996)9.1分 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记下二单吧。。 (Orpheus)
- 小童看天下提及的书单 (吉吉范特西)
- 研究阶段法语专业(文学方向)参考用书 (黄荭)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kindle 2 (甜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景观社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125 有用 阿磕13 2017-08-13 21:38:27
2014到2015跟了三四场活动和讲座,因为教授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连自己也期待起这本书的再版,以为自己能读懂呢。没有扎实的哲学功底估计只能囫囵吞枣,自行揣测,时间过去两三年,我已经不敢凭借自己的理解瞎写了 = =只有一个问题,有什么方法能保证,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景观的一部分呢。
107 有用 SIOURED 2017-07-12 04:15:24
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世界图像的时代、后工业社会与资本主义的语言学转向,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从生产到消费,资本主义的隐秘统治转向对日常生活的殖民,马克思的物与物的关系遮蔽了人与人的关系,而德波说通过景观中介的社会关系则是现时代的社会现实。启发了鲍德里亚的“仿真与拟像”。
12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9-07-17 21:42:39
已购。比前一版的翻译好。张一兵的序太棒,着重分析了第一章,而第一章也确实如总纲一样重要。说德波未在书中界定景观的概念,但在后来的弗尔茨和贝斯特笔下有明确的定义族。首先,景观是作为幕后操纵者的资本家的少数人演出,而作为被支配的观众的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其次,景观不是一种外在强制手段,它既不是暴力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不是商业过程中看得见的强买强卖,而是“在直接的暴力之外将潜在地具有政治的、批判的... 已购。比前一版的翻译好。张一兵的序太棒,着重分析了第一章,而第一章也确实如总纲一样重要。说德波未在书中界定景观的概念,但在后来的弗尔茨和贝斯特笔下有明确的定义族。首先,景观是作为幕后操纵者的资本家的少数人演出,而作为被支配的观众的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其次,景观不是一种外在强制手段,它既不是暴力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不是商业过程中看得见的强买强卖,而是“在直接的暴力之外将潜在地具有政治的、批判的和创造性能力的人类归属于思想和行动的边缘的所有方法和手段”。所以,景观乍看起来是去政治化的,“景观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不干预主义”,然而,也只有不干预中的隐性控制才是最深刻的奴役。其三,在景观所造成的广泛的“娱乐”的迷惑之下,“大多数”将彻底偏离自己本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沦为景观控制的奴隶。 (展开)
19 有用 孙道德 2017-08-21 11:25:49
新出的一版,以为翻译终于有救了,没想到基本没有任何改善。书的封面倒是真心好看,感觉多打一颗星完全为了这个。不得不说德波预言式的“闲言碎语”极具启发性,可惜自己目前还不能完全领悟,只能通过超长的代译序略窥一二。
15 有用 Olafisaac 2020-06-16 23:07:26
#20-091 阅读《景观社会》的最大的难度在于理清反复滑动的文本符号游戏,以及梳理出所有无逻辑的异轨线索。越深入阅读,除了本身晦涩难懂的宣言,其符号链条的不稳定性也越暴露出对哲学概念挪用之轻浮,不过,这或许恰是被倒转伪造的某个真实瞬间的本体再现。个人认为本书阅读顺序应当也是倒错的,先读异轨清单,然后代入原文,最后读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