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在巴蜀的创作者
· · · · · ·
-
饶胜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饶胜文(1969-) 湖北孝感人,1999年毕业于北师大历史系,现执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北平)人文学院。自喜「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留意兴亡大略,潜心治乱兴衰。著有《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大漢帝國在巴蜀》。
目录 · · · · · ·
楔子1
第一章 早期的刘备· 1
第二章 《隆中对》的得失· 20
第三章 第一次荆州风云· 41
第四章 联盟的新阶段· 77
第五章 刘备取益州· 85
第六章 借荆州的是与非· 117
第七章 刘备称汉中王· 125
第八章 第二次荆州风云· 144
第九章 刘备称帝· 171
第十章 夷陵之战· 187
第十一章永安托孤· 209
第十二章蜀汉的内外危机· 221
第十三章诸葛亮主政· 231
第十四章联盟的政治问题· 239
第十五章诸葛亮北伐(政治)· 259
第十六章诸葛亮北伐(军事)· 278
第十七章蜀政的衰落· 320
第十八章蜀汉的灭亡· 340
余 论· 364
后 记· 384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早期的刘备· 1
第二章 《隆中对》的得失· 20
第三章 第一次荆州风云· 41
第四章 联盟的新阶段· 77
第五章 刘备取益州· 85
第六章 借荆州的是与非· 117
第七章 刘备称汉中王· 125
第八章 第二次荆州风云· 144
第九章 刘备称帝· 171
第十章 夷陵之战· 187
第十一章永安托孤· 209
第十二章蜀汉的内外危机· 221
第十三章诸葛亮主政· 231
第十四章联盟的政治问题· 239
第十五章诸葛亮北伐(政治)· 259
第十六章诸葛亮北伐(军事)· 278
第十七章蜀政的衰落· 320
第十八章蜀汉的灭亡· 340
余 论· 364
后 记· 38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复兴一个汉献帝所代表的汉室几乎不可能,复兴一个刘备本人所代表的汉室又不能公开言说,于是,《隆中对》里便只好笼统地说“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毋宁说,在隆中对策时,诸葛亮搁置了究竟是要复兴一个由谁代表的汉室的问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诸葛亮表达出来的这套规划里,最高政治目标是模糊的。 最高政治目标的模糊,必然会影响政治路线的模糊。避开了究竟是要复兴一个由谁代表的汉室的问题,也就避开了刘备与许昌汉廷的政治关系;避开了刘备与许昌汉廷的政治关系,那么,一系列的政治关系一譬如,刘备与曹操、与孙权、与原荆益二州集团的政治关系,以及他们与许昌汉廷的政治关系一便都无从明定。这等于是撇开了东汉王朝的政治框架。撇开了东汉王朝的政治框架,那么,对于如何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相抗衡,如何把握与孙权联盟的政治关系,如何取得荆益二州从而实现“跨有荆益”的阶段性目标,就无从确定一个恰当的政治指导。 于是,我们看到,刘备向诸葛亮提出问题时,他仍立足于东汉王朝既有的政治框架之内,他的表述里,充满了善恶与忠奸的价值评判;而诸葛亮在对策时,无论是分析问题,还是提出主张,都基本上撇开了东汉王朝既有的政治框架,也基本上没有善恶与忠奸的价值评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隆中对》的得失 -
建安十三年是历史演进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成于几个当事人在历史中的转身。 经由“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利用汉室残余的政治框架,为自己奠定了大半个天下的基业。现在,他要卸下汉室残余的外壳,破茧而出,缔造新的帝业。定鼎天下的关键,系于荆州。 在江东,从孙策到孙权,从张纮到张昭,匡复汉室的“桓文之业”的路线帮孙氏兄弟奠定了整个江东的基业。现在,由周瑜、鲁肃所酝酿的成就江东帝业的主张,取代了张昭等人秉持的“桓文之业”的路线。周瑜和鲁肃推动江东雄心勃勃地追求一种全新的帝业。冲出江东一隅之局的关键,亦系于荆州。 在曹操和孙权都着手卸下汉室之时。刘备开始高举起复兴汉室的旗帜。他夹在曹操和孙权之间,从二人的碰撞的夹缝中闪身而出。只是,在汉献帝所代表的汉室外壳下,包裹着一个由刘备本人所代表的汉室复兴的雄心。 因此,以赤壁之战为高潮的第一次荆州风云,乃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帝业追求在荆州这个舞台上发生碰撞。赤壁之战后,在荆州即已形成一个具体而微的三足鼎立。三者相互撕扯,大一统帝国的浑圆结果遂告破裂。历史朝着分裂的方向演变。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第一次荆州风云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大汉帝国在巴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大汉帝国在巴蜀"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制度与政治 8.4
-
- 论三国人物 8.2
-
-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8.5
-
- 三国史 8.7
-
- 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 9.0
-
- 危机与重构 9.2
-
- 武则天研究 8.3
-
- 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 8.7
-
- 从胡地到戎墟 7.6
-
- 失败者的春秋 8.8
大汉帝国在巴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1 条 )



这本书让我知道什么叫尊重历史、更尊重读者!
“唯有在读者头脑里激 活历史,历史才是一个生动的流程,汇入当下,浸润你脚下的土地,而不是一堆知识的碎片。” // 翻开书,看到这段话,我就知道这本书铁定是选对了!从“作者本位”向“读者本位”的视角转换,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进步。这意味着,“自嗨自乐”式的历史书写已...
(展开)

此刻才见青天——一部水平一流的蜀汉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目前众多的三国史籍之中,此书是难得的上乘佳作。目前关于三国历史的史籍很多,专业类的三国史很多,对三国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了很详细的专业叙述。同时,近年以来关于三国的通俗读物也不少,然而这类书籍虽然能以通俗的形式叙述三国史,但却缺乏深刻的... (展开)> 更多书评 9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8.3分 2210人读过
-
新世界出版社 (2013)8.8分 414人读过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8.9分 185人读过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9)9.5分 3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一) (37°暖)
- 《罗辑思维》自出版书籍 (Steven)
-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子衿)
- kindle 2 (甜賽)
- History (greatabe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汉帝国在巴蜀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omel 2018-11-18 16:32:26
精彩
2 有用 纠结 2022-01-02 21:53:55
看到一半就实在很想吐槽了……虽然从政治路线上来看,刘备夺取益州的方式,会使东吴为之不齿,但为啥就要先去打高中啊?这时候刘备离自己大本营几百里远,可以说又回到了刚开始出身时候的客将地位,没有战略纵深与土地的支撑,那真的是说什么都是假的。而且对于关羽的评价就实在是让我不齿了,威震华夏这几个字在整本三国志里面也就出现了这一次,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就这样被说成了一个平庸帅才,拿着半个荆州三个郡的兵力,和魏吴的... 看到一半就实在很想吐槽了……虽然从政治路线上来看,刘备夺取益州的方式,会使东吴为之不齿,但为啥就要先去打高中啊?这时候刘备离自己大本营几百里远,可以说又回到了刚开始出身时候的客将地位,没有战略纵深与土地的支撑,那真的是说什么都是假的。而且对于关羽的评价就实在是让我不齿了,威震华夏这几个字在整本三国志里面也就出现了这一次,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就这样被说成了一个平庸帅才,拿着半个荆州三个郡的兵力,和魏吴的全明星阵容开干,这要是还能回军江陵把吕蒙杀退,韩信白起那也不过而已了吧?整本书围绕着政治路线这个话题来说的,可在东汉末年这种人命不如狗的年代里,绝对力量才是最重要的。而为什么没有给关羽增兵或者在曹魏篡汉以后立即北伐或者东征,拿下高中之后益州已经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我只觉得作者完全是真空球式的去思考 (展开)
4 有用 孤鸿影 2023-11-11 14:19:24 贵州
。。。。无言以对,大篇幅剖析政治策略,没用。不否认政治很重要,但生于乱世,真理只在剑锋之上,仅凭借政治上的合纵连横,真的能笼络(骗过)那些如狼似虎的诸侯们吗?在我看来蜀汉的败亡就三个根本原因,一、起身太低;二、得地太晚(少);三、无人可用。三种因素互相牵制促进,导致季汉他就成功不了。而至于那些政治上的说辞,远观始皇帝、朱元璋,近观曹操、司马懿,都是综合能力大于表面文章的例子;哪怕就是三国称帝合法性... 。。。。无言以对,大篇幅剖析政治策略,没用。不否认政治很重要,但生于乱世,真理只在剑锋之上,仅凭借政治上的合纵连横,真的能笼络(骗过)那些如狼似虎的诸侯们吗?在我看来蜀汉的败亡就三个根本原因,一、起身太低;二、得地太晚(少);三、无人可用。三种因素互相牵制促进,导致季汉他就成功不了。而至于那些政治上的说辞,远观始皇帝、朱元璋,近观曹操、司马懿,都是综合能力大于表面文章的例子;哪怕就是三国称帝合法性最低之孙权,也没有玩弄那么多所谓政治上的手笔,总不会有人觉得吴大帝是顺应天道吧,但不顺天道又怎样?赤壁夷陵他都赢了,反正谁都打不过他,他就是有鼎足三分的能力。先有武力、军事,打几场胜仗让世人服膺,再谈别的有的没的吧。书生之见,纸上谈兵,确实,键政历史学。 (展开)
0 有用 找不着南 2022-04-02 15:54:54
有意思有意思。
7 有用 施小马奇 2017-05-03 09:21:51
4.5/5 应该是近期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了 作者的视角虽不算是独树一帜 但从讲政治的角度对蜀汉的国运进行了解读 从而把历来从权谋和军事斗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升了一个层次 当然这种立意先行的书不可避免的不能完全符合严格学术论证的要求 但这本书本来就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仅作为一家之言 动动大脑体操 也是极好的 ~ 总体评价为优 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