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Béla Tarr, le temps d'après
译者: 尉光吉
出版年: 2017-4-1
页数: 100
定价: 35
装帧: 精装
丛书: 人文科学译丛
ISBN: 9787564928230
内容简介 · · · · · ·
从《秋天年鉴》(1984)到《都灵之马》(2011),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影片记录了社会希望的破灭。通过回顾匈牙利著名导演贝拉•塔尔迄今拍摄的所有重要影片,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探讨了这位欧洲电影大师作品中的时间概念。“之后的时间”不是那些不再相信任何东西的人的忧郁而 均质的时间。“之后的时间”意味着人们对历史及其成败的关注比不上他们对塑造这一切的可感材质的兴趣。“之后的时间”是纯粹的物质事件的时间,凭此,信念会得到和维持它的生命一样长久的度量。
--------------
在30岁的一个清晨,我跟一位导演为电影节选片,我们看了很多专为电影节而拍摄的电影,也看了不少无名之作。这时他说我们来看一下《都灵之马》吧,不是选片,而是看一下。我并不知道贝拉•塔尔是谁,而且我也很累,不想再看了,但是既然导演要看我就勉强再坐一会儿,开头这个电影紧紧跟着一匹马,...
从《秋天年鉴》(1984)到《都灵之马》(2011),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影片记录了社会希望的破灭。通过回顾匈牙利著名导演贝拉•塔尔迄今拍摄的所有重要影片,法国哲学家雅克•朗西埃探讨了这位欧洲电影大师作品中的时间概念。“之后的时间”不是那些不再相信任何东西的人的忧郁而 均质的时间。“之后的时间”意味着人们对历史及其成败的关注比不上他们对塑造这一切的可感材质的兴趣。“之后的时间”是纯粹的物质事件的时间,凭此,信念会得到和维持它的生命一样长久的度量。
--------------
在30岁的一个清晨,我跟一位导演为电影节选片,我们看了很多专为电影节而拍摄的电影,也看了不少无名之作。这时他说我们来看一下《都灵之马》吧,不是选片,而是看一下。我并不知道贝拉•塔尔是谁,而且我也很累,不想再看了,但是既然导演要看我就勉强再坐一会儿,开头这个电影紧紧跟着一匹马,我坐在那儿看着,心里想,不管这导演是谁,这是最好的视觉,那种不假思索像一只拳头打在墙壁上的视觉,已经发生了。
——导演 李霄峰
作者简介 · · · · · ·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1940-),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现为巴黎第八大学哲学荣誉教授,著有《电影的寓言》《电影的间距》《美感论》等。
关于译者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译有《素描的愉悦》《内在体验》《无尽的谈话》《艺术与诸众》等 。
目录 · · · · · ·
二、家庭故事
三、雨的帝国
四、骗子,傻子,疯子
五、封闭之环,敞开
丛书信息
喜欢读"贝拉·塔尔:之后的时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贝拉·塔尔:之后的时间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贝拉·塔尔:之后的时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Cosmos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存在着两种有关言语的伟大艺术。一种是文学,它描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所想象的事物之表象和虚构的人物的感受。另一种是修辞,它通过激发行动的动机,或提前概述行动的结果,来催促行动。它们分别以自身的方式使用另一种艺术。修辞从文学中借用必要的色彩,使承诺变得更为可感,使行动变得更加可信。而文学乐于从词语的承诺和抵触行动的现实之间的裂隙中,精心打造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裂隙里,富有行动精神的虚构作品找到了其...2017-11-02 21:02 2人喜欢
存在着两种有关言语的伟大艺术。一种是文学,它描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所想象的事物之表象和虚构的人物的感受。另一种是修辞,它通过激发行动的动机,或提前概述行动的结果,来催促行动。它们分别以自身的方式使用另一种艺术。修辞从文学中借用必要的色彩,使承诺变得更为可感,使行动变得更加可信。而文学乐于从词语的承诺和抵触行动的现实之间的裂隙中,精心打造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裂隙里,富有行动精神的虚构作品找到了其主导的原型。在如是的虚构中,对骗人承诺的谴责被呈现为鼓励,即鼓励人们为一个不同的未来而工作。如此的批判,有可能通过以自身的方式肯定未来被建构的官方剧本,而成为其同谋。但反过来,当它使这样的现实——被修辞之虚构所否认的现实——在我们眼前变得自主的时候,它就同一切讲述有待实现之目的和有待实施之手段的剧本拉开了一段距离。那么,这,就是愤怒的年轻导演如何成熟的:不是通过失去他们的幻觉,而是通过把他们衷心向往的现实,从那些期待和结局中释放出来,因为它们将虚构的逻辑束缚于权力修辞学的时间图式。现实主义的本质——和人们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名下得知的教化程式相反——是同故事保持的距离,同故事的时间图式及其因果序列保持的距离。现实主义把持续的情境,和那些连在一起并依次发展的故事,对立起来。
——这里的“修辞”或者权力修辞学,用一个我们熟悉的词,就是“意识形态”。
回应 2017-11-02 21:02 -
巽他云豹 (坠落。)
这个由他人的在场所确认的地狱,自然让人想起萨特的地狱。但或许,恶魔就如同社会主义的官僚体系。如果恶魔让电影制作者感兴趣,那是因为他为情感的流通敞开了空间;那也是因为他向电影摄影的艺术提出了问题,并且,他为这样的艺术符合其固有的运动,呈现了诸多的机遇。让人物在其中转圈的幽闭(huis clos)也是一个告别的时机,即告别某种纪录片的观念,告别紧贴生活的意志,告别对模糊的喧嚣的倾听,告别对游荡的捕获,对人物...2019-11-04 22:10 1人喜欢
这个由他人的在场所确认的地狱,自然让人想起萨特的地狱。但或许,恶魔就如同社会主义的官僚体系。如果恶魔让电影制作者感兴趣,那是因为他为情感的流通敞开了空间;那也是因为他向电影摄影的艺术提出了问题,并且,他为这样的艺术符合其固有的运动,呈现了诸多的机遇。让人物在其中转圈的幽闭(huis clos)也是一个告别的时机,即告别某种纪录片的观念,告别紧贴生活的意志,告别对模糊的喧嚣的倾听,告别对游荡的捕获,对人物及其情绪的追随,对他们在大街、市场、酒馆、舞厅和狂欢节上的偶然相遇的分享。 引自 二、家庭故事 记:①“恶魔如同社会主义的官僚体系。”何意?②贝拉·塔尔:幽闭。远离生活。
回应 2019-11-04 22:10 -
巽他云豹 (坠落。)
存在着两种有关言语的伟大艺术。一种是文学,它描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所想象的事物之表象和虚构的人物的感受。另一种是修辞,它通过激发行动的动机,或提前概述行动的结果,来催促行动。它们分别以自身的方式使用另一种艺术。修辞从文学中借用必要的色彩,使承诺变得更为可感,使行动变得更加可信。而文学乐于从词语的承诺和抵触行动的现实之间的裂隙中,精心打造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裂隙里,富有行动精神的虚构作品找到了其...2019-11-03 11:30 1人喜欢
-
胡桑 (但愿时间能触及一个身影。)
但贝拉·塔尔一再告诉我们:在他的作品里没有一个社会电影的时期和一个形而上学与形式主义电影的时期。他拍摄的总是同一种影片,他讲述的总是同一个现实;他只是每每进行了更深一点的探索而已。从第一部影片到最后一部影片,故事总是关于一个被打破的承诺,一场回到了出发点的旅程。《居巢》( Le nid familia)向我们展示了年轻的夫妻,拉西和艾伦,徒劳地围着售房处,希望得到一间公寓,好让他们逃离父母家令人窒息的氛围。《...2017-08-27 22:10
但贝拉·塔尔一再告诉我们:在他的作品里没有一个社会电影的时期和一个形而上学与形式主义电影的时期。他拍摄的总是同一种影片,他讲述的总是同一个现实;他只是每每进行了更深一点的探索而已。从第一部影片到最后一部影片,故事总是关于一个被打破的承诺,一场回到了出发点的旅程。《居巢》( Le nid familia)向我们展示了年轻的夫妻,拉西和艾伦,徒劳地围着售房处,希望得到一间公寓,好让他们逃离父母家令人窒息的氛围。《都灵之马》( Le cheval de turin)向我们展示了一对父女,他们在一天清晨收拾自己微薄的财产,以离开贫瘠的土地。但越过同一个地平线(我们看见他们在那背后消失),他们再次进入视野,朝相反的方向走去,回到了房子里,卸下那天早上收拾好的东西。两者的差别恰恰在于任何的解释都没有价值:不再有任何迟钝的官僚体制,不再有一位暴虐的继父封堵了通往应许之幸福的道路。迫使个体离开并把他们再次送回家的,是同一个被风刮过的景象。从社会到宇宙的转变,导演情愿这样讲。但这个宇宙不是纯粹静观的世界。它是一个绝对现实的世界,绝对物质的世界,被剥夺了一切让纯粹感官迟钝的东西,正如只有电影能给它提供的。
对贝拉·塔尔来说,问题不是发送一个关于幻觉之终结的讯息,最终也不是发送一个变成关于世界之终结的讯息。问题只是拍摄“美丽的影像”( belles images)。影像之美从不是一个目的。它只是对一种忠诚的回报,即忠诚于人们想要表达的现实,忠诚于人们在表达现实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贝拉·塔尔从未停止对两个极其简单之观念的推敲。他关注的是:给出人们生活之现实的可能最精确的表达。他是一位完全致力于其艺术的电影制作者。电影是一种关于可感之物的艺术。不只是关于可见之物。因为1989年以后,他的所有电影都是黑白电影,因为沉默在这些电影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据说,他想要把电影带回其沉默的本源。但沉默的电影不是一种关于沉默的艺术。它的原型是符号语言。沉默只在有声电影中具有切实的威力,这得益于沉默给出了弃符号语言的可能性,给出了让面孔通过扭转其秘密所需的时间一一而不是指示情感的表情一来说话的可能性。贝拉·塔尔的影像从一开始就和声音紧密相关:从早期电影的喧哗中,浮现了人物的抱怨,无趣小调的歌词开动了身体,而情感被置于脸上;后来,在悲惨酒馆的凄凉冷漠中,一个手风琴师让众人的身体发狂,继而,手风琴柔和的乐音静静地陪伴着他们被毁坏了的梦想;风雨的嘈杂带走了词语和梦想,把它们丢弃在水坑中,那里有群狗抖落自身的雨滴,或者,让它们飞旋着穿过街道,夹杂落叶和石屑。电影是关于影像和声音之时间的艺术,是一种发展运动的艺术,这种运动在一个空间里建立了身体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种无言的艺术。但它也不是关于叙述和描写之言语的艺术。它是一种展示身体的艺术,身体通过言说的行动,通过言语对其施加影响的那一方式,在其他的身体中表达自己。
回应 2017-08-27 22:10 -
Cosmos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存在着两种有关言语的伟大艺术。一种是文学,它描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所想象的事物之表象和虚构的人物的感受。另一种是修辞,它通过激发行动的动机,或提前概述行动的结果,来催促行动。它们分别以自身的方式使用另一种艺术。修辞从文学中借用必要的色彩,使承诺变得更为可感,使行动变得更加可信。而文学乐于从词语的承诺和抵触行动的现实之间的裂隙中,精心打造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裂隙里,富有行动精神的虚构作品找到了其...2017-11-02 21:02 2人喜欢
存在着两种有关言语的伟大艺术。一种是文学,它描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所想象的事物之表象和虚构的人物的感受。另一种是修辞,它通过激发行动的动机,或提前概述行动的结果,来催促行动。它们分别以自身的方式使用另一种艺术。修辞从文学中借用必要的色彩,使承诺变得更为可感,使行动变得更加可信。而文学乐于从词语的承诺和抵触行动的现实之间的裂隙中,精心打造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裂隙里,富有行动精神的虚构作品找到了其主导的原型。在如是的虚构中,对骗人承诺的谴责被呈现为鼓励,即鼓励人们为一个不同的未来而工作。如此的批判,有可能通过以自身的方式肯定未来被建构的官方剧本,而成为其同谋。但反过来,当它使这样的现实——被修辞之虚构所否认的现实——在我们眼前变得自主的时候,它就同一切讲述有待实现之目的和有待实施之手段的剧本拉开了一段距离。那么,这,就是愤怒的年轻导演如何成熟的:不是通过失去他们的幻觉,而是通过把他们衷心向往的现实,从那些期待和结局中释放出来,因为它们将虚构的逻辑束缚于权力修辞学的时间图式。现实主义的本质——和人们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名下得知的教化程式相反——是同故事保持的距离,同故事的时间图式及其因果序列保持的距离。现实主义把持续的情境,和那些连在一起并依次发展的故事,对立起来。
——这里的“修辞”或者权力修辞学,用一个我们熟悉的词,就是“意识形态”。
回应 2017-11-02 21:02
-
P11不是为了表演这些情境,而是为了经历这些情境,把期待、厌倦和幻灭肉身化,其中,得到表达的正是它们的经验。(其实可以当作一种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P12因此,情境面对的不再是官方的时间部署,而是其自身的内在界限:在那里,生活的时间和纯粹的重复相连,在那里,人的言语和姿态趋向于动物。 之后的时间不是那些不再相信任何东西的人的忧郁而均质的时间。之后的时间是纯粹的物质事件的时间,凭此,信念会得到和维持它的生...
2020-12-08 17:49
P11不是为了表演这些情境,而是为了经历这些情境,把期待、厌倦和幻灭肉身化,其中,得到表达的正是它们的经验。(其实可以当作一种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P12因此,情境面对的不再是官方的时间部署,而是其自身的内在界限:在那里,生活的时间和纯粹的重复相连,在那里,人的言语和姿态趋向于动物。
之后的时间不是那些不再相信任何东西的人的忧郁而均质的时间。之后的时间是纯粹的物质事件的时间,凭此,信念会得到和维持它的生命一样长久的度量。
P18公寓的牢固画面(其中摄像机在快速移动中追随伤人词语的暴力)和小餐馆的松散画面(其中摄影机的更长的轨迹追随一种多愁善感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享受正是男人为他们自己预备的)。
P25告别某种纪录片的观念,告别紧贴生活的意志,告别对模糊的喧嚣的聆听,告别对游荡的捕捉,对人物及其情绪的追随,对他们大街、市场、酒馆、舞厅和狂欢节上的偶然相遇的分享。
P31迷误的个体,商贩、骗子、小偷和假先知会处于所有这些电影的中心。但他们不只是恶的形象,他们更是一种改变的纯粹可能性之化身。风和雨,肉体荒芜和精神麻木的日常惯例——逃避重复的承诺。
P35《诅咒》这个开篇的这个段落镜头,就如同贝拉·塔尔风格的签名:一种运动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而摄影机在相反的方向上运动;一个景观出现,而缓慢的错位将我们带向那个观看的人;一个模糊的、黑色的体块被揭示为人的背影。窗后之人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他的影片中回归。
P37并非个体生活在各个场所并利用物。而是物首先来到物中间,包围、渗透或拒斥个体。这就是为什么摄像机采取了那些非凡的旋转运动,制造这样的印象:场所正在移动,欢迎人物,把他们抛出界外,或者把他们围住,如同一条占据了整个屏幕的黑带。
P38外部世界渗透了个体,侵入了他们的凝视和他们的存在。
P46构成一部电影的事件是可感的运动,是绵延(la duree)的薄片:是外界的雾气从窗户的另一边缓缓渗进肉体的的孤寂的时刻,是这些肉体在一个封闭的场所被聚集起来的时刻。
P47普鲁斯特会说,聚集起来的身体之间共同存在的独一时刻,让情感——诞生于宇宙论的压力,诞生于雨、雾、泥的压力,并转化为谈话、曲调、声音的碎片或茫然迷失的目光——流转于其中。
P48他的影像更值得被称为时间-影像(image-temps),绵延从中显露出无疑的影像——这是我们所谓情境或人物的个体性得以编织和显现的材料。
P52循环的形式和幻灭的故事之间有着一种精确的结合。正是在表面的同一性这种断裂中,电影找到了其固有的动力。
P58傻是这样的能力,它把一个人透过窗户看见的景观,和一个人听到的词语所激起的阴影,转化为了姿态。
P64-65贝拉塔尔的信念:最平凡的存在者肯定其尊严的能力。雨与苦难的法则,与反抗这种法则并肯定“荣耀与尊严"的微弱但坚不可摧的能力之间的张力。从重复到未知的叙事美学。
P68电影的固有使命是建构一个运动,为这些情感的生产和流通提供依据,并根据两个根本的感官体制——重复和向着未知之物的一跃——来调整情感。
逃离千篇一律和万物皆空的凄凉记录,而是事物的”幻灭“秩序的正常失序和毁灭或疯狂的极端之间的亲密关系。
P76把天真者和博学者集合起来的温柔姿势就像古代哲学家如此熟知的“星辰的友谊”的表达。
P85纵然没有和谐的宇宙,星辰的友谊长存。这或许就是贝拉塔尔向我们肯定他的电影是希望之信使的时候想要说的东西。它们不说希望,它们就是这个希望。
P92摄影机在运动和静止之间确立了无限的细微变奏。
P95在段落的连续体中,每一个元素既相互依赖又彼此独立,它们各自被赋予了一种把情境内在化的权力。
P112我们会说,这是因为对这个不变的故事所规定的情境的探索,和每一个个体用来让自己支撑情境的那种连续性,一样漫无止境。最后的早晨仍是之前的早晨,最后的电影仍只是另一部电影。封闭的圆环总是敞开。
回应 2020-12-08 17:49 -
巽他云豹 (坠落。)
这个由他人的在场所确认的地狱,自然让人想起萨特的地狱。但或许,恶魔就如同社会主义的官僚体系。如果恶魔让电影制作者感兴趣,那是因为他为情感的流通敞开了空间;那也是因为他向电影摄影的艺术提出了问题,并且,他为这样的艺术符合其固有的运动,呈现了诸多的机遇。让人物在其中转圈的幽闭(huis clos)也是一个告别的时机,即告别某种纪录片的观念,告别紧贴生活的意志,告别对模糊的喧嚣的倾听,告别对游荡的捕获,对人物...2019-11-04 22:10 1人喜欢
这个由他人的在场所确认的地狱,自然让人想起萨特的地狱。但或许,恶魔就如同社会主义的官僚体系。如果恶魔让电影制作者感兴趣,那是因为他为情感的流通敞开了空间;那也是因为他向电影摄影的艺术提出了问题,并且,他为这样的艺术符合其固有的运动,呈现了诸多的机遇。让人物在其中转圈的幽闭(huis clos)也是一个告别的时机,即告别某种纪录片的观念,告别紧贴生活的意志,告别对模糊的喧嚣的倾听,告别对游荡的捕获,对人物及其情绪的追随,对他们在大街、市场、酒馆、舞厅和狂欢节上的偶然相遇的分享。 引自 二、家庭故事 记:①“恶魔如同社会主义的官僚体系。”何意?②贝拉·塔尔:幽闭。远离生活。
回应 2019-11-04 22:10 -
巽他云豹 (坠落。)
存在着两种有关言语的伟大艺术。一种是文学,它描述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所想象的事物之表象和虚构的人物的感受。另一种是修辞,它通过激发行动的动机,或提前概述行动的结果,来催促行动。它们分别以自身的方式使用另一种艺术。修辞从文学中借用必要的色彩,使承诺变得更为可感,使行动变得更加可信。而文学乐于从词语的承诺和抵触行动的现实之间的裂隙中,精心打造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裂隙里,富有行动精神的虚构作品找到了其...2019-11-03 11:30 1人喜欢
4 有用 Teorema 2018-03-16
现在又觉得哲学家谈电影都是扯淡...
0 有用 独自退场 2020-04-09
我没有在等待,我就是等待。
1 有用 阿丽丝 2018-01-29
能把贝拉·塔尔的镜头讲得能看懂已经很不容易了,文字优美加分。永远记得围着静止人群缓慢旋转的镜头,和小酒馆中的行星之舞。
2 有用 坦克手贝吉塔 2019-06-04
“我们会说,这是因为对这个不变的故事所规定的的情境的探索,和每一个个体用来让自己支撑情境的那种持续性,一样漫无止境。”
1 有用 八月的鲸鱼 2017-07-22
朗西艾研究贝拉.塔尔,对电影非常理解,从作者导演来看,依旧是如此艰难。
0 有用 a la de la 2021-02-24
翻一下,哲学学者对电影艺术的理解
0 有用 Aramis 2021-01-14
翻译和排版问题不小,使得本就跳跃化的哲学词组孤立与贝拉塔尔影像体系的隐喻之外,使得观感降低。书本身的观点较为零碎,更接近于个人观影笔记散文。
0 有用 Desargues 2021-01-12
我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是陈词滥调,我看到所谓情景的内在界限啦时间-影像啦也觉得果然还是法国人那套。但第四章傻子部分确实大为感动,由此导演的电影被刻画为——它们不说希望,它们就是希望——傻子们的希望(大概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傻子所以给分情绪化了)。我觉得无论是由本书导向电影还是相反,都会是蛮好的体验。
0 有用 守桥 2020-12-26
“风雨的嘈杂带走了词语和梦想,把它们丢弃在水坑中,那里有群狗抖落自身的雨滴,或者,让它们飞旋着穿过街道,夹杂落叶和石屑。”
0 有用 spoon 2020-12-11
“电影构建者的使命是建构一定数量的场景,它们允许连续体的纹理被人察觉,并把两种期待之间的游戏带向一种最大化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