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54个国家100位一流作家选为100部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托尔斯泰共有三部作品入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伊凡·伊里奇之死及其他》。
◐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 曾被选入美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出版的《世界小说一百篇》,被西方各大学文学系当作教材。
◐小说对婚姻、情欲、伦理、死亡的探讨具有惊人、无与伦比的现实感。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给加拿大总理斯蒂芬 •哈珀推荐的第一本书。
◐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 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名家名译,译笔优美动人,完美展现托尔斯泰风格魅力。
...................
☆媒体评论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认为是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
◐54个国家100位一流作家选为100部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托尔斯泰共有三部作品入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伊凡·伊里奇之死及其他》。
◐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 曾被选入美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出版的《世界小说一百篇》,被西方各大学文学系当作教材。
◐小说对婚姻、情欲、伦理、死亡的探讨具有惊人、无与伦比的现实感。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给加拿大总理斯蒂芬 •哈珀推荐的第一本书。
◐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 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名家名译,译笔优美动人,完美展现托尔斯泰风格魅力。
...................
☆媒体评论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认为是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托尔斯泰最奇特的作品,当年发表后,俄国审查官只允许发行普通人难以承受的高价版本,美国邮政禁止邮寄刊有《克罗采奏鸣曲》连载的报纸。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了此书后说:托尔斯泰是个性变态者。
◐著名俄罗斯文学译者、诗人、学者汪剑钊教授,小说家赵松推荐!
...................
☆内容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选,包括两个短篇《克罗采奏鸣曲》、《魔鬼》和一个中篇《伊凡•伊里奇之死》。这三个中短篇分别是关于婚姻、爱欲与死亡的主题,围绕着婚姻、家庭、伦理、情欲与死亡,具有有非凡的震慑人心的魅力。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认为是人类文学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的神作,是托尔斯泰晚年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克鲁采奏鸣曲》上流贵族情感忏悔录,托翁(据说是本人写照)扮演奥古斯都、卢梭,讲述了一个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互相怨恨的贵族夫妇,因丈夫认为自己对妻子拥有类似物主的所有权,因此并不尊重妻子,而频频与妻子发生争吵,后来在丈夫对妻子狂烈的性嫉妒中杀死妻子而后反省、忏悔这种肉欲结合的婚姻关系的故事。是托尔斯泰最奇特的作品,当年发表后,俄国审查官只允许发行普通人难以承受的高价版本,美国邮政禁止邮寄刊有《克莱采奏鸣曲》连载的报纸。
◐《魔鬼》则探寻了人性中的情欲。它认为人是无法控制这种欲望的,无法摆脱,直到欲望对象的毁灭或自己的毁灭。小说对情欲的巨大力量以及其与理性道德的激烈冲突的描写是摄人心魄、无与伦比的。
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译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年),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许海燕,男,1948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学和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中西比较文学、中西文化交流史。有《中西文化交流史》、《莎士比亚》等专著,译著有《人生论》(托尔斯泰著)等。
目录 · · · · · ·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克洛采奏鸣曲 魔鬼
伊凡·伊里奇之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试读 · · · · ·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年)是俄国最伟大的古典作家,不仅他的三大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有着永久的魅力,而且他写的许多中短篇小说也像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使人爱不释手。托尔斯泰晚年写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克洛采奏鸣曲》和《魔鬼》就是这样的艺术珍品。 《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素材来自作家本人很熟悉的图拉法院的法..
喜欢读"伊凡·伊里奇之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伊凡·伊里奇之死"的人也喜欢 · · · · · ·
伊凡·伊里奇之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1 条 )
论坛 · · · · · ·
从现代医学来讲,伊凡•伊里奇得的什么病?放在... | 来自不假思索嘻嘻嘻 | 4 回应 | 2024-12-11 22:35:12 |
太不要脸了,这就是臧仲伦和陈崇来的译文 | 来自进入漫长白天 | 6 回应 | 2024-08-11 14:37:36 |
把自己内耗死的那个小说叫啥来着 | 来自干了这碗方便面 | 2 回应 | 2022-10-11 23:21:57 |
《伊凡·伊里奇之死》精彩书摘 | 来自苏薳 | 1 回应 | 2022-04-02 23:24:1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3 )
-
Waking Lion Press (2006)9.2分 122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3)8.9分 3380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21)9.0分 1676人读过
-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9.1分 108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书海无涯 (佾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伊凡·伊里奇之死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采薇 2020-04-10 23:28:04
作者是天才的小说家,糟糕的思想家。整本书都充满了对女人的误解、蔑视与冷漠。 在《克洛采奏鸣曲》中,托尔斯泰充分展示了由缺乏知识和科研素养所导致的无知与偏见是多么可怕。 作者对于性别和性的思考非常浅薄,太过依赖朴素直觉,最终臆想出一系列他自认为是“真知灼见”的胡言乱语。比如:因为作者认为性欲是邪恶的,人之所以恋爱完全只为满足性欲,所以,高尚的人应该禁欲,最高尚的人应该不恋不婚。同时,因为作者认为性是... 作者是天才的小说家,糟糕的思想家。整本书都充满了对女人的误解、蔑视与冷漠。 在《克洛采奏鸣曲》中,托尔斯泰充分展示了由缺乏知识和科研素养所导致的无知与偏见是多么可怕。 作者对于性别和性的思考非常浅薄,太过依赖朴素直觉,最终臆想出一系列他自认为是“真知灼见”的胡言乱语。比如:因为作者认为性欲是邪恶的,人之所以恋爱完全只为满足性欲,所以,高尚的人应该禁欲,最高尚的人应该不恋不婚。同时,因为作者认为性是男性对女性的剥削,所以,处女是最纯洁的,已婚妇女是堕落的。生育是高尚的,为了享受生活而避孕是自私的。 另外,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医学水平的不发达,作者坚信现代医学都是骗人的,医生都是骗子和恶棍。 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民科。没有人能活得超越自己的时代。托尔斯泰,一代文豪,在某些方面是一个坚定的反智主义者。 (展开)
431 有用 琼斯黄 2017-11-15 00:01:22
他们庆幸,幸好死的不是我。我们庆幸,不会像伊凡伊里奇那样度过一生。然后,我们都度过了自以为与众不同的一生,走向了假装着不会来临的死亡。
51 有用 momo 2017-12-11 11:14:23
临死之前的虚无感, 我想托尔斯泰写的真精彩,就好像他确实死过一样。
99 有用 远子 2019-05-07 16:56:37
大概是因为太久没读过托尔斯泰的小说(上一次读大概是十几年前),都忘了他写得有多深刻了。这种深刻并不在于技巧的纯熟,而在于它敢于刺破一种全社会所共有的虚伪,提出更高的伦理要求。借用库切《凶年纪事》(这本小说很无聊)里的一段话,“即便你不能有最微小的机会达到托尔斯泰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标准,但借着他们的榜样,你会成为一个更出色的艺术家,这里的‘更出色’并不是指技巧,而是拥有更高的伦理准则。他们消除了你... 大概是因为太久没读过托尔斯泰的小说(上一次读大概是十几年前),都忘了他写得有多深刻了。这种深刻并不在于技巧的纯熟,而在于它敢于刺破一种全社会所共有的虚伪,提出更高的伦理要求。借用库切《凶年纪事》(这本小说很无聊)里的一段话,“即便你不能有最微小的机会达到托尔斯泰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标准,但借着他们的榜样,你会成为一个更出色的艺术家,这里的‘更出色’并不是指技巧,而是拥有更高的伦理准则。他们消除了你污秽的借口,廓清了你的视线,强健了你的臂膀。”在这三篇小说里,“更高的伦理准则”指的其实就是“禁欲”。如今在西方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禁欲”似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政治不正确的表现。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提倡“禁欲”(或“少欲”)十分必要。试图通过“性解放”来达到“人性的解放”,从根本上是错误的。 (展开)
8 有用 马大象 2019-03-31 13:20:51
【藏书阁打卡】三部托尔斯泰关于死亡的中短篇小说,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幸的故事:婚姻即地狱、他人即地狱、人生即地狱。作者将人性的丑恶面写得如此直白,并且毫不留情的表达了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忏悔,而是生活的本质即便不是全是真善美,哪怕连平庸都难以遮掩住黑暗的一面,只有死亡是公平的,它不会对任何人枉开一面。读的过程中不断会有“果然是如托尔斯泰这般变态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啊“或者”人这一辈子不就是这样子的嘛,... 【藏书阁打卡】三部托尔斯泰关于死亡的中短篇小说,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幸的故事:婚姻即地狱、他人即地狱、人生即地狱。作者将人性的丑恶面写得如此直白,并且毫不留情的表达了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忏悔,而是生活的本质即便不是全是真善美,哪怕连平庸都难以遮掩住黑暗的一面,只有死亡是公平的,它不会对任何人枉开一面。读的过程中不断会有“果然是如托尔斯泰这般变态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啊“或者”人这一辈子不就是这样子的嘛,谁也不比谁过的好多少“这般念头冒出来。如果心智不够强大的人,读这本书多少会有些致郁,因为故事里的人其实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这便是大文豪留给我们的文学财富,它使我们通过阅读更加理解了我们日常看到、听到的那些人和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