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舟记的书评 (214)

馬小鴿 2015-05-20 16:01:09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作为编辑的枯燥、虔诚与荣耀

硕士毕业之后,我进入一家杂志社成为了一名编辑,做此选择,一是出于专业对口,二是出于兴趣爱好。杂志,作为当下夕阳产业中的夕阳产业,全体从业者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触目惊心的下滑数据。在这样一个不知道还有没有前景的行业中,看着不断离职的前辈,我辈新人,内心中多少...  (展开)
99读书人 2015-04-22 10:59:01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编舟记》中文简体版译后记(蒋葳/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作为一本描绘辞典编辑工作的小说,《编舟记》在内容上也有许多有趣的文字游戏,本书中文简体版的译者蒋葳特别撰文,将她在翻译小说过程中的故事写下来与各位读者分享,希望各位能喜欢。 ————————————————...  (展开)
天空之城的支撑 2021-11-17 09:18:10

成年人的哭,并不丢人

貌似能引起共哭一场的除了煽情的电影电视就没什么可以当众流泪的了。 所以,我看书看到流泪这事儿,也只能借着一堆动静掩饰过去。我们好像失去了哭的权利。更失去了投入痛哭的源泉和动力。哭,好像在成年后成了丢人的事儿! 为一本书哭的稀里哗啦,听着好笑吗?于我,反正不好...  (展开)
蓦烟如雪 2015-06-01 09:58:47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汪洋里的一条船°

——评《编舟记》 文/蓦烟如雪 我曾经也无数次思考,我是否能胜任编辑一职? 到现在为止,虽然也发生不少小插曲,但我坚持到现在,以前觉得不就是编排个文档嘛!可当我亲自去挑选每篇稿子,审核每篇稿子,甚至改无数篇稿子时,我才幡然醒悟,这真的比写稿子还累一百...  (展开)
疯长的灌木 2015-06-11 10:19:55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其实编词典的人不是都像马缔那么呆的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吐槽一下。早先是看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因为我本人也是词典编辑,所以有朋友极力推荐给我。刚看了五分钟我就觉得好苦逼。学语言学的人,比如我,不是这么呆的啊!编词典的人,比如我,不是这么矬的啊!又学语言学又编词典的人,比如我,不是这么呆矬的啊! 我在词典编纂行业已...  (展开)
#暗蓝# 2015-05-17 09:45:06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编舟记》:不过认真二字

刚进入“辞典编辑部”的年轻女职员岸边绿怎么也想不通,自己那个看起来呆头呆脑,说起话来满口书面用语的主管马缔,怎么会娶到香具矢这样的美女,并且还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拥有不错的人缘。 其实也没有什么秘密,不过“认真”二字——“认真做事的男人最有魅力”,至少本书的...  (展开)
鹿鸣之什 2015-10-26 15:13:19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泅泳于词汇之海

 三浦紫苑的小说多关乎冷门职业,与正统格格不入的主角平时暗淡无光,但被偶然撞上的工作选中,无意识发掘出内心的基因,努力适应并获得成长。她的小说情节明快,画面感强,结局圆满,被改编成数部电影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编舟记》讲述一群辞典编著者的故事,同名电影更是...  (展开)
D调de玄小鹤 2015-06-29 08:07:06 新經典文化2013版

丰满的原著与精巧的改编

虽然入日本映画坑多年,但真正让我存在电脑里没事拿出来反复看的日本片其实大约也就四五部。 《编舟记》算一部。 先看电影后读原著的情况在我身上发生的次数也不多。 《编舟记》算一部。 同时看过电影和原著、并对两者都赞赏有加的作品我大约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然而《编舟记...  (展开)
最后一方清净地 2022-07-31 18:13:44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编舟记》中的语言学

下面是引起我共鸣的一些摘录,顺便写了一点感想: 34:除非有明确结论,词典最好不涉及词源。因为词汇诞生于使用者之间,不知产生于何时,亦不知出于谁人之口。 我:语言的来源或动因可能是语言学中最难的吧,即便是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新词新语,你也不敢百分之百地说什么就是...  (展开)
mummer 2022-03-02 09:36:02

长期主义的核心,并不是“坚持”

今年连着看了四本三浦紫苑。发现她不仅是写职业的高手,而且她选择的都是“长期主义”的职业:以百年为单位计算生命的林业(《哪啊哪啊神去村》),传承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手工花制作人(《假如岁月足够长》),日复一日地练习、到60岁还为强风吹拂的感觉深深着迷的跑步者(《强...  (展开)
安静 2013-09-20 10:34:47 新經典文化2013版

月光从文字的海面流过

三蒲紫苑的《强风吹拂》是她早年的作品,虽是本屋大赏第三名得主,但仍看得出与近年的《哪啊~哪啊~神去村》及《启航吧!编舟计划》存在着莫大的差距。三蒲紫苑擅长在特定领域寻找资料,然后将其不着痕迹地融入故事之中。然而《强风吹拂》的故事虽然吸引,但不必的字句与枝节...  (展开)
古西西 2019-06-27 22:52:38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反思工作与词汇量

为赚钱而工作,根本不符合人类存在的意义。公司的想法、个人的习惯、惰性,已经让人生充满矛盾和挣扎,要是连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都毫无乐趣,就实在太惨了。到底有什么能支撑自己继续做下去呢?我已经看不清了。 到底是什么支持自己继续做着现在的工作呢?对于自己无感的工作,...  (展开)
柒月暖阳 2015-05-15 11:15:03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给自己寻找一个寄托情怀的东西,让生命具有独特的意义

有没有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一份事业寄托着你的情怀,让你愿意将所有热情和时间注入其中,哪怕最终一无所得,哪怕让所有人误解,哪怕遭受冷眼和嘲笑,哪怕这条路艰辛困苦,你依然无怨无悔、义无反顾,你愿意承受这所有的一切,只因为这是你选择度过生命的方式,你将...  (展开)
Simon不看书 2018-09-23 23:13:00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大渡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是中秋月圆的时刻,也想着推荐一部和中秋有关的书,但是打开了这本《编舟记》就再也放不下,故而给大家推荐。《编舟记》此书由才女作家三浦紫苑所著,一经出版便横扫日本各大书店,口碑和畅销纪录双冠军。后由该书改编,松田龙平、小田切让主演的同名电影也颇受业界好评。本...  (展开)
だっだつ💦 2021-03-14 22:03:42

语言词汇所承载的重量

读完 花了3小时10分钟 从第二章直接看完 篇幅不算长 但是看的时间耗费很久 因为中间很多话语与自己产生共鸣 不自觉地勾勾画画 看看其他书友的想法(微信读书上面看 挺好) 感受到了词汇所承载的感情与思想的力量 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生 其实对语言文字并不是特别敏感 但看完这部...  (展开)
TM & mc 2019-11-17 17:51:27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编舟记》读后感

合上书以后脑子一直浮现一个画面,一群人围在大大的办公桌前,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的低着头校对手里的文件…….. 这是一个发生在编辑部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些人在出版业工作,他们在不是很受欢迎的辞典编辑部,因为编辞典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大把的时间,在利益至上的时代很少有人...  (展开)
总有刁民想害朕 2019-11-16 17:07:37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不追求情节,只想用精神感动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热爱你现在的工作吗?你曾经全身心的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吗?除了活着吃饭睡觉你有坚持一件事超过十年吗?如果没有,你真的应该看一看这本《编舟记》,它能让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热爱,什么是坚持不懈,什么是匠人精神。 在翻开这本书,读到刚刚出场的人物“荒木公平”之后,我脑...  (展开)
空气稀薄地带 2019-08-18 13:38:47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版

书评 | 生而为人,我没有不安,也从不后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壹 再次看完《编舟记》,怎么说,感慨良多吧。 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讲述的就是一群人在编辑辞典《大渡海》的故事。 贰 「工匠精神」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松木、荒木、马缔还是岸边自己在那里工作的工读生,都完全展现了这一点。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血潮事件」...  (展开)
卡帕 2013-08-21 21:06:13 新經典文化2013版

三浦老师继续加油啊!

“辞典编辑”这个设定真的好有三浦老师的特色啊,说是文学少女也好、文艺青年也好、旧书的味道、和世界保持距离的日常,以及一部分的热血。 后半部分渐入佳境,特别是书中十多年之后的故事,反而更有中“正剧”的感觉,相比较前半部分就稍显松散,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塑造人物性...  (展开)
半个柚子糖 2023-02-19 11:19:37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所有对职业与热爱有疑问的人都应该去看的书。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终于理解到对人生困惑的定义。用了一年多去摆脱,或者去适应这种节奏里的喜欢与不喜欢,逃避与面对。 故事的后半段里,岸边的一段旁白:忽然觉得好沉重。岸边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难道被调派到辞典编辑部,就必...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共214条)

订阅编舟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