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G·Jung
出版社: Princeton Univ Pr
译者: Gerhard Adler
出版年: 1978-6
页数: 232
定价: 178.00 元
装帧: Pap
丛书: Routledge Classics
ISBN: 9780691018065
出版社: Princeton Univ Pr
译者: Gerhard Adler
出版年: 1978-6
页数: 232
定价: 178.00 元
装帧: Pap
丛书: Routledge Classics
ISBN: 9780691018065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This title is extracted from Volumes 10, 11, 13, and 18. It includes Commentary on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Psych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and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Great Liberation", Foreword to Suzuki's Introduction to Zen Buddhism, and Foreword to the I Ching.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的病人显然知道他并不是他那病态想象的创作者,尽管理论上他会同意他是他自己那些想象的所有者。如果某人患了真正的癌症,他绝不会认为自己应该对这种疾病负责,尽管事实上那癌确实长在他自己身上。然而一且涉及的是心理,我们立刻就会感觉到一种责任,就仿佛我们是我们心理状况的制造者一样。这一偏见是最近才产生的。并非很久以前,甚至那些高度文明化的人也相信精神性的实体可以影响我们的头脑和情感。那时,精灵与鬼魂、男巫与女巫、魔鬼与天使,甚至还有诸神,都可以在人身上制造出某些心理的变化。从前的时代,一个认为自己患了癌症的人可能会对自己的这一想法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他可能会感到某人对他施了魔咒,或者,他是被魔鬼附体。他绝不会认为自己是这种幻想的制造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
因此,在《中阴得度》中,这种仪式是一个逐渐减弱的反高潮序列,其结局是胎儿在母体中的投生。这一过程中,今天在西方唯一仍有生命并且仍被医生们用来治病的,乃是对无意识所作的分析。这种深入到意识基底的做法,是一种理性的、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助产术”——它帮助尚未出生的、仍以胚芽状态存在于阈下的心理内容产生出来。最初,这种治疗采取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方式,其主要的关注是人的性幻想。这种关注,正好与“中阴”中最后、最低的境界(即所说的“投生中阴”)相应,此时的死者,由于无法从“临终中阴”和“实相中阴”的澄明教诲中获益,遂成为种种性幻想争夺的猎物,并最终着迷于男女交媾的幻相。其结果便是被吸入母体,重新投生于人世。与此同时,正如人们的预料,俄狄浦斯情结开始发挥其作用——如果死者的“业”(Karma)注定了死者将要投生为男性,他就会爱上他未来的母亲并对父亲充满憎恨和厌恶;与此相反,未来的女儿则会被父亲深深吸引而令母亲大为不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Routledge Classics(共181册),
这套丛书还有
《The Basic Writings of Bertrand Russell》《Science and Poetry》《The Spirit in Man, Art and Literature》《Structuralist Poetics》《Heart and Mind》
等
。
喜欢读"Psychology and the East"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三体 8.9
Psychology and the Eas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無意識——榮格與東方思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榮格思想一向重類型,輕特質;重心靈,輕歷史。榮格所以重視東方思想,乃因兩者的關懷同樣落在「無意識」(the unconscious)的範圍。榮格在他晚年的自傳的一開始處即說道:「我的一生是一個無意識自我充分發揮的故事,無意識裡的一切竭力作出種種的外在性表現。」對榮格來說,... (展开)
科学脑,神经症,瑜伽,东方思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的这本《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并不是容易阅读的书,和我的预期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本系统论证精神分析和治疗方式的教材,更像是一本杂文集,包含了荣格的演讲,对很多书籍的序言和评论。荣格在这本书里面表达了他精神分析学的立场。 荣格是弗... (展开)
那些与弗洛伊德决裂的人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体验一下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第一本《儿童精神分析》,作者:克莱因 人生不止力比多和攻击性,还有关系和环境... 第二本《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作者:科胡特 今天,你自恋了吗? 第三本《精神分析的新方向》,作者:霍尼 精分界的优秀女代表 第四本《精神分析与灵魂治... (展开)
任何宗教和哲学都含有心理学的训练之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东洋思想是贯穿荣格学术生涯的一条主线索。本书所收译文共12篇,除1929拈荣格为尉礼贤译的《金花秘笈》德文版写的说明文《黄金之花的奥秘》,因文长不录外,荣格有关东洋思想的重要文章都已收录。 读完此书,让我们可以通过西方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东方的文化,对于荣格的心理学... (展开)
荣格对宗教、哲学的看法
这本书译的很好,在不违背荣格精髓的前提下,做到了易读性。每一篇文章选自哪里都有明确说明,这也是对荣格的尊重。对心理学与宗教、哲学之间的比较文化、跨界领域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很不错。其中有些内容我之前在别的书里读过几次,再读这本译著时,反而才真正领会荣格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译林出版社 (2014)9.0分 521人读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8.3分 22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9)8.9分 23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8.5分 20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荣格崇拜 (M)
- Routledge Classics (ZG)
- 抽丝中(卷一) (yanz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Psychology and the East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renda 2009-03-11 00:10:47
YAS推荐
0 有用 howie.serious 2014-01-27 10:58:01
很有意思,从西方人的视角看过来,暴露了一些值得挖掘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