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历史研究法/蓬莱阁典藏系列》为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名著。
作者简介 · · · · · ·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著作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等。
目录 · · · · · ·
《中国历史研究法》导读汤志钧 / 1
中国历史研究法
自序 / 3
第一章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 6
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 15
第三章史之改造 / 45
第四章说史料 / 58
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 96
第六章史迹之论次 / 148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绪论 / 201总论 / 204第一章史的目的 / 204
第二章史家的四长 / 215
第三章五种专史概论 / 237
分论一人的专史 / 249
第一章人的专史总说 / 249
第二章人的专史的对相 / 255
第三章做传的方法 / 268
第四章合传及其做法 / 276
第五章年谱及其作法 / 287
第六章专传的做法 / 320
第七章人表及其做法(略)分论二事的专史(略)分论三文物的专史 / 363
第一章文物专史总说 / 363
第二章政治专史及其做法 / 366
第三章经济专史及其做法 / 371
第四章文化专史及其做法 / 378
第五章文物专史做法总说 / 426
分论四地方的专史(略)分论五断代的专史(略)
· · · · · · (收起)
中国历史研究法
自序 / 3
第一章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 6
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 15
第三章史之改造 / 45
第四章说史料 / 58
第五章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 96
第六章史迹之论次 / 148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及修正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绪论 / 201总论 / 204第一章史的目的 / 204
第二章史家的四长 / 215
第三章五种专史概论 / 237
分论一人的专史 / 249
第一章人的专史总说 / 249
第二章人的专史的对相 / 255
第三章做传的方法 / 268
第四章合传及其做法 / 276
第五章年谱及其作法 / 287
第六章专传的做法 / 320
第七章人表及其做法(略)分论二事的专史(略)分论三文物的专史 / 363
第一章文物专史总说 / 363
第二章政治专史及其做法 / 366
第三章经济专史及其做法 / 371
第四章文化专史及其做法 / 378
第五章文物专史做法总说 / 426
分论四地方的专史(略)分论五断代的专史(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史界因果之劈头一大问题,则英雄造时势耶?时势造英雄耶?换言之,则所谓“历史为少数伟大人物之产儿”、“英雄传即历史者,其说然耶否耶?罗素曾言:“一部世界史,试将其中十余人抽出,恐局面或将全变。”此论吾侪不能不认为确含一部分真理。试思中国全部历史如失一孔子,失一秦始皇,失一汉武帝…其局面当何如?佛学界失一道安,失一智顕,失一玄奘,失一慧能;宋明思想界失一朱熹,失一陆九渊,失一王守仁;清代思想界失一顾炎武,失一戴震:其局面又当何如?其他政治界、文学界、艺术界,盖莫不有然。此等人得名之日“历史的人格者”。何以谓之“历史的人格者"?则以当时此地所演生之一群史实,此等人实为主动一一最少亦一部分的主动一一而其人面影之扩大,几于掩覆其社会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5页 -
李存勖、石敬瑭、刘智远,以沙陀三小族,窃一掌之地,而䩄然奉为共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蓬莱阁典藏系列(共3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大同书》《唐诗杂论》《中国史纲》《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等
。
喜欢读"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梁启超:略谈史料的来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作为社会科学,以资料为研究对象,和其他学科比较,史学资料的取得非常困难。历史记录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史料,有价值的散失很多,或有意隐匿(清自改实录);或有意蹂躏(秦烧列国史记);或新作出旧资料湮灭(唐《晋书》成而废旧史十八家);或经丧乱大部分史籍悉沦没(... (展开)
治国史宜读何书?——梁启超谈对传统史学的改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人想知道学中国历史应该读什么书,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中国史料有数十万卷,一个人不可能全读完,即使全读完了,不能满足阅读者的需要,结果和没读差不多,所以,对浩瀚的中国古代史籍进行改造,变成了一个非常急迫的需求。 首先要认识到,古代的历史,写出来是不是... (展开)
梁启超: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分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人类之记述始于韵语,《诗经》为中国最初之史。后有极简之编年史,如《春秋》,此类史是薄录,不能谓之著述。同时又出现一种近于史类之书,即书(志、记),《尚书》属于此类。 2、《春秋》、《尚书》二体,皆为古代正史,史学界初有组织之名著,唯有左丘之《左传》,佚名... (展开)
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笔记
既然是为作业而读,干脆直接把作业搬上来了。短评憋屈久了,偶尔能敞开写还是挺爽的。 以下,我将会从对作者本身、文章风格、具体内容的三个角度评价,最后再谈谈我从书中获得几方面收获。 在此之前,我认为本书的地位与意义大都在“初始”二字。关于“初始”,有两个内涵。 从...
(展开)


> 更多书评 4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8.8分 828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8.9分 498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8.8分 14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5)8.4分 1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历史学】 (爱玛·包法利)
- 公众号“月鹿山”推荐的电子书 (Lbpcsu)
- 国故 (Null.)
- 史学方法论 (墨家巨子)
- 历史备课 (面对罚点球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emo 2024-10-07 00:36:06 北京
此书是梁氏在南开和清华两场演讲合集。南开那场用文言写就,也是全书的精彩。清华那场白话记录,读来有些水,但仍有颇多细节增益(例如讲玄奘传记,读来真如看了玄奘离奇一生,深感自己对唐僧所知之陋,不知多少新谈资给孩童去讲,这一点就值得一本好书)。南开所讲可见梁氏的学问甚深,最妙的当得起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见识,绝不似今日教授们的各种装模作样。例如他讲民国历史教育不过教孩童硬记帝王世次和在位年数,然而这是... 此书是梁氏在南开和清华两场演讲合集。南开那场用文言写就,也是全书的精彩。清华那场白话记录,读来有些水,但仍有颇多细节增益(例如讲玄奘传记,读来真如看了玄奘离奇一生,深感自己对唐僧所知之陋,不知多少新谈资给孩童去讲,这一点就值得一本好书)。南开所讲可见梁氏的学问甚深,最妙的当得起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见识,绝不似今日教授们的各种装模作样。例如他讲民国历史教育不过教孩童硬记帝王世次和在位年数,然而这是第一无价值劳动,可叹新中国历史教育也如是。再如他讲旧史之弊在于见识狭窄侧重帝王政治,重大历史影响事迹如司马错平蜀在史记只记11字,隋唐佛家影响中国思想在新旧唐书并无所载。春秋不过流水簿且歪曲史实。唐后集体著史因此再无名作。唯一不满梁启超讲历史因果律,其实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而已,而他非要讲什么因缘。 (展开)
1 有用 ! 2024-10-06 14:32:58 天津
相比钱穆那本同名书,这本才配得上这个书名啊,可以一窥专业学者是如何治史,同时像鉴别史料之类的内容对业余读史也有帮助,只是这书年代久远,不知哪些内容如今依然适用,而哪些内容已然过时。
0 有用 leo 2025-03-04 17:11:06 陕西
中国史学史经典之作,史学方法论
0 有用 牛孛一 2023-09-14 15:24:34 湖南
用于明了梁任公先生的史学思想并明晰现代史学之由来有所裨益。
0 有用 Lorrie 2025-05-01 15:21:34 浙江
大二秋冬《中国史学史》课程作业